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美容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美容医学

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朱宏亮

半月刊

1008-6455

zgmryx@163.com;yishi010@163.com

029-82218513;010-60700772(北京办公室)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西安市188号信箱)

中国美容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美容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6月,原名为《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以后根据学术发展需要和有关专家进行反复论证,于1998年第1期更名为《中国美容医学》,同年11月获得正式刊号:ISSN 1008-6455,CN 61-1347/R, 由国家卫生部主管,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此后由于原主办单位西安医科大学合并入西安交通大学,主管单位则由国家卫生部改为国家教育部。《中国美容医学》第四届编委会于2002年7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近100名,大多数是美容医学界享有盛誉的学术权威和著名学者。大会确定了“聚学术精华,塑期刊精品”的办刊思路,会后对期刊从封面设计到版式装帧都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对栏目设置也做了更为合理的调整,使得期刊更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期刊的定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美容医学》在国内外众多美容医学专家的关心支持与热情帮助下,历经四届编委的共同努力,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高并受到广泛好评,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6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2003年荣获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和美国《化学文摘》列为收录期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中国美容医学》始终坚持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原则,坚持规范化出版和科学、严谨、高效、快捷的工作态度,坚持“团结、求知、创新、争优”的企业文化精神,旨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学科服务,促进科研,面向临床,加强各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反映该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传播与交流国际国内美容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指导和帮助读者提高专业修养和技术水平,增进学科的发展建设。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学科动态、整形美容外科、眼耳鼻美容、口腔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皮肤与激光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讲座、前沿追踪和国外美容医学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美容医学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专业美容师、以及从事美容医学的研究、教学、管理人员。《中国美容医学》作为美容医学专业的全学科性期刊,涉及到医学领域的多个学科及综合性边缘学科,内容新颖,信息广泛,具有刊发周期短、理例兼容、图文并茂、实用性强等特点。美容中医药和皮肤激光美容栏目的设立使其更加具有中国特色并完善了学科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促进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发展与繁荣中国的美容医学事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中温度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

    郑晓蓝徐碧文郭俊光禤秉金...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术中温度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笔者科室收治的72例断指预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及相关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中温度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术中断指区域温度达标率、血液相关指标、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断指区域温度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h,观察组血液丙二醛(MDA)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24、48 h,观察组血液MDA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24、48 h,观察组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h,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5天,观察组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再植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温度干预可降低术后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有效促进术后断指再植的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温度干预断指再植功能恢复炎症因子并发症

    自制中草药油对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

    杜宪蔡霞任纪祯苏鲁安...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经过建立Wister大鼠深度烧伤模型,探讨自制中草药油机制及促进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洁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将建模成功的大鼠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只和观察组30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予以清创后,将凡士林纱布遮盖包裹创面,并用敷贴稳固;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草药油涂抹,涂抹均匀后予以纱布进行固定,每日进行换药1次.对比两组治疗后第3、7、14、21天创面愈合情况与创面愈合率、HE染色法观察大鼠烧伤创面皮肤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烧伤创面皮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第3、7、14、21天,两组创面愈合率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面积和渗出液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GF、VEG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利用自制中草药油治疗大鼠深度烧伤创面,可有效增加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提高创面EGF、VEGF水平,促进了创面愈合情况,为临床深度烧伤创面用药提供有力理论价值.

    自制中草药油大鼠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疗效评价

    腓骨重建小钛板及重建板固定下颌骨体部缺损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刘雄胡超欧阳嘉杰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小钛板及重建板固定的下颌骨体部缺损腓骨修复后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情况,为临床上内固定选择提供力学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体部缺损腓骨修复及小型四孔钛板与重建板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健侧磨牙咬合加载,对比分析钛板、钉孔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力值以及腓骨前后端的最大应力值和位移情况.结果:建立了小钛板与重建板固定的下颌骨体部缺损腓骨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钛板最大应力值均出现在下颌角区域,且均位于钛板上缘或后上方钛板(小钛板组),重建板31.645 MPa,小钛板37.031 MPa,均低于钛合金材料的破坏极限.钉孔周围皮质骨最大应力值均在最靠近前部下颌骨残端与腓骨交界处的第一个钉孔处,重建板4.712 MPa,小钛板8.243 MPa,也都低于皮质骨的屈服强度.总体位移腓骨前端均大于后端且两种钛板组结果相近.结论:重建板和小钛板均能满足下颌骨体部缺损腓骨固定修复的生物力学要求.

