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博览
中国民族博览

半月刊

1007-4198

zgmzbl@163.com

010-83204156

中国民族博览/Journal Panorama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查看更多>>《中国民族博览》(半月刊)杂志创办于199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大型文化类期刊,每月出版二期。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4198,国内统一刊号:CN10-1220/G0,邮发代号:82-39。本刊倡导大文化和大民族的办刊理念,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荟萃学术思想,追踪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全方位展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本刊涵盖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民俗、民族文博、民族语言、民族人口、民族文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理论文章及文图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课标理念下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备课方法

    杨爱霞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备课方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教师应理解新课标强调的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此为基础,设计备课.首先,教师需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技能、创意和审美培养.其次,分析学生的特点,包括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以便个性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然后,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资源,包括材料、作品、案例和技术设备,以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设计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如创意启发、示范操作、小组合作和创作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最后,通过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如作品展示、技能操作评估、创意表达评估等,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综合这些备课方法,可以为培智绘画与手工教学提供更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教育体验.

    新课标理念培智绘画手工教学备课方法

    探索惠山泥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意发展

    王丽
    19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惠山泥人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和创意发展.我们将会分析惠山泥人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以此为基础,讨论如何有效地将其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并提升他们的艺术技能.本文还将讨论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惠山泥人小学美术教育中国民族文化创意发展

    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胡义萍
    196-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术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小学课改体系中的重点项目.当前,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出来,促进了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其中趣味性教学模式得到了重视与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基于此,为进一步促进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高效创建,本文针对教学意义、问题、原则展开了全面的分析,最后探讨了几点教学策略.

    趣味性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策略

    中国原始彩陶在小学美术陶艺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郑好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原始彩陶在小学美术陶艺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首先阐述了中国原始彩陶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特征,然后分析了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和可能性.接着,研究提出了一套将原始彩陶知识和技能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步骤.最后,研究讨论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和可能的改进方向.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播,同时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和方式.

    原始彩陶美术教学校本课程教学策略文化教育

    中国山水画审美追求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

    康峰
    202-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广场不仅是城市对外窗口,也是城市面貌与形象的真实反映.在城市生活中,城市广场不仅可以推动居民交流,增强居民亲密关系,还能丰富城市居民生活,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然而,当前城市广场设计大多千篇一律,人文性缺失.基于此,可以尝试在城市广场设计中融入中国山水画审美观,以提升城市广场设计质量.现文章针对山水画审美追求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城市广告设计现状以及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追求与特点入手,分析了中国山水画审美追求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了城市广场设计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以期为增强城市广场艺术设计人文性提出参考与借鉴.

    城市广场空间形态山水审美观设计应用

    STEAM教育理念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研究

    何长松郭才
    205-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各个阶段教育要运用前沿的教育理念,引入全新的教育思想,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以STEAM教育理念为抓手,分析STEAM教育理念的特点和内涵,阐述了其对于美术教育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STEAM教育理念中学美术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研究

    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对策初探

    马少军
    208-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化多样性和地方特色的日益受到重视,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成为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地方传统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入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以及强化文化意识.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价值、原则,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教学对策,如多角度开发地方传统艺术资源、基于地方传统艺术优化教学方式,以及结合实际生活组织传统艺术实践活动.以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本地文化的平台.

    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

    并列双音节词"败北"的词汇化过程探析

    于文昊
    21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列双音节词在汉语的复音词中是十分重要的类型之一,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采用历史和共时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并列双音词"败北"的词汇化进行探究,探究发现并列双音词"败北"是由两个同义并列的语素"败"和"北"组合而成的,并且经过了词汇化的过程,最终成为现代汉语词汇.其词汇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通过对两个阶段词汇化的探析,最终得出并列双音词产生的原因.

    并列双音词败北词汇化同素逆序

    株洲湘方言的亲属称谓探析

    张子怡
    214-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属称谓是婚姻和家庭形式的映影,是亲属观念和亲属关系的外化符号,经过语言的加工对于人类复杂社会结构的直觉反映,考察亲属称谓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的双重意义.作为湘方言的代表,株洲方言的亲属称谓词独具地域特色.本文通过对株洲方言亲属称谓词作细致的描写,试图呈现株洲方言亲属称谓系统的基本样貌,揭示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用特点,并探讨其背后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株洲方言亲属称谓特点文化内涵

    《百年孤独》在英文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挑战

    孙祝斌
    217-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百年孤独》在英文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挑战.该文以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文化适应在翻译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针对哥伦比亚文化元素、时间跨度和人物名字等方面的挑战.本文突出了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文化和情感的传达,强调了翻译者在处理这些挑战时需要深刻的文学理解和专业技能.通过研究翻译中的案例分析和策略,本文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并为文学翻译领域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新的视角.

    《百年孤独》文化适应翻译挑战文学翻译哥伦比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