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矿物钾肥在中国典型植烟土壤中钾素转化特性及对烟叶提钾效果的初步评估

    李冬雪刘新源宋正熊李豪豪...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形态钾肥对提高烟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估了施用不同钾肥后土壤中钾素的生物有效性.在室内培养试验中,分析了 3种钾肥处理后土壤中非交换性钾(NEK)、交换性钾(EK)和水溶性钾(WSK)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这三种钾素形态分别占17.7%~83.9%、11.1%~56.0%和2.3%~36.3%.在不同地区(西南、黄淮和东北)的实验中,施用硅基钾肥显著提高了 EK和NEK含量,提升幅度分别为26.3%和18.1%、30.8%和24.5%、36.3%和42.7%.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发现,土壤全钾含量、质地和矿物组成是影响NaBPh4提钾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在田间试验中,与不施钾处理相比,部分用硅基钾肥替代硫酸钾能显著提高烟草产量(增加8.7%)和钾含量(增加66.6%),同时降低烟田土壤速效钾残留量.综上所述,硅基钾肥可有效维持甚至提升土壤钾素供应能力,其部分替代传统钾肥可显著提升烟草产质量.针对硅基钾肥替代传统钾肥的最佳比例,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土壤钾素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硅基钾肥四苯硼钠生物有效性烟草产量土壤质量烟草

    根际微生态环境中氮源转化及循环研究进展

    宋可欣王丽霞刘永霞黄思豪...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而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植物吸收的2种主要氮素形态.硝态氮与铵态氮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硝态氮来满足生长过程中氮的需求,并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原料,同时硝态氮参与叶绿素的合成,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铵态氮也可被植物根系吸收,并用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而且铵态氮的吸收速度较快,能够满足植物对氮素的迅速需求.由于植物生长特性不同,植物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效率有所差异.植物的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其对不同氮素形态的利用能力,形成一些植物对硝态氮偏爱,而另一些植物则对铵态氮更为偏爱.本文从土壤氮素形态与转化影响因子、植物对氮素吸收机制以及高效氮素循环转化展望3个层面综述相关的研究进展,为作物生产中氮肥调控、土壤生态修复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理论参考依据.

    硝态氮铵态氮载体转运吸收机制

    几种钝化材料对铅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的钝化修复效果

    张欣惠周青云许超武美燕...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土壤培养试验,评估了水泥、锰磷改性生物炭和锰磷改性谷壳灰在0%、1%、2%、4%4个施用量下对铅冶炼场地土壤pH以及Cd、Pb和微量元素(Zn、Fe和Mn)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水泥施用量的提高,铅冶炼场地土壤pH显著提高,Cd和Pb有效性逐渐降低,水泥处理济源某冶炼场地和株洲某冶炼场地土壤pH分别提高0.89~1.84和0.89~1.76个单位,DTPA-Cd含量分别降低34.3%~53.1%(P<0.05)和59.6%~73.2%(P<0.05),DTPA-Pb含量分别降低21.6%~44.7%(P<0.05)和38.4%~44.3%(P<0.05).随着锰磷改性生物炭和锰磷改性谷壳灰施用量的提高,铅冶炼场地土壤pH与Cd和Pb有效性均逐渐降低.4%锰磷改性生物炭处理两铅冶炼场地土壤pH分别降低0.51(济源)和0.40(株洲)个单位,DTPA-Cd含量显著降低18.0%(济源)和39.8%(株洲),DTPA-Pb含量显著降低37.8%(济源)和63.1%(株洲).4%锰磷改性谷壳灰处理两铅冶炼场地土壤pH分别降低0.70(济源)和0.23(株洲)个单位,DTPA-Cd含量显著降低14.9%(济源)和30.2%(株洲),DTPA-Pb含量显著降低37.3%(济源)和54.1%(株洲).4%水泥处理两铅冶炼场地土壤DTPA-Zn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6.5%(济源)和59.4%(株洲),DTPA-Fe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22.7%(济源)和142.9%(株洲),DTPA-Mn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3.8%(济源)和69.1%(株洲).4%锰磷改性生物炭处理土壤DTPA-Zn含量显著提高48.7%(济源),DTPA-M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09.7%(济源)和538.6%(株洲),DTPA-Fe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3.4%(济源)和30.7%(株洲).4%锰磷改性谷壳灰处理土壤DTPA-Zn含量显著提高63.0%(济源),DTPA-M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90.3%(济源)和73.5%(株洲),DTPA-Fe含量分别显著降低9.5%(济源)和12.0%(株洲).3种钝化材料降低两铅冶炼场地Cd有效性顺序均为水泥>锰磷改性生物炭>锰磷改性谷壳灰,降低Pb有效性顺序分别为水泥>锰磷改性生物炭>锰磷改性谷壳灰(济源)和锰磷改性生物炭>锰磷改性谷壳灰>水泥(株洲).研究建议根据铅冶炼场地的具体Cd和Pb污染特征选择合适的钝化材料,以实现对土壤Cd和Pb的有效同步钝化.

