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王撷秀

双月刊

1004-6194

mbzz1992@yahoo.com.cn

022-24333572,24333578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性刊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天津市卫生局主办,系中华预防医学季刊杂志。主要报道内容为:探索医学模式发展的理论、途径、方法及其规律,研究医学模式发展与深层次卫生改革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恶性肿瘤、冠心痛、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因研究,危险因素干预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心肺疾病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蔺婧孙俐张馨予杨洪喜...
    81-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心肺疾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心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于2011年开展基线调查,采用10条目的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评估研究对象的抑郁症状,并收集人口社会学资料、体格检查、健康状况、生活方式等相关数据.心肺疾病结局数据来源于2018年随访数据,最终纳入研究对象8 356名.使用R V.1.4统计软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分析中老年人抑郁症状对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仅患1种疾病以及心肺共病的影响.结果 8 356名研究对象中,基线时3 608人(43.2%)有抑郁症状,2018年随访时心血管疾病患病846人(10.1%),慢性肺部疾病患病374人(4.5%),仅患1种疾病1046人(12.5%),心肺共病87人(1.0%).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群相比,有抑郁症状与心血管疾病(HR=1.16,95%CI:1.01~1.33)、慢性肺部疾病(HR=1.41,95%CI:1.14~1.74)以及仅患1种疾病(HR=1.29,95%CI:1.14~1.47)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症状与心肺共病患病风险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群相比,45~64岁(HR=1.24)、女性(HR=1.25)、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HR=1.29)人群抑郁症状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相关;45~64岁(HR=1.44)、男性(HR=1.48)、小学(HR=1.42)和初中及以上(HR=1.52)文化程度、城市(HR=1.44)人群抑郁症状与慢性肺部疾病高风险相关;45~64岁(HR=1.37)、男性(HR=1.22)、女性(HR=1.35)、小学(HR=1.31)和初中及以上(HR=1.44)文化程度、城市(HR=1.28)、农村(HR=1.42)人群抑郁症状与仅患1种疾病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特征人群抑郁症状与心肺共病之间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状是中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心肺共病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

    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心肺共病抑郁症状中老年人群

    2004-2021年中国支气管扩张相关的死亡特征分析

    余灵灵闫范书王黎君周脉耕...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21年中国与支气管扩张相关的死亡特征,为制定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数据来源于2004-2012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以及2013-2021年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纳入死因链中死亡原因包括支气管扩张的所有死亡个案.采用SAS9.4软件进行x2检验,采用Joinpoint 4.8.0.1软件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4-2021年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年均死亡率为0.85/10万,标化后死亡率呈波动趋势,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AAPC=0.84%,P>0.05).男性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年均死亡率(0.96/10万)高于女性(0.73/10万),城市人群支气管扩张相关的年均死亡率(1.15/10万)高于农村人群(0.64/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城市人群支气管扩张相关标化死亡率随年份呈上升趋势(AAPC=2.60%,P<0.05).东部和西部地区年均死亡率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西部地区标化死亡率上升较快(AAPC=3.20%,P<0.01).支气管扩张相关死亡个案中,主要的根本死因为支气管扩张(73.92%),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94%)和慢性支气管炎(4.67%).结论 中国支气管扩张相关的死亡率存在区域和性别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城市以及男性人群.

    支气管扩张死亡率流行特征

    中国居民身体活动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系分析

    胡建功张梅孔超李纯...
    90-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 18岁居民身体活动水平情况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为中国居民慢性病防治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源于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岁常住居民175 389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x2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成年居民身体活动低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比例分别为24.7%、25.9%和49.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新诊断为高血压人群中,与身体活动高水平组相比,身体活动低水平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增加0.440和0.288 mmHg;在新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中,身体活动低水平组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 h血糖分别增加0.117和0.439 mmol/L;血脂异常人群中,相对于身体活动高水平组,低、中等水平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减少,其低水平组减少得相对更明显.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身体活动低、中等水平与新诊断高血压(OR值分别为1.059、1.039)、新诊断糖尿病(OR值分别为1.219、1.185)和血脂异常(OR值分别为1.112、1.066)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低水平组的OR值均高于中等水平组.结论 身体活动水平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存在关联.科学合理、适时适量地提高居民的身体活动水平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

    身体活动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上海市中老年人睡眠问题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苏秋云刘晓侠刘丹妮王玉琢...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老年人睡眠问题现状,并探讨其与高血压的关系,为制定高血压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纳入18 137名≥45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AS9.2软件进行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x2检验.采用基于复杂抽样设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问题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上海市≥45岁中老年人存在睡眠问题的加权比例为61.8%.打鼾、中间觉醒、早醒、入睡困难和服用安眠药的加权比例分别为37.7%、32.5%、22.2%、21.7%和4.8%.打鼾、中间觉醒、早醒、入睡困难和服用安眠药人群的高血压加权患病率(分别为55.8%、56.5%、54.6%、53.8%和60.6%)高于无上述睡眠问题者(45.3%、45.8%、47.7%、48.0%和4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打鼾(OR=1.308,95%CI:1.174~1.458)和中间觉醒(OR=1.323,95%CI:1.176~1.489)与高血压患病高风险相关.结论 上海市中老年人睡眠问题比较严重,以打鼾和中间觉醒为主,打鼾和中间觉醒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是中老年人需要重点关注的睡眠问题.

