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养肤润肠汤治疗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疗效及对美观性的影响

    孟雅楠蒋玥李金红胡志伟...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疗效及对美观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1月-2019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涂抹患处(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肤润肠汤(每日1付,分早晚2次服用),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生理指标(油脂含量、皮肤含水量)、安全性及皮肤美观性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vs 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瘙痒、痤疮、干燥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皮肤含水量均较治疗前较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油脂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美观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肤润肠汤能明显提高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皮肤生理功能及皮肤美观性,安全性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养肤润肠汤临床疗效美观性

    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袁黎黎郑小勇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4例,随机分为异维A酸组、光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8例.异维A酸组予以口服异维A酸治疗,光疗组予以光动力疗法,联合治疗组予以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评估三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患者皮损数量及生活质量,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2.14%)显著高于异维A酸组(46.43%)和光疗组(57.14%)(均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非炎性皮损数量显著低于异维A酸组和光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光疗组治疗后炎性皮损数量显著低于异维A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Acne-Qol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且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异维A酸组和光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和光疗组患者的红斑水肿、反应性痤疮、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高于异维A酸组(P<0.05),三组间干燥脱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口服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皮损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

    异维A酸光动力疗法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安全性生活质量

    强脉冲光/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评价

    许晓春车洪康萍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和Q开关Nd∶YAG1 064 nm激光分别联合左旋维C治疗对黄褐斑患者黑色素沉积、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5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组为IPL组和Q开关Nd∶YAG激光组各75例,IPL组采用IPL联合左旋维C治疗,Q开关Nd∶YAG激光组采用激光联合左旋维C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黑色素沉积[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nin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满意度.结果:治疗后,IPL组总有效率为78.67%,Q开关Nd∶YAG激光组总有效率82.67%.两组MASI评分和皮损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MDA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GSH-px、SOD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L组皮损评分小于Q开关Nd∶YAG激光组(P<0.05).结论:IPL及Q开关Nd∶YAG1 064 nm激光联合左旋维C治疗均可获得较好去除黄褐斑的效果,对黑色素沉积、皮损情况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有改善.

    强脉冲光激光左旋维C黄褐斑黑色素沉积皮损氧化应激

    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注射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

    朱新华张二佳付梦瑶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注射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笔者医院要求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就医者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3,单纯透明质酸治疗)、B组(n=33,单纯超皮秒激光治疗)、C组(n=33,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治疗).评价疗效,对比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屏障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A组(69.70%)及B组(66.67%)(均P<0.05).C组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各项指标、经皮水分散失(Trans 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C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A组、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注射用于面部年轻化疗效肯定,可改善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屏障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超皮秒激光透明质酸面部年轻化临床效果美观度

    口服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血清MDA与E2的影响

    项倩彤崔伟张慧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经治的11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口服氨甲环酸片)和观察组(58例,口服氨甲环酸片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医生整体评价(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黄褐斑面积和严重指数(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及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主观指标(满意度、睡眠及精神状态)及血清MDA、E2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63.79%(P<0.05);两组治疗后MASI、皮损评分、经表皮水分流失及血清MDA、E2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5).观察组P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治疗满意度评分、睡眠评分、精神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换肤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并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雌激素水平.

    黄褐斑氨甲环酸超分子水杨酸换肤丙二醛雌二醇

    强脉冲光联合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黄杰鸿李利红李雪梅李嘉慧...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LPL)联合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hormone dependent dermatitis,FHDD)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0例FHDD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IPL及其他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加涂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治疗,对照组加涂安慰剂(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模拟状凝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皮肤生理参数、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于对照组52.00%(P<0.05).治疗后,两组经皮水分散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IgE、IgA、IgM)水平、DL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表皮皮脂含量和角质层含水量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IPL联合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治疗FHDD效果确切,能改善皮肤生理参数,调节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强脉冲光酵母重组胶原蛋白凝胶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病生活质量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赵秘密曾慧欧阳飞刘婷婷...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笔者医院126例玫瑰痤疮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多西环素片口服同时采用阿达帕林凝胶局部外涂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加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皮肤屏障功能、角质层分析结果和炎症反应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经表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和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和表皮油脂含量高于对照组,TEWL和E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皮肤粘脱蛋白质含量、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及血清抗菌肽LL-37、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和阿达帕林凝胶联合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可有效改善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组织损伤,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

    玫瑰痤疮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阿达帕林凝胶皮肤屏障炎症反应

    一种敏感性皮肤适用粉底的安全性和妆效评估

    程党党王飞飞莫隽颖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设计一款敏感性皮肤适用粉底,并对其安全性和妆效进行评估.方法:筛选81例敏感性皮肤志愿者,入组完成临床测试和产品留置测试,经仪器测量、医生评估和志愿者自评的方式观察测试品的耐受性和使用妆效.结果:研究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测试品在无脱屑、无瘙痒、无紧绷、透气、保湿等皮肤感受上有显著优势;本研究中100%的志愿者认为测试品符合对敏感性皮肤适用粉底的预期,显著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为上妆服帖、皮肤使用舒适和包装便于使用.结论:测试品作为底妆在敏感性皮肤中使用安全、妆效满意.

    敏感性皮肤彩妆粉底类化妆品安全性适用性

    黄褐斑相关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王博赵伊珂邱其其李艳玲...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黄褐斑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05年-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收录的黄褐斑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将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呈现.结果:共检索到1 276篇黄褐斑相关文献,其中论著1 067篇,综述209篇.这些文献来自63个国家的1 662个机构的4 853名作者,发表在278种期刊上.美国在出版物总数、总被引频次和H指数方面排名第一,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埃及知识库,刊文量最多的期刊是J 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Helio Miot.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及防晒等方面.结论:应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客观反映出2005年-2022年黄褐斑文献数量变化及分布情况.关键词涉及黑色素生成、对苯二酚、氨甲环酸、CO2激光、Nd∶YAG激光等,黄褐斑的研究热点已从其机制研究及外用药物治疗逐渐转移到氨甲环酸、维生素C治疗及防晒等方面.

    黄褐斑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现状

    征稿启事

    116,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