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苏根元

月刊

1006-6810

ZGMZYYZZ@126.com

0471-6920167

010020

呼和浩特市健康路11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of Chinese Minoriti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内蒙古卫生厅主办、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承办的我国唯一一份国家级综合性的民族医药学术期刊。本刊被国家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医文摘核心期刊,被国家认定为发布处方药广告的应用媒体。主要刊登有关我国民族医药的理论探讨、临床报道、方药应用、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民族医药的开发利用、实验报告、教学经验、科研总结、历史文献、名医介绍、疗法介绍、文献综述及工作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藏医视角下高原地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及诊治经验

    德庆多吉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缺铁性贫血的成因,探讨血液检验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评价藏西医联合治疗临床疗效,为缺铁性贫血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综合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查了 2017年1月-2023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缺铁性贫血患者,深入分析西藏高原地区缺铁性贫血的成因.同时,将过去四年内接诊的90例贫血患者根据血液检验结果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两组,探讨血液检验在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此外,随机将收集到的8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分为单纯西药组和藏西医联合组(每组43例),比较和研究藏西医联合治疗的优越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缺铁性贫血与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强调了识别和消除病因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合理饮食在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有效性.在血液检验中,缺铁性贫血组的RDW-CV、MCV等指标显著高于地中海贫血组,HGB较低.治疗方面,藏西医联合治疗在总有效率、HGB、MCV、MCH、MCHC、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含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在药物相关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表现出低发生率.结论: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至关重要.同时,血常规检验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操作简便、迅速获得结果、成本较低且准确度高等优点使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前景广阔.研究还突出藏西医联合治疗在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显著疗效,不仅有助于更快纠正贫血,还有效减少了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这种联合治疗策略具有协同效应.

    藏西医高原地区缺铁性贫血

    基于"脑-肠轴"理论浅述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抑郁

    秦志杰王利娟杨卉吴天晨...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抑郁是帕金森病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贯穿于帕金森病整个病程.目前对于帕金森病抑郁的治疗以采用西药改善症状为主,长期服用弊端众多,而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效果逐渐凸显.在中医认识中帕金森病抑郁属"颤证"与"郁证"合病,以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多从肝肾论治,而忽略了脾胃在帕金森病抑郁发病中的重要性,本文从"脑-肠轴"理论阐述从脾胃论治帕金森病抑郁的理论基础,旨在为临床从脾胃治疗帕金森病抑郁提供参考.

    脑-肠轴肠道菌群脾胃帕金森病抑郁

    蒙医五味甘露药浴临床应用现状

    丽梅李明今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味甘露药浴作为蒙医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外治疗法之一,治疗疾病种类较多,患者易接受.目前,五味甘露药浴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更年期关节炎、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病与荨麻疹、银屑病、小儿湿疹等皮肤疾病中应用较多,并有很好的疗效.此外,对布鲁氏菌病、产后风、高血压等疾病也有治疗的报道,并得到较好的疗效.五味甘露药浴因操作简便、过程舒适,已越来越获得广大患者的青睐,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惠及更多患者.

    蒙医五味甘露药浴应用现状

    浅谈血管性痴呆的蒙西医发病机制与治疗

    呼斯勒萨茹拉特木其乐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痴呆是全球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多发病,影响正常生活.从众多研究中发现其多种发病机制,也发现针对这些发病机制有多种更待探索性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搜集蒙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及蒙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年临床研究,为防治血管性痴呆提供了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研究的多样性,并且为未来研究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基础.

    血管性痴呆蒙西医治疗发病机制

    青藏高原地区植物药材资源保护现状分析

    叶西多杰李先加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大健康产业的不断壮硕,藏医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不断普及,国家支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宏伟蓝图下,藏医药的市场需求剧增,尤其是植物药材的需求更是供不应求,同时如何解决植物药材可持续使用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藏药材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地区,对推动卫生医疗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也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是世界屋脊给予人类宝贵的大健康资源.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藏医药产业的发展已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等方式,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藏医药目前发展的状况、现有问题及建议方案.同时通过翻阅大量藏医药典籍及各地区使用植物药材现状,总结归纳,为今后植物药材的合理使用和资源保护等提供了参考.

    藏医药植物药材资源保护

    几味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壮药作用机制概述

    苏俊之李凯风秦祖杰王奕霏...
    50-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带状疱疹,壮语称"喯呗啷",以皮肤出现集簇样疱疹、呈蛇行样分布为主要临床特点,常伴有剧烈疼痛.相当一部分患者会遗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焦虑抑郁.而岭南地区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决定了壮医在治疗带状疱疹上有着独特的理论及经验,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次综述基于壮医理论指导,分别探究两面针、金银花、徐长卿、白鲜皮、杠板归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可能发挥的抗炎、抗病毒的作用机制,为治疗带状疱疹更优化的方案提供宝贵的经验,也为发展壮大民族医药提供理论支持.

    壮药带状疱疹壮医学民族医学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文献计量分析

    叶美贤王宇坤梁藐尹王雅惠...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中医药治疗NPM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3-2023年中医药治疗NPM相关的所有文献,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的文献计量分析,以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形式呈现国内NPM研究现状及趋势,并进行分析.结果:NPM相关文献发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核心作者有41位,张董晓是发表最多的研究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主要的发文机构,机构合作主要是中医药大学和大学附属机构;关键词构成11个聚类标签,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医治疗、临床观察、临床疗效、数据挖掘.结论:图谱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今后研究NPM的趋势主要在中医治疗、临床观察、临床疗效、数据挖掘等方面.

    非哺乳期乳腺炎中医药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学

    传统蒙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美英王欢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环境质量的提高,传统医学的发展更加全面.蒙医药(蒙古族医药)作为传统医药大家庭的一分子,具有潜在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现今人们对蒙医药、中医药、藏医药(藏族医药)等感到好奇,广泛觉得裹着神秘面纱,其实不然,蒙医药作为我国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保持鲜明特色及优势的同时,具有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价值.蒙医药是在独具特色理论体系下的医药,本质就是治病救人.蒙医药是我国蒙古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生活和生产实践传承而来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民族文化瑰宝研习、沉淀、积累、传承、发展.现阶段,国内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的同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了人类劳动能力,带动了社会经济,也为人类医学提供技术支持,且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民族特色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蒙医药的长远发展,专业人员必须加强对蒙医药的创新,将其传统医药学本质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而规划蒙医药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文采用中国知网期刊或数据库等收集整理资料,论述传统蒙医药的现代研究概况,为广大蒙医药研究者提供文献资料.

    传统医学蒙医药理论现代研究概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及蒙药干预治疗研究进展

    彩霞张青山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可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降低病死率.然而,当缺血的心肌恢复血流供应后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损害,被称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在用现代医学治疗MIRI的同时,蒙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本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蒙药干预MIRI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蒙药

    少数民族医药治疗痛风的研究进展

    李洋董秋梅纠广文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以下简称痛风)的少数民族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为减轻痛风患者的病痛提供更优方案,也为其他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开辟新思路.方法:搜索、整理近十年内发表在中国知网上运用少数民族医药治疗痛风的文献.结果:各少数民族运用内服民族特色成药联合外敷、刺血、药罐等方法治疗痛风,在降低炎性指标水平及缓解关节肿痛方面效果显著.结论:我国少数民族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极大程度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由于受到各民族地域、文化差异的限制,为民族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为了使民族医学应用更加规范,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积累临床循证依据.

    少数民族医药痛风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