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对宁夏银北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

    郭军成王明国耿荣王彦琪...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评估农艺改良措施对宁夏银北灌区盐渍化土壤速效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通过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2种改良措施,并与单施化肥的处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取的有机肥(OM)和秸秆还田(RS)2种措施,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得到有效提高,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强。OM处理>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提高了22。3%,0。5~0。2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降低了3。8%;RS处理>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提高了19。1%,0。5~0。25、<0。2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占比分别降低了3。1%、3。2%;OM和RS处理>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分别提高了29。0%和43。3%,0。5~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占比分别降低了23。1%和30。1%;OM和RS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分别提高了105。9%和139。7%,团聚体水稳系数(K)分别提高了136。4%和150。5%,团聚体破坏率(PAD)分别降低了28。2%和31。1%,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这些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是改善宁夏银北灌区盐渍化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

    秸秆还田有机肥盐碱地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物理结构

    5种调理剂对水田土壤中镉赋存形态的影响及其钝化效果评价

    刘辽源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5种不同调理剂——石灰(SC Ⅰ)、白云石粉(Se Ⅱ)、牡蛎壳粉(SC Ⅲ)、泥炭土(SC Ⅳ)和硅钙镁钾肥(SC Ⅴ)对水田土壤中镉(Cd)污染的钝化修复效果。采用受Cd污染的弱酸性水田土壤为材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了这5种调理剂对土壤pH、土壤中Cd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土壤分别添加SC Ⅰ、SC Ⅱ、SC Ⅲ、SC Ⅳ、SC Ⅴ 0。6g/盆(2。0kg土壤)处理60 d后,土壤pH分别提高了1。81、1。49、1。17、0。48、0。60个单位;土壤中水溶态、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Cd分布特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而言,水溶态Cd分布系数分别下降了0。70%、0。54%、0。63%、0。21%和 0。24%,弱酸提取态 Cd 分布系数分别下降了17。68%、8。39%、11。52%、18。13%和15。95%,而残渣态Cd分布系数分别上升了14。27%、5。33%、11。54%、17。70%和14。34%(P<0。05)。这些变化表明,5种调理剂均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并增加不可利用态Cd含量(P<0。05)。SC Ⅰ、SC Ⅱ、SC Ⅲ、SC Ⅳ和SC Ⅴ对土壤中Cd污染的钝化效果分别为38。98%、18。42%、25。33%、39。98%和35。12%。因此,这5种调理剂钝化修复酸性水田土壤中Cd污染均显示出良好的潜力,为安全利用受Cd污染的酸性水田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并值得进一步的田间验证和示范应用。

    土壤调理剂水田土壤生物有效性钝化效果镉污染土壤修复

    三七籽条对文山红壤土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王灿杨玉玲彭翠仙赵大伟...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早期生长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显著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七籽条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通过采集健康三七籽条根际土壤(HA)和附近未种植三七籽条的非根际土壤(CK),利用IT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目、科、属、种个数显著高于(P<0。05)三七籽条根际土壤,其中门分类水平下,真菌群落大致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CK 50。84%,HA 78。12%)、k_Fungi_Unclassified(CK 17。96%,HA 5。09%)、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CK 16。50%,HA2。53%)组成。多样性分析中非根际土壤ace、chao1和 Shannon、Simpson均显著高于根际土壤(P<0。05)。PCoA分析显示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差异,群落相似性较低(R2=0。6776,P=0。005)。富集分析显示非根际土壤中有较多真菌群类富集,如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等。在根际土壤中真菌类群则表现的较为单一,仅在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炭角菌目Xylariales中显著富集,如木霉属 Trichoderma、帚霉属 Scopulariopsis、明梭孢属 Monographella。其中木霉属 Trichoderma(CK 0。33%,HA 1。73%)是有具有生物防控功能的微生物,可促进植物生长。

    三七籽条真菌群落多样性ITSrRNA红壤土真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生物防控植物生长

