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南方果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南方果树
中国南方果树

陈善春

双月刊

1007-1431

nfgs@cric.cn;wsl@cric.cn

023-68349196,68349197

400712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研究所

中国南方果树/Journal South China Fruit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理论与提高并重,侧重普及的办刊宗旨。我国南方和西部惟一的全国性技术类果树期刊,直接从生产、科研、教学人员的自由来稿中,择优编发那些根据实践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高新技术、应用技术原始文献。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以及对生产的指导性和报道的时效性。报道树种囊括南方栽培的所有果树,对落叶果树,突出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与北方不同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特点及适宜发展的品种。是果业从业人员的理想帮手。该刊是发行量和广告发布量最大的果业期刊之一,订户遍布29个省(区、市);广告客户多而稳定,多次被授予重庆市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及核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艳王芳陈燕燕张文龙...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辽宁1号"核桃较适宜的有机肥,在河北省隆尧县红沙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核桃园以10年生"辽宁1号"核桃树为试验材料,利用半焦肥、鸡粪及生物菌肥3种有机肥进行施肥处理,检测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性状、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菌肥(2.5 kg/株)能显著提高种仁黄酮含量;鸡粪(40 kg/株)能显著提高种仁Fe、Zn含量以及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5.0kg/株半焦肥能显著提高种仁多酚、土壤有机质含量;10.0 kg/株半焦肥施肥能显著提高青果的横径,坚果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侧径,种仁的脂肪、K、Ca、Mn、Cu含量以及土壤全磷含量.10.0 kg/株半焦肥在相关果实品质方面的综合效果最好,而5.0 kg/株半焦肥的经济效益最高.

    核桃半焦肥鸡粪生物菌肥土壤果实品质

    草莓设施基质育苗技术研究

    李龙叶文军陈和秀程思明...
    18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莓苗繁育是草莓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解决草莓育苗地资源紧缺、常规露地育苗病虫害逐年加重以及生产苗定植后成活率低的问题,2019-2020年在浙江省建德市更楼育苗基地开展草莓设施基质育苗,探索总结设施基质育苗中的扦插育苗技术,为规模化设施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草莓育苗设施基质扦插

    不同处理对"粉玉"系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

    肖文斐来文国陈小央柳爱春...
    19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玉1号"和"粉玉2号"草莓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以纯净水为对照(CK),物理、化学和生物酶处理对草莓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98%浓硫酸浸种处理2~10 min种子萌发力显著提高,其中以浸种10 min效果最理想,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发芽势分别提高8.26倍和23.36倍,发芽率提高19.5%和14.2%,平均发芽时间缩短50.4%和55.6%.乙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处理后"粉玉1号"和"粉玉2号"比对照发芽势降低45.5%以上,发芽率降低9.7%以上.此外,砂纸打磨和浓硫酸浸种对陈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贮存1年的"粉玉1号"和"粉玉2号"种子经砂纸打磨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3.00倍和7.73倍,发芽率分别提高60.2%和81.2%;98%浓硫酸浸种10 min处理后,发芽势比对照分别提高23.16倍和24.09倍,发芽率分别提高72.9%和122.6%.

    粉玉草莓种子萌发

    132份葡萄种质资源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刘勇何华平王富荣王会良...
    196-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以132份葡萄种质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病原菌的方法鉴定其对灰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的抗性差异明显.对灰霉病表现高抗(highly resistant,HR)的种质2份,占鉴定资源总数的1.51%;表现抗(resistant,R)的种质14份,占总数的10.61%;表现中抗(middle resistant,MR)的种质89份,占总数的67.42%;表现感病(susceptible,S)的种质 22 份,占比 16.67%;表现高感(highly susceptible,HS)的种质5份,占比3.79%.未发现对灰霉病完全免疫的葡萄种质,其中圆叶葡萄较抗病;其次为美洲种、欧美杂种;欧亚种易感病.此外,地方种质资源郧西葡萄对灰霉病表现良好的抗性.研究结果为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选育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优异的种质资源.

    葡萄种质资源灰霉病抗病性鉴定

    "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引种表现及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时晓芳张瑛韩佳宇程昌富...
    20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广西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一化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广西葡萄品种种类,引进"黑皇"葡萄进行种植.通过连续2年4个生长周期对其植物学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研究配套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地区表现出花芽分化好且整齐,果实着色正常,品质优良,适合在广西南宁避雨栽培条件下进行一年两收栽培.