    钝化材料CdPb微量元素有效性

    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lncRNA测序鉴定、原核蛋白表达及其序列分析

    尹明华郭依瑶李启诺罗泽全...
    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鉴定、原核蛋白表达和序列分析,为信前胡脱毒苗的培育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lncRNA测序和RT-PCR鉴定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蛋白基因,利用大肠杆菌重 组技术表达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蛋白,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蛋白基因包括复制酶(ORF1)、运动蛋白(ORF2)和外壳蛋白(ORF3);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复制酶、运动蛋白和外壳蛋白均可通过RT-PCR检测到,并可实现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表明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的lncRNA测序结果准确;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复制酶、运动蛋白和外壳蛋白基因cDNA总长度分别为3351 bp、807 bp和480 bp;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复制酶、运动蛋白和外壳蛋白与烟草花叶病毒的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分别为99.64%、98.88%、98.74%.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Peucedanum praeruptorm tobacco mosaic virus,PpTMV)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前胡主产区信州、广信、玉山、广丰、婺源、德兴、弋阳的7个区或县均有发生.这是首次报道在信前胡上检测到PpTMV.

    信前胡烟草花叶病毒lncRNA测序鉴定RT-PCR原核蛋白表达序列分析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刘东阳刘国黎洁邓全...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以为其规模化繁育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实验设计了 3种不同的温度处理:25℃恒温、25/30℃变温、30℃恒温,试验过程记录各处理中十斑大瓢虫产卵前期、产卵量、孵化率及成虫体重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30天的饲养周期内,3种温度处理下十斑大瓢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产卵前期及雌雄虫体重没有显著性差异.产卵开始后第10天和第25天,25℃恒温环境下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30℃恒温、25/30℃变温饲喂组卵的孵化率(P<0.05).在30d的观察期内,各处理组间的平均卵孵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25/30℃变温环境和30℃恒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了十斑大瓢虫卵的孵化率,但对其产卵前期、产卵量及成虫体重无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十斑大瓢虫的规模繁育和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豆蚜十斑大瓢虫温度生物防治

    植物源农药对以雪茄烟为寄主的烟蚜防效果及对烟蚜茧蜂安全性评价试验

    顾兴波周潇李春丽张志忠...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两种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和鱼藤酮,对以雪茄烟为寄主的烟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非靶标寄生性天敌烟蚜茧蜂的安全性.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进行试验,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室内毒力测定来评价农药对烟蚜的防效以及对烟蚜茧蜂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种常用植物源农药对以雪茄烟为寄主的烟蚜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药效逐渐增强,并均在药后第7天达到最高,其中除虫菊素的校正防效为74.75%,鱼藤酮的校正防效为80.96%.然而,2种常用植物源农药对烟蚜茧蜂的安全性均存在风险,48 h内的安全性小于24 h的风险系数;24 h内有较好的选择性,48 h内为非选择性.2种植物源农药对烟蚜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烟蚜防效提高,但会降低烟蚜茧蜂的安全性和选择性,联合防控可行性不理想.本研究结果为科学指导雪茄烟烟蚜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雪茄烟烟蚜烟蚜茧蜂毒力防效安全性评价

