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煤炭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煤炭地质
中国煤炭地质

赵克荣

月刊

1674-1803

zhgmtdzh@163.com

010-56575176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外环西路26号院25楼

中国煤炭地质/Journal Coal Geology of China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白红气候旋回与聚煤环境

    毛小平陈修蓉
    1-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成煤环境,多数学者认为发育于暖湿气候.但现代沉积却得出了不同的认识,认为寒冷气候更有利于固碳,这个矛盾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现代沉积理论,研究了泥炭、湿地、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结合各地质年代煤的分布,分析了煤的发育与气候、纬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煤、蒸发盐岩、红层和铝土矿作为气候敏感沉积物,可分别代表高纬度的冷湿气候、中纬度的干热气候和低纬度热带雨林气候,可指示不同古环境或古纬度.提出煤的发育和是否缺氧没有联系,红层及铝土矿的发育不是因为富氧;寒温带的纬向滑移控制了煤的分布;用气候敏感沉积物建立了黑白红气候旋回,并限定了聚煤环境.

    气候带纬向滑移红层泥炭

    深部煤层碳封存研究进展和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

    姜仁霞于洪观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深部不可采煤层碳封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地质封存方法.本文提出了有关深部煤层CO2封存等科学问题,包括煤对CO2吸附、超临界CO2(Sc-CO2)与煤的相互作用、矿物质在Sc-CO2水溶液中的溶解性、CO2热力学参数、CO2与煤相互作用对流体的运移影响;分析指出CO2吸附量测定技术、状态方程、实验条件和煤膨胀可导致煤的Sc-CO2吸附等温线的单峰、双峰、负吸附和较差的重复性和再现性;CO2的密度随温度及压力的变化特性和焦尔-汤姆逊效应是影响CO2与煤相互作用定量测定的障碍,CO2较高的焦尔-汤姆逊系数可造成CO2注入时的"冰塞"工程问题;指出Sc-CO2所引起的煤膨胀和塑性化、抽提出的的小分子化合物和酸性碳酸水溶解的矿物质会影响深部煤层的流体运移,该影响受煤层自由空间限制.

    深部煤层气碳中和超临界CO2增收封存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在判别沉积环境中的应用——以开平向斜二叠系含煤地层为例

    张健雅于海成张华
    15-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地层中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对沉积古环境分析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以开平向斜二叠系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分析为目标,基于泥页岩样品中主、微量元素,系统研究物源特征、古气候、古盐度、古生产力及古氧化还原条件,包括Zr/Al、Ti/Al、古气候指数C、Sr/Ba、P/Ti、U/Th、MoEF、UEF、V/(V+Ni)等指标,探讨沉积古地理环境.结果表明:赵各庄组为碳酸盐岩台地、潮坪、泥炭沼泽以及潟湖相沉积,大苗庄组为三角洲沉积体系;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和活动—被动大陆弧边缘区域.砂岩和泥页岩的交替表明,具有频繁的海水振荡特征,水动力条件频繁变化,整体上处于富氧状态、半潮湿气候、半咸水环境,有机质在较低的古生产力期间积累.

    二叠系沉积环境微量元素开平向斜

    黄河北煤田赵官煤矿主采煤层煤质特征及清洁利用方向

    王树营孙杰严晓云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河北煤田赵官煤矿10、13号煤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其煤岩、煤质资料,结合分析数据以及适宜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表明,赵官煤矿10、13号煤主要以动力用煤为主,如果分煤类开采,部分区域适合作为焦化用煤和气化用煤.10、13号煤洁净利用等级分别属于较差洁净煤和差洁净煤,但是经过洗选后,可以提高煤炭的洁净等级.研究成果对赵官煤矿煤炭资源的清洁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煤质清洁利用赵官煤矿