    黑皇葡萄广西南宁引种表现一年两收栽培技术

    10个鲜食葡萄品种在贵州贵阳地区引种初报

    江旭升李庆宏杨勇胜魏椿...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阳地区栽培的葡萄品种,并进行规模化推广栽培,从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引入10个优质葡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对各品种的物候期、主要经济性状及抗逆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中,两个晚熟品种表现突出,分别是"甬优1号"和"巨玫瑰",其中"甬优1号"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口感甜,并带有草莓香味;"巨玫瑰"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口感浓甜,并带有玫瑰香味.这两个品种在贵阳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适宜在贵阳地区进行设施栽培.

    葡萄物候期引种贵阳内在品质

    S-诱抗素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吕亮常向前郭蕾王佐乾...
    210-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和评价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果穗喷雾对葡萄果实着色、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葡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设立10%S-诱抗素可溶液剂系列浓度(0、200.0、250.0、333.3和500.0 mg/kg),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于果实成熟时调查果实外观指标(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裂果率)、着色指数以及产量指标(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实测小区产量等);分析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葡萄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结果表明,于"夏黑"葡萄果实转色初期喷雾10%S-诱抗素可溶液剂,所有处理的葡萄果实纵径、横径以及纵横径比、裂果率等指标均未见显著差异.10%S-诱抗素可溶液剂处理的葡萄着色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明显高于清水对照,可滴定酸(TA)含量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经10%S-诱抗素处理后,各处理间的单株产量无显著差异,与清水对照相比,各处理的平均增产率在0.84%~1.93%之间,增产作用不甚明显.在"夏黑"葡萄促进着色使用时,建议使用最优浓度范围为200.0~333.3 mg/kg,用水量为 833.3 L/hm2.

    10%S-诱抗素可溶液剂葡萄着色品质产量

    珍珠油杏简易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研究

    李占芹刘学海颜艳王飞翔...
    21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珍珠油杏以果面光洁油亮、果肉金黄蜜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赢得消费者喜爱,但存在近成熟期遇雨易裂果的生理缺陷.露地栽培管理难度较大,降雨量较大年份,杏果开裂率90%以上,基本失去商品价值.故珍珠油杏在沂蒙山区推广面积一直不大,量少质优必然价高,近几年珍珠油杏田间收购价常常徘徊在12元/kg左右,单位收益相当可观.据此,围绕解决裂果生产难题,探索简易设施避雨栽培技术具有较大生产意义.笔者于2019年起在费县东蒙镇太白庄村开展避雨栽培技术研究,采取了高垄宽窄行栽培、树盘覆盖无纺布、节水灌溉、拱棚动态覆膜等技术措施,增强了花期冻害防御能力,提高了着果率,成功降低了根际土壤湿度和园内空气湿度,实现了优质果率94%、裂果率低于5%,配套技术成熟,具备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珍珠油杏简易设施避雨栽培

    13个李品种在阜平县的引种表现

    李开鲁晓峰贾力周宗山...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保定市阜平县引进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大红袍、吉胜、03297、红李王、龙园秋李、九三杏梅、红蜜、红运、晚黄、大玫瑰等13个李优新品种进行试栽,对13个李品种在阜平县的物候期、果实外观特性、果实品质和适应性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不同人群的感官评价、科学调查和市场调研,初步筛选出03297、吉胜、大红袍、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等6个不同熟期、不同类型、满足不同需求的李优新品种(系).

    阜平县引种表现

    2个中晚熟黄绿色免套袋苹果新品种在昭通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黄文静杨光柱侯向洁王斌...
    225-228,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田""青林"是自日本引进的黄绿色中晚熟苹果新品种,"中田"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228.12 g,果面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松脆,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6.92%,带皮硬度7.28 kg/cm2,可滴定酸含量0.41%,维生素C含量6.86 mg/100 g,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青林"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217.34 g,果面采收时绿黄色,后逐步变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脆,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6.63%,带皮硬度9.82 kg/cm2,可滴定酸含量0.32%,维生素C含量6.48 mg/100 g,果实成熟期为9月中下旬.2个品种鲜食品质佳,常温条件下果实可保存35~40d."中田""青林"2个苹果新品种,免套袋栽培性状良好,抗病性有所提高,可供应9-10月中高端市场,适宜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及气候类似地区作为特色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苹果新品种引种无袋栽培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