    饥饿对双委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天思韩圣杰袁号展宋月芹...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幼虫的耐饥饿能力,以期为该害虫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设置不同日龄幼虫的饥饿和饥饿后复食实验,观察其存活力及生长发育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双委夜蛾2日龄幼虫至12日龄幼虫经饥饿处理后最终全部死亡,并且随日龄的增加耐饥饿能力越强;双委夜蛾12日龄幼虫经饥饿处理后,平均存活时间可达11.90 d;14日龄双委夜蛾幼虫经饥饿处理后,有64.4%的幼虫个体能够进入化蛹.4日龄和8日龄幼虫在饥饿复食处理后,随饥饿时间的延长,幼虫历期显著延长、蛹重明显降低;12日龄幼虫经短时间饥饿处理后幼虫发育历期显著增长,但蛹重降低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说明双委夜蛾幼虫日龄越大,抗饥饿的能力越强,复食后可造成该虫再次猖獗.本研究结果对双委夜蛾的科学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双委夜蛾幼虫饥饿复食生长发育耐饥饿能力生活习性害虫防控幼虫发育

    不同湿度条件对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酶促棕色化反应及品质的影响

    王慧芳张希王智慧郭创江...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湿度条件晾制过程对雪茄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雪茄烟叶调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设置高湿、中湿、低湿3种湿度条件,研究其对雪茄烟叶含水率、色素、多酚氧化酶(PPO)、多酚类物质和晾制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晾制湿度条件下雪茄烟叶水分和质体色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2)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3)多酚类物质先缓慢增加后下降.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湿度范围控制在中湿条件下,烟叶含水率适宜烟叶生命活动的进行,质体色素降解速率最快,在变黄变褐期多酚氧化酶活性低,多酚类物质积累较多,化学成分协调.说明调控晾制湿度可以有效促进雪茄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提高烟叶内在品质.

    湿度条件雪茄晾制含水率多酚氧化酶多酚化学成分

    鱼体重金属残留研究进展

    胡新飒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矿、化工、冶金、农业种植等行业排放含重金属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造成鱼类重金属残留污染.鱼体重金属残留具有富集性、生物毒性和持久性,且很难通过自身作用使其降解,不仅威胁渔业发展和水生态健康,而且威胁人类饮食安全.文章对鱼体重金属残留研究的累积特征进行分类,综述了鱼体重金属残留的蓄积规律.此外,分析了鱼体重金属残留的来源、赋存和迁移转化规律.最后,针对当前监测工作,提出发展性建设意见,以期为鱼体重金属残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累积特征来源解析

    具有益生功能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董惠心赵龙妹冯铭李旺...
    146-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产酶能力及抑菌性能优良的发酵菌株,为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和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提供参考.以蜡样芽胞杆菌菌株H14为出发菌株,分析其酶学特性和抑菌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发酵菜籽粕的饲料添加量与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筛选鉴定出一株产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的蜡样芽胞杆菌H14.产纤维素酶最适反应条件为60℃,pH9,酶活11.51 U/mL,蛋白酶酶活73.68 U/mL,淀粉酶酶活5.96 U/mL,木聚糖酶酶活14.02 U/m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大抑菌直径分别为18.200±0.200 mm和17.567±0.493 mm.发酵菜籽粕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为菜籽粕添加量25%,发酵48 h,酶活为12.608 U/mL,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效果分别为菜籽粕添加量25%,发酵48 h,抑菌直径为24.933±0.204 mm;菜籽粕添加量25%,发酵72 h,抑菌直径为27.400±0.529 mm,发酵产物含蔗糖、木糖、葡萄糖.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良好产酶和抑菌特性的发酵菌株H14,其在发酵菜籽粕生产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为未来发酵饲料的研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蜡样芽孢杆菌筛选鉴定酶学特性分析发酵菜籽粕抑菌性能发酵菌株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饲料资源转化抗生素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