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奶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

杨秀文

半月刊

1004-4264

zgnn@dac.org.cn

010-62948051 62943084

100192

北京德胜门外清河南镇北京奶牛中心院内

中国奶牛/Journal China Dairy Cattl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国家农业部主管、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奶牛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中国畜牧学类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奶牛业和乳品加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奶牛业产业化和奶牛科学的发展;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管理现代问题等;普及奶牛业科技知识;交流企业管理经验,传播国内外奶牛科技信息。本刊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农牧场、奶牛场、乳品厂和奶牛饲养户,面向各级农牧业、奶牛业、乳品加工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大中专院校等。栏目有:奶业要闻、科学研究、饲料·饲养、繁殖·育种、奶牛保健、乳品加工、机械·设施、质量安全、养殖环境保护、世界奶业、地方奶业、奶农园地、信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蛋白的过瘤胃保护技术及应用进展

    张幸怡刘岩宫玥王封霞...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瘤胃蛋白是指日粮中的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未被反刍动物瘤胃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的部分.日粮中的过瘤胃蛋白含量与蛋白原料类型有关,不同蛋白原料在瘤胃的降解率相差甚大,可提供的过瘤胃蛋白含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利用过瘤胃保护技术,对蛋白原料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微生物对其的降解,使更多的蛋白通过瘤胃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本文就几种常见的蛋白过瘤胃技术及其应用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过瘤胃蛋白过瘤胃保护技术奶牛

    酸化处理对代乳粉乳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王春辉罗焱鹏王之盛薛白...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考察了酸化处理对代乳粉乳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酸化处理组,每个组8个重复,酸化处理组采用酸化剂将乳pH调至4.0~4.5,两组乳配制好后分别于室温放置12、24和48h并采样,对乳成分进行测定和微生物组成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1)12h时,酸化处理组的乳糖、乳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4h时,酸化处理组的乳脂和非脂乳固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48h时,酸化处理组的乳糖、乳脂和非脂乳固体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乳的乳糖、乳脂和非脂乳固体含量降低(P<0.05),而乳蛋白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P<0.05).两组乳的pH值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2)相同时间点下,酸化处理组的α多样性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酸化处理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0.05).各时间段中,酸化处理组中拟杆菌门、异常球菌-栖热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对照组中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P<0.05),而在酸化处理组则显著降低(P<0.05).酸化处理组中有益菌属如链球菌属、乳酸球菌属、乳杆菌属和厌氧芽孢杆菌属的丰度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杆菌属、泛菌属和肠球菌属丰度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代乳粉进行酸化处理后改变了乳中菌群结构,提高了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有害菌丰度,较好地保存了乳中营养组分.

    代乳粉酸化处理乳品质微生物群落

    胍基乙酸在牛和羊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张谊李梁王宗伟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胍基乙酸储存稳定性要高于肌酸,在动物体内经转甲基作用生成肌酸,在牛和羊上具有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肌肉生成和改善肌肉品质,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是优秀的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本文综述了胍基乙酸的物理性质、添加形式、生物学作用及在牛和羊营养上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胍基乙酸在牛和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胍基乙酸生物学作用促生长

    国内规模化奶牛场碳排放量调研分析

    麦合木提·努尔邵伟任万平杨亮...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我国大型奶牛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取河南、内蒙古、宁夏3个规模化奶牛场为研究对象,根据《2019 Refinement to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及各养殖场的生产数据评估了3个奶牛场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在3个规模化奶牛场碳排放管理中,碳排放源主要为胃肠道发酵,占34.58%.奶牛场的能源使用和粪便管理的碳排放量接近,分别占总排放量的32.67%和32.75%.3个奶牛场的主要碳排放源为CH4和CO2,分别占54.7%和29%,3个奶牛场单位标准奶(FPCM)碳排放量分别为0.933kg CO2-eq/kg FPCM、1.078kg CO2-eq/kg FPCM、1.751kg CO2-eq/kg FPCM,平均单位标准奶碳排放量为1.16kg CO2-eq/kg FPCM.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规模化奶牛养殖企业确定碳减排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奶牛温室气体碳排放环境甲烷

