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奶牛热应激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杜肖肖邓铭孙宝丽刘德武...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奶牛养殖业趋向集约化和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热应激成为制约奶牛生产性能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奶牛的泌乳性能、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等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如何缓解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相关研究,从牛舍、日粮和遗传育种等角度论述了降低奶牛热应激影响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奶牛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热应激奶牛环境控制日粮调控遗传育种

    黄酮类化合物在奶牛上的作用机理及使用效果

    张姣姣王根虎朱滔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原料中,是植物提取物中最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之一.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种类、消化代谢途径,及其作用机理和使用效果,发现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通过其雌激素样作用,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提高奶牛乳腺组织细胞增殖,进而提高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本文目的在于为筛选活性更强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基础信息,以促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奶牛生产.

    黄酮类化合物代谢奶牛生产性能

    丁酸钠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胡剑李宁苑中策李文杰...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丁酸钠在反刍动物上具有促进瘤胃等消化道上皮细胞生长、缓解炎症、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能够提高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消化率、生产性能,以及抗球虫等.本文综述了丁酸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丁酸钠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丁酸钠生物学作用促生长研究进展

    性别控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郭涛韩雨松李超程张永生...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的性别控制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领域研究的热点.性别控制技术是一项能显著提高家畜繁殖效率的技术,该技术对快速种群扩繁、提高优良生产性能、推动育种进程和保护地方优良与濒危品种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常见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性别控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性别控制精子分离受精环境RNAi技术基因编辑技术

    基于GEO数据库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雅昆王亭亭谭晶杨敏...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旨在筛选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其作用机理.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筛选得到与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密切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5413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联合String数据库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出主要的关键基因.结果显示,在GSE25413数据集中共筛选得到1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9个,下调表达基因78个.GO分析共得到450条功能注释,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缺氧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共得到446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途径、肿瘤坏死因子等信号通路.PPI互作网络共筛选得到IL-6、IL-1B、VEGFA、CXCL8等10个关键基因.经筛选获得的关键基因可作为潜在的分子标志物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靶点的选择,为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奶牛乳房炎差异表达基因GEO数据库

    牛星状病毒病研究进展

    林广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牛星状病毒(Bovine Astrovirus,BoAstV)是一种无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1978年,BoAstV首次在英国的犊牛腹泻粪便样本中被发现,此后在许多其他国家都有报道.它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在肠道、呼吸道和神经系统均可检测到病毒.由于BoAstV在无症状牛和临床感染牛中普遍存在,且通常与其他病毒存在共感染模式,因此BoAstV的致病性尚不清楚.目前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oAstV与犊牛腹泻、脑炎的症状相关,国内对BoAstV的关注日益增加.本文对BoAst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共感染、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BoAstV的研究及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牛星状病毒(BoAstV)流行病学共感染致病性犊牛腹泻

    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在乳头前药浴液中的应用

    杨阳姚永毅唐宁李泞江...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一种新型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乳头前药浴液进行凝聚性能测试、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灭菌测试,及挤奶前乳房细菌杀灭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前药浴液在奶牛乳头上具有良好的凝聚不滴落性能,相比某市售产品,具有更好的杀菌性能,且在奶牛挤奶前的使用效果更加出色.综上,该新型前药浴液不仅能减少使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前药浴液乳头杀菌有机双子硅表面活性剂凝聚

    犊牛布鲁氏菌病疫苗首免时间探讨

    吴庆李怡林为民侯宇成...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犊牛布鲁氏菌病活疫苗(A19株)的首免时间,了解其体液免疫应答抗体消长规律,以期制定本地区布鲁氏菌病活疫苗免疫程序.选择新疆10个规模奶牛场(成年奶牛700头以上)的1~12日龄试验犊牛1 306头,不间断试验至12月龄;观察疫苗免疫前后牛的健康状况、实际操作中主要免疫牛群的集中度,并监测免疫前犊牛母源抗体消长及不同月龄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并结合多年临床操作实践(便于工作操作而主要选择的免疫时间点、环境气候)及性器官成熟期前、产犊时间、犊牛数量、人员安排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后犊牛是安全的;免疫前犊牛母源抗体在5月龄时已近为零,3~5月龄免疫的牛体液免疫应答更强.因此建议布鲁氏菌病活疫苗(A19株)犊牛首免时间选择在3~5月龄为宜.

    犊牛布鲁氏菌病疫苗安全体液免疫首免时间探讨

    牛奶中酪蛋白的结构和作用研究进展

    刘正清王志坤葛鑫李道全...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酪蛋白(casein,CN)是牛奶中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差异,酪蛋白可分为4种亚型:αS1-CN、αS2-CN、β-CN和κ-CN,并可以胶束形式悬浮于乳液水相中.酪蛋白易被蛋白酶水解为小分子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抗菌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在疾病治疗方面也显示出潜力.此外,酪蛋白作为分子化合物递送的载体,可以增强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探索酪蛋白的多样性结构、胶束构成以及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对于进一步理解酪蛋白的功能至关重要.本文从牛奶中酪蛋白的遗传来源、结构特性和作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剖析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作用,以期为酪蛋白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牛奶酪蛋白酪蛋白胶束结构作用

    一种无糖酸奶块的工艺配方设计与优化

    吴栋平许琼韩余新朱玉英...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探索在酸奶基料中添加菊粉和麦芽糖醇作为甜味剂替代传统蔗糖,添加魔芋葡苷聚糖赋予产品良好的质构特性,生产一种无糖且富含膳食纤维的酸奶块产品.通过响应面进行工艺优化,最佳的工艺参数为:麦芽糊精的添加量2%,麦芽糖醇的添加量16%,KGM的添加量0.2%,菊粉的添加量5%.该配方生产的产品,外形酥脆可口,健康营养,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进一步丰富了乳制品的应用与推广.

    无糖酸奶块配方响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