    下颌骨体部缺损腓骨固定修复小钛板重建板生物力学

    Twin-block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中的应用

    陈菁菁王密刘芳乔柱...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win-block在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接收的84例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设置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研究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下颌骨变化、软组织面型变化、上气道矢状径,并统计家属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牙齿咬合力、下颌骨变化指标、软组织面型变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气道矢状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治疗满意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Twin-block应用于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儿治疗中,能改善咀嚼功能,增强牙齿咬合力,促进下颌骨生长,提高面型美观度,扩大上气道矢状径,利于改善呼吸功能,获得家属对治疗效果的高度评价.

    Twin-block直丝弓矫治器骨性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软组织面型变化上气道矢状径

    颊侧黏膜瓣修复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的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

    王希合张敏任晓亮周玲玲...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颊侧黏膜瓣对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及对口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上颌窦瘘修复术,观察组术后采用颊侧黏膜瓣进行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腭黏骨膜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炎症因子、口腔功能、美学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鼻窦炎治愈、上颌窦通畅、鼻腔清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龈沟液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均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得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相较于修复前,修复后两组患者软组织质地、软组织颜色、边缘龈水平得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比于上颌窦瘘修复术后采用腭黏骨膜瓣封闭瘘管口,采用颊侧黏膜瓣封闭瘘管口对于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患者而言,更能提升患者的疗效、口腔功能与美学效果,降低炎症因子与术后并发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颊侧黏膜瓣牙源性口腔上颌窦瘘修复疗效口腔功能美学效果

    rb-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在儿童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愈合中的应用

    夏冰心张少翔徐海波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在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愈合的应用.方法:纳入笔者医院整形外科于2023年4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开放性面部损伤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缝合组(n=36)与rb-bFGF组(n=36),缝合组实施美容缝合术,rb-bFGF组在缝合组基础上施加rb-bFGF凝胶治疗,2次/天,持续7d.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情况(愈合时间、表皮生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d,细胞因子水平[干扰素(Interferon-α,INF-α)、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induced protein-10,IP-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术前及术后5个月瘢痕评分[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POSAS)、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rb-bFGF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表皮生长时间均显著短于缝合组(P<0.05);rb-bFGF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与缝合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rb-bFGF组INF-α、IP-10水平显著低于缝合组,TGF-β1水平显著高于缝合组(P<0.05);术后5个月,rb-bFGF组POSAS、VSS评分均显著低于缝合组(P<0.05);rb-bFGF组患儿美学效果满意度(94.44%)显著高于缝合组(77.78%)(P<0.05).结论:rb-bFGF联合美容缝合技术可加快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患儿伤口愈合,改善瘢痕及美观度,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美容缝合技术颌面部软组织创伤瘢痕美学效果

    《中国美容医学》来稿要求

    65页

    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在成人严重双颌前突矫治中的应用

    王婵
    66-6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正畸治疗中应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6例严重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3例.单一组单纯应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而联合组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SNA值、Wits值、U1-SN值、U1-NA值、U1/NA值、U1-L1值、FMIA值、覆盖值、0-Mer-Pog,值改善情况优于单一组(P<0.05),两组SNB值、ANB值、Wit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成人严重双颌前突正畸矫治过程中,采用骨皮质切开术联合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强化整体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骨皮质切开术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双颌前突正畸治疗

    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美学效果观察

    姜桂仙杨晓丽任媛媛宫安明...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小儿头癣的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中医皮肤科收治的82例头癣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槿柏洗方外洗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开始时、结束时及停药后4周患儿头部的靶皮损(皮损面积最大处)状况[皮损面积、红斑、鳞屑(脓疱/黄痂)、瘙痒]评分和头皮严重指数(PSSI)评分,患儿治疗结束时的疗效,患儿治疗结束4周后复发情况和家长美观满意度,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儿靶皮损状况评分和PS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4周后,联合组家长美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使用抗真菌药膏外涂治疗小儿头癣,自拟槿柏洗方外洗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对头皮的损伤程度更小,疗效更佳,家长美观满意度更高,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自拟槿柏洗方抗真菌药膏头癣美学效果满意度

    探讨中医面部调阳健脑抗衰美容手法的临床应用

    曹燕燕惠建荣王星星肖燕...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概括总结惠建荣教授头面部调阳健脑抗衰美容功法经验,阐述了惠建荣教授提出的七步头面部调阳健脑抗衰美容功法具体内容,即"提拉揉颈法""放松口唇法""鼻部养颜法""醒目亮眼法""祛皱美额法""聪耳健身法""调阳健脑法",并总结了该功法作用特色,即重在增强阳气、健脑益智及美容抗衰,并附验案一则,将理论与临床美容抗衰相结合,为中医美容抗衰的实践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推拿调阳健脑抗衰美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