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村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村观察
中国农村观察

张晓山

双月刊

1006-4583

010-85195649 85195650

100732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农村观察/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探讨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注重文章的实证性和资料性,提倡学术观点的争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谈

    2页

    着力推动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融合

    钱文荣
    2-6页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改革逻辑与实践路径

    仇焕广
    6-11页

    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以推动农业转型

    司伟
    11-15页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与强化政策协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马九杰
    15-18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与外延、潜力与挑战和发展思路

    黄季焜
    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理解和在实践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本文在论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农业新质生产力涉及的新质产品、新质生产要素、新质生产方式的主要内容,讨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力和标准制定原则,并以大食物观和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大农业、现代种业和智慧农业这三大重点领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潜力、机遇和挑战.最后,本文指出,科技创新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极其重要,但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投资创新同样重要.

    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趋同性研究

    全世文张慧云
    3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食物先行.本文测算并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食物消费结构、营养结构的趋同过程,然后采用收敛模型估算了3个指标的趋同稳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转折点发生在2000年前后.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趋同程度存在显著的收敛性,预测3个指标的城乡趋同稳态将分别达到97.5%、91.0%和96.7%.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对趋同稳态具有促进作用,但边际影响逐渐减弱.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将成为未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趋同的主要驱动力量.但是,受制于食物供应体系的差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差距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完全消除.未来的政策方向应侧重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改善农村地区的食物供给体系,持续优化农村居民的食物获得条件.

    食物消费消费结构城乡融合消费升级

    社区支持农业信任机制构建的邻近性逻辑

    董丽齐顾波
    5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4个社区支持农业农场的案例,应用邻近性概念,从地理邻近性、组织邻近性和情感邻近性三个维度探究社区支持农业信任机制的形成逻辑.本文研究表明:社区支持农业会员消费者对农场的信任程度高于非会员消费者,邻近性逻辑有利于消费者从非会员向会员转变;与大众化生产及销售中信任机制构建所依赖的"买卖"契约逻辑相比,社区支持农业信任机制构建的邻近性逻辑是契约逻辑的有益补充;与传统社区买卖双方信任机制构建的"差序格局"逻辑相比,邻近性逻辑下信任机制的韧性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邻近性逻辑是市场逻辑与社会逻辑的互嵌融合,弥合了单一逻辑不能满足的情境条件,为小农户联结大市场创建了信任基础,促进了食品价值链生产端与消费端的结合以及主体间相互的激励或约束.基于研究发现,本文得到应为构建多维度的信任机制创造条件、建设可溯源的社区支持农业信息平台与信用档案等正式制度以及制定社区支持农业的系列标准等政策启示.

    信任机制邻近性社区支持农业案例研究

    体验经济下绿色农产品的信任构建路径——基于贵州省生态农业基地的典型案例研究

    李悦伍国勇
    7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从体验经济理论出发,分析体验经济下绿色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互动的方式、内容、关系等,构建"体验经济—信息—信任"的分析框架,剖析体验经济中信息的特点和类型,并以贵州省"稻花乡里"生态农业基地为案例,深入探究绿色农产品的信任构建路径.研究表明:信任构建是获取信息以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过程.体验经济下,信息渐进和信息跃进是构建信任的两条有效路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基于不同的交互关系经历了由低阶到高阶的感知信任、认知信任、关系信任和情感信任四个阶段.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不是割裂的,而是整体的.在绿色农产品信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激发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参与意识,促进低阶感知信任向高阶情感信任转化,促进集信息、信任和利益于一体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体的形成.

    信息风险信任体验经济绿色农产品

    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隐性冲突分析——基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田野调查

    张宇彤朱洪革蔡颖莉
    9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发展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纾解国家公园建设与社区发展的隐性冲突对于实现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回答隐性冲突呈现何种特征、由何引发、何以纾解的问题,本文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典型案例,基于从国有森工企业及其所属林场、村屯获取的93份质性材料与452份调查数据,从冲突的客体、主体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深描隐性冲突的表现特征,并引入制度逻辑视角解构隐性冲突的形成逻辑.研究结果表明:物质利益减少、社会资源受限、权利配置不合理与身心健康受损引发的社区居民与其他行为主体的情绪对立,是隐性冲突最具代表性的表现特征;国家公园场域内的制度逻辑存在内在缺陷、行为主体响应策略不完善且调适策略有效性不足是隐性冲突产生的原因.本文从完善生态制度逻辑、健全购买服务策略、优化保险理赔策略和探索构建调适策略四个方面提出纾解方案.本文的研究发现深化了对隐性冲突及其产生机理的理解,并对国家公园治理的策略选择具有实践启示.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国家公园建设社区发展隐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