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
中国煤炭

黄盛初

月刊

1006-530X

mt@zgmt.com.cn

010-84657853 84657804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

中国煤炭/Journal China Co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煤炭行业专业期刊。宣传国家工业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报道煤炭工业科技成果,以及世界煤炭工业与煤炭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刘峰何尚森张志清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煤矿现场安全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员工作业规范欠缺是长期困扰煤矿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认为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是破解煤矿现场安全规范作业难题、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阐述了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由来,并对近几年煤炭行业在推广应用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了介绍.提出加快流程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流程示范引领与学习共享、强化流程科技创新与总结、持续拓展完善流程体系内容等进一步推进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的具体举措.

    煤炭企业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生产现场管理

    新时期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探讨

    王海军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智能化水平的逐步提升,生产力水平也随之发生变化.针对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如何支撑煤炭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应用将面临智能矿山建设、职业安全健康、机器人替代、新兴岗位出现、多岗位协同作业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数字化应用、智能化装备落地、系统化培训等发展路径;总结了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在保障安全生产和推动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未来优化和创新建议.

    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安全生产智能矿山数字化无人化矿山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编制研究及应用实践

    孟永兵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强化作业现场管理,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能神东煤炭集团")经过深入研究和调研,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与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融合,编制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库,建立了流程推广应用平台,并积极推进高风险标准作业流程可视化;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坚持动态完善,有效推进了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应用;进而促进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设备故障率的降低和人才培养周期的加快,达到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的.

    煤矿企业岗位标准作业流程动态完善流程可视化

    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及问题分析

    刘春曹亮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安徽省煤炭资源"三率"情况和综合利用水平,协助管理部门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以2023年度安徽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试点工作为基础,梳理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并对当前煤矿开发利用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三率"考核指标存在局限性,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二是煤炭采出率较低,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三是煤矿资源储量不够明确,管理存在欠缺;四是管理部门和煤矿企业技术力量有待加强;五是煤矿综合利用率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三率"指标采区回采率评价体系

    "双碳"背景下西北地区综合能源系统补偿机制理论研究

    王育宝罗达王芳娥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电东送"工程中补偿机制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以希克斯改进的出现到帕累托最优为脉络,从实践层面出发对现有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并在理论层面进行模型推演.研究发现: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处于"垄断竞争"之中,其电价制定和购买由受电地区掌握,使得西北地区出现了福利水平不断溢出的困局;现有补偿内容聚焦于容量补偿、电价补偿及辅助服务补偿方面,释放政策合力的作用仍然有限.基于此,提出补偿机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降低电价的交易成本等政策建议,为相关补偿政策的出台及消解电力行业不可能三角的难题提供经济性解释.

    西北地区综合能源系统补偿机制希克斯改进帕累托最优

    煤炭资源区域异质性视角下新能源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研究

    李跃方冉韩浩亮孙瑞琦...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进行拓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煤炭资源禀赋地区,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高级化、合理化和低碳化3个维度,探究新能源发展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新能源发展抑制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其中对产业结构低碳化影响最大;新能源发展对不同煤炭资源禀赋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显著异质性影响;资源禀赋结构在新能源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新能源煤炭资源禀赋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介效应区域异质性

    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动态管控体系质量评价模型

    刘波吴远巍边昊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安全风险动态管控体系质量评价,对于煤炭企业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变化的安全风险,对煤炭企业目前开展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急处置等工作进行了解构和重组,构建形成"风险评估-综合监测-超前预警-快速处置"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动态管控框架,阐明各要素之间的信息流转和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学界研究成果等,以事前预防为导向,按照简明扼要、便于操作、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的原则,从不同角度对"风险评估-综合监测-超前预警-快速处置"四要素进行画像,进而提出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动态管控体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加权计算模型.通过对某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进行评价实证,表明该模型能够科学客观地评价煤炭企业安全风险动态管控体系质量,为煤炭企业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合理化建议.

    煤矿安全动态管控风险评估综合监测超前预警快速处置

    煤炭三维地震精准探测关键技术

    罗忠琴刘鹏杨振邦柴志顺...
    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近10年的发展,煤炭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和能力大幅度提升.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动态服务4个环节,重点阐述煤炭三维地震在煤矿地层格架、地质异常体、岩性分布、流体分布精准探测方面的关键技术,以大幅度提高三维地震勘探服务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保障能力.资料采集方面,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通过缩小CDP面元、采用全数字检波器接收地震波,提高了煤层反射波的信噪比及识别小构造分辨率;资料处理方面,井巷约束动态高精度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处理、基于高密度宽方位的OVT五维处理、叠前Q补偿保真提频处理,较大程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资料解释方面,通过时间剖面、水平切片、面块切片、地震多属性分析、多信息反演等开展全三维解释,拓展了三维地震应用范围;服务方面,远程专家动态服务这种全新的地质保障服务模式,方便煤矿地质人员与物探人员实时沟通,通过分阶段、分级次的动态服务,使地震地质成果精度满足不同生产阶段需求.

    三维地震全数字高密度井巷约束"蚂蚁+"多属性地震属性远程专家动态服务系统

    覆岩应力-漏风综合影响下浅埋煤层群下煤层开采巷道布置研究

    高奎英张翔王乙桥罗国栋...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部遗留煤柱影响下的下部工作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确定问题,以活鸡兔井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DEM)模拟研究了遗留煤柱底板应力分布与上、下煤层开采采空区裂隙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2号煤层开采过后,22号煤层水平距上覆煤柱20 m内为垂向应力与主应力差增高区,22号煤层水平应力在区段煤柱内侧较低;下煤层巷道布置采用外错式与重叠式时,巷道两侧围岩主应力差较大,且外错式与重叠式布置方式下22号煤层工作面开采时夹层与上部老空区覆岩二次运移剧烈,采空区两侧斜向裂缝带发育与贯通较好;采用内错式,巷道两侧围岩主应力差随与煤柱距离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在距煤柱25~35 m处主应力差达到最低,且该布置方式下上部采空区覆岩沉降均衡,裂缝带闭合性较好,极大阻止了地表与层间贯通漏风通道的发育.

    近距离煤层群浅埋煤层离散元方法巷道布置漏风通道裂隙发育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地表裂隙漏风研究

    叶正亮尚博胡冕郭曦蔓...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上方地表裂隙漏风规律,通过地表裂隙考察、SF6示踪气体现场测试、数据拟合分析等方法进行地表漏风特征分析,并制定专项漏风防控措施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上方距离工作面20 m以上的粘土层地表区域,容易发育形成长期稳定的张开型和塌陷型裂隙;不同区域地表裂隙漏风风速呈现回风侧塌陷型裂隙>中部张开型裂隙>进风侧塌陷型裂隙,且分别距离工作面584、539、487 m后漏风风速基本为零;通过对地表裂隙回填压实和井下回风侧采空区注浆堵漏,在降低上隅角CO浓度的同时增加了 O2浓度,有效抑制了采空区的遗煤自燃,减少了采空区惰性气体的涌出.

    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地表裂隙SF6示踪气体遗煤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