    伊宁矿区北区西山窑组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孟瑞艳毛礼鑫朱士飞秦云虎...
    26-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中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的地质环境指示作用,也是潜在的稀土矿产接替资源.在伊宁矿区北区采集了西山窑组4个主采煤层的煤样进行了煤质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西山窑组煤具有低灰、低硫、高挥发分、高发热量的特点,煤灰组分以Si、Al、Ca、Mg氧化物为主;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为4.48~36.52µg/g,低于煤层顶板(36.68~191.35µg/g),其中7#、6-2#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为平坦型,具有Ce负异常;6-1#、5#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为左倾型,具有Ce轻微负异常、δEu略小于1的特点;煤中稀土元素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以黏土矿物吸附的形式赋存.综合分析认为西山窑组沉积时期气候干热、以氧化环境为主,水深由7#煤层到5#煤层变浅,陆源碎屑对煤层成分影响较大.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沉积环境伊北矿区

    边坡地下水渗透压力数据时序分解方法研究

    纪伟陈志坚赵仲珩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渗透压力观测数据是典型的具有非线性、非平稳、模糊性特征的时间序列,其统计量是时变的函数,难以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确定各类因素对地下水渗透压力的影响程度及周期性变化规律,为此需针对地下水渗透压力监测数据选择适用于非平稳时间序列和良好分解效果的分解方法.借助MATLAB软件,使用了经验模态分解(EMD)、变分模态分解(VMD)以及基于麻雀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SSA-VMD)分析连云港某边坡的地下水渗透压力数据.结果表明,通过麻雀搜索算法对VMD参数组合寻优可以极大地保留了各分量的物理意义,分解后的结果可以体现出各分量地下水渗透压力的时频分布特性以及环境因素对各个分量的影响,证明参数优化后的VMD具有更好的工程实践意义.

    地下水渗透压力监测MATLAB软件经验模态分解变分模态分解

    内蒙古母杜柴登煤矿3-1煤充水条件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李本军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杜柴登煤矿矿井涌水量大,且属于高矿化度水,面临着大量疏排矿井涌水和矿井水地面处理的压力.在分析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开采3-1煤层时,矿井水来源于3-1煤顶板—直罗组底界砂岩含水层,包括直罗组底部中、粗粒砂岩含水层和3-1煤顶板延安组三段砂岩含水层.运用大井法和达西定律计算的30209工作面涌水量分别为931m3/h、919m3/h,与实际接近.研究可为工作面侧向注浆封堵(含水层改造)、帷幕截流减量的可行性和减量程度提供依据.

    矿井水防治充水条件分析矿井涌水量预测母杜柴登煤矿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煤场软土地基处理

    李明胜
    44-4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南沿海地基软土地基处理对各类建设工程至关重要.为控制工后沉降,保障沿海大面积堆场地基稳定性和安全性,开展堆场地基处理及投产后加荷过程中沉降变形与数值模拟研究.以舟山某燃煤发电厂煤场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对天然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地基处理的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2D对堆载下的地基稳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场如采用天然地基在堆煤作用下,工后沉降大,固结沉降时间长,地基处理应尽早进行;煤场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的方式进行地基处理,可有效改善地基沉降问题.

    地基处理排水板法堆载预压法沉降控制数值模拟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软土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变化规律分析

    廖广超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软土抗剪强度与含水率的关系,采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九座城市的大量软土样本,以城市为统计对象,将含水率为自变量,以直接抗剪强度指标中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为因变量,按二次多项式关系拟合得到了各个城市的回归方程与拟合优度.结果显示,拟合优度为0.478~0.825,均达到中度相关以上,可见直接快剪强度指标与含水率之间有较好的二次多项式相关性.为验证拟合公式的可行性,选用了江门与中山的两个实际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验证,以实测含水率为自变量,通过拟合公式计算其内摩擦角与黏聚力,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较为接近.本文以城市为统计对象,样本较充足,提出的拟合关系式在拟合优度上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软土地基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地基稳定性软土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抗剪强度含水率粤港澳大湾区

    济南黄河滩区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工况运行参数对比

    成世才金兴孟祥鑫
    55-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测试是了解热泵系统运行与能耗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某地源热泵工程冷热工况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冷热工况下耗电量、地源侧供回水温差、室内外温度差和能效比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在用户侧供回水温差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地源侧供回水温差越大,机组运行的能效比越高,相应的耗电量就越小.

    地源热泵运行监测耗电量回水温差能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