    中老年人睡眠问题打鼾中间觉醒高血压

    主动健康视域下上海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自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欣欣张呈蕊邢滢栾伟...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健康自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慢病患者健康自助行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817名社区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自助行为量表、糖尿病健康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15)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T2DM患者健康自助行为总得分为(93.75±12.35)分.健康自助行为总分与糖尿病健康信念总分(r=0.416)、客观支持得分(r=0.118)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r=0.194)呈正相关(P<0.01),与主观支持得分(r=-0.171)、GDS-15得分(r=-0.224)和ADL得分(r=-0.243)呈负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β=0.175)、糖尿病健康信念(β=0.325)、客观支持(β=0.168)和对支持的利用度(β=0.254)与社区老年T2DM患者健康自助行为正相关;年龄(β=-0.080)、仅与子女居住(β=-0.148)、糖尿病并发症(β=-0.127)、抑郁症状(β=-0.231)、主观支持(β=-0.457)及日常生活能力(β=-0.160)与社区老年T2DM患者健康自助行为负相关,共解释总变异的47.3%.结论 年龄较大、仅与子女居住、有糖尿病并发症、抑郁症状、主观支持较强及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的社区老年T2DM患者健康自助行为水平较低,应对此类患者做重点关注.

    健康自助行为糖尿病,2型老年人社会支持健康信念

    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纵向变化轨迹与新发心血管疾病的队列研究

    吴都陆梅佳张康峰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纵向轨迹对新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预测价值,为CV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在杭州市五云山医院连续参加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5次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14-2018年度5次健康体检时的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数值.以2018年度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发生CVD为随访终点,排除不能遵守随访方案、自愿退出研究者共30例,最终纳入研究对象411例,依据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纵向轨迹分为低水平渐增组(198例)、中水平渐增组(174例)、高水平升高组(20例)和先升后降组(19例).基线调查和随访调查均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R 4.2.1统计软件中的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LCMM)建立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轨迹模型,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x2检验、x2趋势检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随访(3.57±1.03)年,新发CVD70例,发病密度为4.78/100人年.随着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纵向轨迹的升高,CVD的发病密度呈上升趋势(x2趋势=22.221,P<0.01),高水平升高组发病密度最高,为20.37/100人年.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高水平升高组CVD的发病风险是低水平渐增组的8.787倍(95%C/:3.684~20.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存在不同纵向变化轨迹,且不同纵向轨迹对新发CVD的预测价值不同,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纵向轨迹高水平升高老年人群CVD发生风险高.

    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纵向轨迹心血管疾病队列研究

    心理资本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的中介效应研究

    郭玉清赵蓓徐艳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资本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的中介效应,为减轻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焦虑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7-8月选取某三甲医院50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广泛性焦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进行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采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该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476份,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54.8%.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对焦虑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388,占总效应的79.02%;心理资本在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间存在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03,占总效应的20.98%.结论 心理资本是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与焦虑症状的中介变量,应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感知压力的评估,提高照顾者的心理资本,降低其焦虑症状的发生风险.

    感知压力心理资本焦虑症状脑卒中照顾者

    个性化戒烟干预APP短期戒烟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泸戈南奕谢晓芸杨焱...
    115-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吸烟者使用个性化戒烟干预APP("帮你戒烟")干预后的吸烟行为改变情况并探索戒烟行为影响因素,为后续该APP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23年8-9月通过线上招募的方式招募有戒烟意愿的1 278名现在吸烟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639)和干预组(n=639),干预组剔除未成功下载APP者后剩余517名.研究对象在线填写基线问卷,干预组研究对象使用"帮你戒烟"APP和电子自助戒烟手册进行干预,对照组仅使用电子自助戒烟手册进行干预.干预1个月后对研究对象的戒烟情况进行随访评估.采用SAS9.4进行x2检验和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 该研究采用意向性分析将失访研究对象视为现在吸烟者,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戒烟率(18.76%)、尝试戒烟率(57.83%)和减烟率(13.35%)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49%、46.32%和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研究对象戒烟效果相对较好(RR=1.773,95%CI:1.336~2.369);非在职(RR=0.655,95%CI:0.426~0.957)、超重或肥胖(RR=0.663,95%CI:0.499~0.885)、中度尼古丁依赖(RR=0.689,95%CI:0.472~0.980)和重度尼古丁依赖(RR=0.599,95%C/:0.425~0.832)的研究对象戒烟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帮你戒烟"APP可显著提高吸烟者尝试戒烟和短期戒烟率,建议考虑作为现有戒烟服务的补充.

    戒烟应用程序戒烟率随机对照试验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编辑部
    120页

    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及防控现状分析

    阮元张强李娟娟董海燕...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11月-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云南省7个特有少数民族聚居乡镇随机抽取独龙族、基诺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普米族≥18岁居民共3 285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2.0进行x2检验、趋势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云南省7个特有少数民族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6.79%(标化率为22.67%),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3.98%、32.73%和17.61%(标化率分别为41.18%、29.39%和16.5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756)与高血压患病低风险相关;高年龄(与18~<30岁相比,40~、50~、60~和70~岁组OR值分别为4.187、8.430、11.457和29.685)、独龙族(与布朗族相比OR=1.768)、景颇族(与布朗族相比OR=1.427)、超重(OR=1.668)、肥胖(OR=3.613)、糖尿病(OR=1.889)与高血压患病高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率较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待提高.

    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