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人群玫瑰痤疮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陈清华洪小兰刘一平吴海丽...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中国人群玫瑰痤疮与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及饮酒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CBM和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4月所有以中国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玫瑰痤疮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筛选了4个存在较大争议及有较多文献支持的危险因素(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及饮酒).Meta分析结果:性别为男[OR=0.958,95%CI(0.704,1.302),Z=0.275,P=0.784];幽门螺杆菌感染[OR=4.090,95%CI(2.677,6.248),Z=6.516,P<0.001];吸烟[OR=0.908,95%CI(0.672,1.226),Z=0.631,P=0.528];饮酒[OR=0.858,95%CI(0.723,1.018),Z=2.018,P=0.05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玫瑰痤疮有显著相关性,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玫瑰痤疮潜在的危险因素.

    玫瑰痤疮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Meta分析

    调Q532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静娴高颖王秀文王丽丽...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调Q 532 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186例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联合组93例患者采用调Q 532 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对照组93例患者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衣物选择评分、患者的日常活动评分、症状与躯体感受评分、心理感受程度评分方面及DL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Q 532 nm激光联合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脂溢性角化病患者较单纯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调Q532nm激光超脉冲CO2激光脂溢性角化病生活质量

    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文强杨加保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2激光对面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面部烧伤后H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点阵CO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积雪苷霜软膏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改良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Modified Vancouver scar scale,mVSS)、瘢痕血流灌注量、瘢痕厚度和烧伤健康量表(Burns specific health scale-brief,BSHS-B)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较对照组(72.50%)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瘙痒、疼痛及mV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瘢痕厚度及BSHS-B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血流灌注量、瘢痕厚度均降低,BSHS-B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烧伤后HS患者应用积雪苷霜软膏联合点阵CO2激光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mVSS评分、瘢痕血流灌注量及瘢痕厚度,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烧伤增生性瘢痕积雪苷霜软膏点阵二氧化碳激光瘢痕厚度瘢痕血流灌注量

    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的黄褐斑面部望诊的皮损特征分析

    周莹洁胡炜圣贾淑琳江晓灵...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褐斑是以颜面部黄褐色斑片为典型表现的色素性皮肤病,传统医学认为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调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导思想,贯穿黄褐斑的诊疗全程,形成了脏腑辨证指导下的黄褐斑望诊体系.通过观察黄褐斑斑片颜色、形态、边界等相关皮损特点,结合面部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辅助现代化设备采集补充客观信息,使用脏腑辨证方法进行皮损分析并指导治疗,探讨中医治疗黄褐斑进行面部望诊的客观量化方法,为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黄褐斑脏腑辨证望诊体系皮损辨证

    梅花针叩刺、针灸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男性脂溢性脱发疗效观察

    李景春刘凤陈丽蓉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针灸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男性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5例男性脂溢性脱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梅花针叩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发中微量元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共100例患者完成全部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脱发、瘙痒及脱屑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发中Fe、Cu、Z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针灸联合米诺地尔搽剂治疗男性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减少复发率.

    脂溢性脱发梅花针叩刺针灸米诺地尔疗效

    防己黄芪汤应用于腹壁整形术后效果观察

    陈晓芳韩星曹于姬东硕...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防己黄芪汤应用于腹壁整形术后早期对皮瓣充血消退、减少早期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3月就诊于笔者医院需要进行腹壁整形的就医者3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就医者腹壁松弛程度选择对应术式.实验组术后服用防己黄芪汤28 d,对照组术后予以口服等量无任何药理作用的安慰剂.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腹部轮廓评分、炎性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实验组就医者术后2个月及术后6个月腹部轮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早期实验组中就医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防己黄芪汤可以减轻就医者炎性反应水平,从而提高术后早期恢复效果.结论:防己黄芪汤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的作用,在手术初期尽早进行干预可减轻术后就医者炎性反应,改善术区血瘀水肿的状态,提高术后整体效果.

    防己黄芪汤腹壁整形术并发症血清肿

    "针-药-低温冷喷"三联序贯疗法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

    马晓红霍伟红景慧玲王星星...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药-低温冷喷"三联序贯疗法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并运用皮肤镜对皮损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0月来院治疗的68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皮损处均进行皮肤镜观察对比.治疗组内服中药凉血消斑汤,同时根据皮损特点于皮损处行火针治疗后低温冷喷,并外用止痛消炎膏外敷;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同时给予低温冷喷并配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皮损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镜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皮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低温冷喷"三联序贯疗法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可明显减轻面部皮损严重程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火针中药低温冷喷三联序贯疗法颜面再发性皮炎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疗效分析

    朱威张伟代林林曲学华...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舌癌切除后患者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再造术对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舌癌切除后患者.根据患者术后创面情况采用不同的术式修复缺损,外周血管条件差、缺损组织量较大的患者采用胸大肌皮瓣修复.具备良好的外周血管状态,缺损组织量相对较小,且皮瓣可以覆盖的区域与患者舌部切除后的缺损相匹配,则选择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按照皮瓣修复方法分为股前外侧肌皮瓣组(43例)和胸大肌皮瓣组(43例).结果:两组患者皮瓣受区及周围均未出现炎症,舌体形状正常,全部成活,移植皮瓣颜色、质地、弹性、皮温良好.股前外侧肌皮瓣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胸大肌皮瓣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4个月、6个月舌肌运动评分提高(P<0.05),且股前外侧肌皮瓣组舌肌运分显著高于胸大肌皮瓣组(P<0.05).术后6个月舌根音语音清晰度(Phonetic intelligibity,PI)值、舌尖音PI值、边音PI值较同组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股前外侧肌皮瓣组MTF评分显著高于胸大肌皮瓣组(P<0.05).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显著低于胸大肌皮瓣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癌切除后患者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及胸大肌游离皮瓣修复再造术均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改善,但股前外侧肌游离皮瓣修复再造术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运动功能及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的效果更佳.

    股前外侧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舌再造运动功能语言功能

    中国新疆地区21例头颈部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张蓉高瞻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21例头颈部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头颈部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多器官系统疾病,以受累器官肿胀硬化、组织纤维化、血清IgG4升高、IgG4阳性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临床特征,CT和MRI也呈现特征性表现.激素为该疾病的一线治疗药物,视病情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控制疾病复发.结论:IgG4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警惕该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头颈部新疆地区IgG4相关性疾病:IgG4相关性涎腺炎Mikulicz病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附件差异对后牙位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唐倩欧晓丽方志欣龙智灵...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扩展上颌牙弓时对后牙三维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笔者医院口腔正畸科的86例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安氏Ⅰ类错,矫治方案设计为仅通过邻面去釉的方式排齐上下前牙,在全牙列精准扫描建模的基础上,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进行上颌牙弓扩弓前以及扩弓后的后牙三维方向有限元模型的对比.结果:第5组位移量的最大值(3.315 17)与最小值(3.139 25)的比值均为所有组别中最小的.与其他组相比,第5组位移最小值与根尖的距离更近;第5组的第二前磨牙对应得到的等效应力值最小,应力的分布更为均匀.结论:施加附件作用时,对前磨牙的控根效果显著优于磨牙,其中优化后扩弓支持附件对后牙的控根效果更为优秀.

    三维有限元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扩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