    浙江省某牧场娟姗牛泌乳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张强马长彬刘李萍杨志强...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浙江省某牛场娟姗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对该牛场2020-2023年11 250条娟姗牛DHI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胎次、测定月份、产犊季节和泌乳阶段均对娟姗牛产奶量、乳成分和SCS有极显著影响(P<0.01).初产牛、6月份测定、夏季产犊和泌乳末期娟姗牛日产奶量最低,3胎及以上的娟姗牛SCS和尿素氮最高;2胎牛、夏季产犊、泌乳后期和泌乳末期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较高;3胎及以上、夏季产犊、泌乳后期和泌乳末期的SCS最高;3胎及以上、2月份测定、夏季产犊和泌乳中期的娟姗牛乳中尿素氮含量最高.此外,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SCS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由上可知,胎次、测定月份、产犊季节和泌乳阶段均是影响该牛场娟姗牛泌乳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奶牛生产中应加以重视.

    泌乳性能娟姗牛影响因素

    河北省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遗传趋势分析

    杨晨东赵利梅刘廷玉李建明...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省2015-2022年出生的约1.5万头牛只基因组检测数据的整理,就综合性能指数(IPI)、净效益(NM)、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评分、生产寿命、女儿怀孕率、乳房结构、体高、体型等指标与国内均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2015-2022年,河北地区牛群IPI提高750,NM提高704美元;产奶量提高1 060磅,乳脂量提高59.83磅,乳蛋白量提高40.1磅;体细胞评分下降0.18,生产寿命提高4.15月,女儿怀孕率下降0.32个百分点;乳房结构提高1.81,体高提高0.51,体型总分提高1.35;各项指标随着年份而改善,遗传改良效果明显.

    奶牛基因组选择遗传趋势分析

    饲喂维生素E对运输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李雪张洪梅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饲喂维生素E对奶牛运输应激的缓解作用.本试验随机选取10头健康的年龄为17±1.5月龄、体重为485.5±48.3kg的奶牛为研究对象,在运输前后分别记录奶牛体重和体温.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液指标检测,包括血液生化指标、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MDA和SOD),综合评估饲喂维生素E对运输应激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可导致奶牛体重显著下降(P<0.05),饲喂维生素E后,可减少奶牛的失重,缓解运输应激对奶牛体重的影响.饲喂维生素E后,奶牛血液中肌酐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尿素和乳酸脱氢酶的血液水平显著降低(P<0.05).饲喂维生素E后,奶牛血清IL-1β、TNF-α、IL-6和MDA显著降低(P<0.05),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喂维生素E可以缓解奶牛运输应激,提升奶牛抗氧化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奶牛应激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奶牛运输应激维生素E抗氧化

    热应激对奶牛免疫系统的影响

    尹诗王维佳刘正清张强...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应激一直是导致畜牧业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它对奶牛有着多种负面影响,如:生产性能降低、繁殖能力下降和免疫功能紊乱等.本文主要总结了热应激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管理者提供适当的改进策略以维持热应激期间奶牛免疫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提供帮助.

    奶牛热应激免疫系统

    青海互助县放牧区牦牛流产病因调查分析

    蔡相银马元莲刘宝汉王文勇...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2023年,对青海省互助县牦牛群的流产情况进行了现场血清学调查.2021年摸底调查显示,互助县牦牛群的平均流产率为33.24%,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2023年平均流产率降至9.12%.血清学检测表明,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是导致牦牛流产的主要原因.根据"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总方针,本文提出了"免疫、监测、无害化处置、消毒、检疫监督、宣传教育"的综合防控措施.

    牦牛流产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弓形虫病

    不同黏度次硝酸铋乳头封闭剂的特性及其.栓塞封闭效果研究

    徐红波冀伟赵功权王以跃...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同黏度次硝酸铋乳头封闭剂在预防奶牛乳房炎中的栓塞封闭效果,对不同处方次硝酸铋乳头封闭剂的外观性状、黏度进行比较,并同时进行模拟临床应用的体外试验,以评估次硝酸铋乳头封闭剂的封闭性能.结果表明,次硝酸铋为65%、硬脂酸铝+硬脂酸(1:1)用量为6.0%~7.0%、二氧化硅用量为1.0%~1.5%时,产品性状较好,胶体均匀.当制备的乳头封闭剂产品黏度为7.9~12.2 Pa·s,形成的栓塞封闭效果最好,能更好地发挥物理屏障阻隔作用.

    乳房炎次硝酸铋乳头封闭剂栓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