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
中国煤炭

黄盛初

月刊

1006-530X

mt@zgmt.com.cn

010-84657853 8465780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中国煤炭/Journal China Co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煤炭行业专业期刊。宣传国家工业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报道煤炭工业科技成果,以及世界煤炭工业与煤炭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铁路装车的智能抑尘喷洒系统研究

    狄培义李晓英陈文刊王海龙...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能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洗选分公司韩家村选煤厂(以下简称"韩家村选煤厂")在铁路运输装车过程中出现的煤炭洒落问题造成粉尘污染,对装车过程中的抑尘喷洒环节进行了技术研究.介绍了智能抑尘喷洒系统项目研究,详细阐述了智能抑尘喷洒系统项 目优势以及项 目实施效果.通过在韩家村选煤厂实测应用表明,与人工操作相比,智能抑尘喷洒系统利用车型识别技术、激光定位技术、传感测距技术等先进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算法与控制逻辑,可实现抑尘剂喷洒环节的无人化全自动控制与调节,不仅可以提升喷洒效率,还可以降低喷洒消耗成本.

    煤炭洒落智能装车抑尘剂智能喷洒系统喷洒效率

    基于地质保障系统的煤矿灾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平台研究

    钮涛李栋王平刘国峰...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基于地质保障系统的煤矿灾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平台,设计了由设备层、边缘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梳理了平台建设的业务流程,并对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灾害综合防治等关键业务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地质保障系统,研发了煤矿灾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平台.通过在金凤煤矿的实际应用表明,煤矿灾害监测预警及综合防治平台集成了各灾害监测数据,解决了各类数据孤立分布、预测精度低、预警结果和风险评估不准确的问题,降低了灾害事故的发生率,提升了煤矿应对灾害时的防治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应用灾害预警与评估技术实现了风险的智能识别与治理.

    地质保障智能煤矿灾害预警灾害防治安全管理

    小保当煤矿地质建模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王小勇白喜成刘随强李志勇...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维地质建模促进了煤矿智能化发展,在煤炭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维地质建模中插值方法对建模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利用地面钻孔数据信息,分别采用反距离加权、最小曲率、径向基函数插值和简单克里金4种方法对各层面海拔高程进行空间插值,进行交叉验证,以MAE、MRE和RMSE评估插值精度,确定煤矿建模中最优插值方法.结果表明:M1、M3和M4煤层界面最优插值方法为简单克里金,M2煤层界面插值方法简单克里金与最小曲率法结果表现相当,MRE检验指标表明,简单克里金插值精度为M4>M3>M2>M1,M3和M4煤层结果MRE分别为0.013%和0.014%,M2和M1结果MRE分别为0.183%和0.274%,M3和M4煤层界面插值精度显著优于M2和M1界面.

    空间插值多方法对比交叉检验三维地质建模

    红沙岗高硫煤循环流化床富氧气化炉内脱硫试验研究

    李鹏飞于文宇王欢潘生杰...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拓宽兰石金化首套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示范项 目原料来源,解决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红沙岗2号煤矿高硫煤(以下简称"红沙岗高硫煤")使用下游脱硫成本过高的问题,在5 t/d的新型循环流化床富氧气化中试试验平台上,进行了红沙岗高硫煤气化炉内石灰石干法脱硫试验,考察了在气化温度为920~980 ℃、钙硫摩尔比为1∶1~1.5∶1的工况条件下煤气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度为950 ℃、钙硫比为1∶1、富氧浓度为35.46%条件下,气化炉内脱硫效率达75.30%,脱硫效果显著,可减少下游脱硫装置投资和运行成本,综合效益明显.

    红沙岗高硫煤富氧气化炉内干法脱硫钙硫比

    基于EMD-GRU的港口堆场煤炭含水率智能预测与实验研究

    李娜刘强张淼张崇进...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炭港口堆场洒水抑尘需求,提出了基于EMD-GRU的煤炭含水率预测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建立煤炭堆场含水率预测模型,利用实时数据驱动预测煤炭堆垛含水率变化,根据气象数据与含水率变化情况判断煤炭堆垛未来起尘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洒水策略.实验结果表明,EMD-GRU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 0.768、0.566、9.52%、0.944,与 SVR、DTR、RNN、LSTM、GRU等预测模型相比,EMD-GRU预测模型的各误差值均最低,决定系数为最高,且预测精度与拟合效果最好.

    煤含水率气象要素深度学习EMD-GRU预测模型

    高、低阶煤孔隙结构差异性及其对甲烷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高彩霞禹艺娜李志军吴健平...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集沁水盆地高阶煤、二连盆地低阶煤,采用氮气、二氧化碳吸附法对煤基质纳米级吸附孔隙进行测试,分析高低阶煤的储气特征,从而确定影响高、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高、低阶煤的比表面积相似,高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215.33m2/g,可吸附甲烷49.53 cm3/g;低阶煤的比表面积均值为212.17 m2/g,可吸附甲烷48.96 cm3/g.高、低阶煤储气主要为吸附气,占总储气量的99%以上,高阶煤储气主要是微孔吸附气,占总储气量的99.71%;低阶煤不同孔隙均有贡献,微孔最多,占比47.33%,其次是中孔,占比32.644%,大孔最少,占比19.69%.地层水侵入对低阶煤储气量影响大于高阶煤,平衡水条件下,高阶煤可储气量43.46 cm3/g,低阶煤可储气量33.89 cm3/g;受微孔特性影响,高阶煤储层储气量较高,但易储难逸,因此煤层气开采的关键问题是疏导微孔吸附气;受中、大孔及亲水性强影响,低阶煤储气量较低,且易储易散,勘察储气聚集区是低阶煤煤层气开发的首要工作.

    高阶煤低阶煤孔隙结构气体吸附法比表面积储气量煤层气开采

    基于AHP-熵权-TOPSIS模型的矸石充填方案评价和优选研究

    张丽维侯恩科段中会付德亮...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井下充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矸石绿色处置方法,但不同的充填开采工艺并没有相关的标准、规范,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依据《煤矿充填开采工作指导意见》,针对陕北生态脆弱区本地特点,根据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矸石充填施工方案,提出了基于多因素指标构建的煤矸石充填评价体系.为了使评价指标权重分配合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在兼顾到陕北地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同时减少主观性,使赋权结果科学、合理.最后,将组合赋权结果运用到TOPSIS模型进行决策分析,科学评判出最优施工方案,最终认为地面钻孔充填为最优方案,并实施了 200万t/a的煤矸石充填实例进行验证,得出了煤矸石充填的综合成本值.

    矸石充填绿色施工AHP熵权法TOPSIS模型

    塔吉克斯坦能源和矿业领域发展现状及中塔安全发展合作建议

    杨鹏飞浦建北徐鑫黄文杰...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相邻,是最早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基于两国的工业发展现状,能源与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合作有利于双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塔吉克斯坦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总体开发程度较低,开发潜力巨大.详细介绍了塔吉克斯坦能源矿产领域发展与对外合作现状,阐述了其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治理模式,分析了能源矿业领域尤其是煤炭开采方面的未来需求;从矿业领域安全监管监察、煤矿开采安全生产、能源矿业开发、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提出未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能源矿业领域的安全发展合作建议,以助力构建中塔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塔吉克斯坦能源矿产资源安全治理模式安全发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