    十堰烟区近30年烤烟大田生长期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分析

    任恒曾繁蕊杜世晔陈子凡...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气候因子概率分布、周期变换规律对烟叶大田期不同生育阶段均存在不同差异性的现状,利用湖北省十堰烟区7个国家气象站1991-2020年4-9月气候统计资料,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研究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年际变化趋势;其次采用核密度估计函数,研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概率分布特征;最后采用小波变换算法,研究多时间尺度周期变换差异性。结果表明: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均存在一定年代差异性,气温条件较为稳定;日照时数在旺长期均呈递减趋势,其他生育期日照变化较为平稳;降水量方面各生育期存在较大差异;烟叶不同生育阶段气温、降水量概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日照时数概率分布较为集中;不同生育阶段气候因子均存在多时间尺度周期变换规律,烟叶成熟期存在长时间尺度第一主周期变换,对气候因子敏感程度远高于其余阶段。研究结果为优化烟叶种植布局和提高种植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烤烟烟叶生育阶段最小二乘核密度估计小波变换气候气候因子概率分布周期变换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阐释木薯叶片花青素合成机制

    罗秀芹韦卓文蔡杰安飞飞...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薯是世界上第六大粮食作物,其块根富含淀粉但缺乏蛋白质、花青素、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为了探索木薯花青素生物合成机制,本研究选取了两种不同颜色木薯种质资源叶片(FL与PL)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和花青素靶向代谢组及其联合分析。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在FL和PL中686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含4112个上调表达和2752个下调表达。代谢组分析结果显示2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在PL中显著高于FL,其中21种属于花青素类。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其中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且花青素含量与差异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尤其是MeANS1的表达差异最大。本研究结果为阐明木薯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机制提供了候选基因,同时也为提高木薯花青素含量奠定科学基础。

    木薯类黄酮花青素转录组代谢组生物合成差异表达基因MeANS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加速蔬菜作物遗传改良

    任文静司劲超陈立杨丽梅...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作物遗传改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的组成、机制,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在蔬菜作物基因功能验证和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在蔬菜作物如番茄、西瓜、甘蓝、胡萝卜和黄瓜等中的应用。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编辑系统,为了加深对CRISPR/Cas基因编辑系统的了解、促进其在蔬菜作物改良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影响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提出了提高转化效率的策略,讨论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如作物转化再生难度和基因型的依赖性。本文强调,筛选易于遗传转化的品种、开发高效的植物转化和再生系统,以及创造更高效、精确和多功能的基因编辑工具是未来研究的关键方向。

    现代育种技术CRISPR/Cas系统CRISPR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效率基因功能验证作物遗传改良蔬菜作物改良遗传转化效率生物技术

    菊芋HtMYB2基因VIGS体系构建与功能验证

    王莹李娟孙雪梅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颜色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艺性状,影响作物的价值。紫皮菊芋与白皮菊芋相比,具有较好的外观颜色、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菊芋块茎表皮颜色形成的潜在机制。通过前期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紫皮和白皮菊芋块茎表皮分析,筛选得到与花青素合成代谢相关转录因子HtMYB2。本研究以紫皮菊芋品种为材料,利用VIGS技术将HtMYB2进行基因沉默,对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侵染后的菊芋块茎表皮颜色变浅,花青素含量显著下降为15。34 mg/g;同时RT-PCR结果显示HtMYB2基因表达量为2。06,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沉默效率为73。96%,推测HtMYB2基因的沉默使菊芋块茎中花青素基因的表达受阻,花青素合成功能减弱,导致花青素含量降低,表明HtMYB2基因在花青素合成途径中起正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菊芋块茎表皮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该基因在调控块茎颜色和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的重要性。

    菊芋HtMYB2花青素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VIGS)块茎表皮颜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表达生物合成途径

    金线莲和白及组培苗菌根真菌接种效应研究

    李景蕻张丽华钟静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金线莲和白及组培苗与接种菌株在菌根共生培养体系中的相互关系,以金线莲和白及无菌组培苗为材料,接种菌株建立组培苗菌根共生培养体系,通过测定各生长阶段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来比较组培苗对不同菌株的反应。金线莲A2菌株处理对组培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平均鲜重增长率分别比A1、CK1处理高20。9%、19。1%;A2处理的叶片数、株高、根增长率、根数、根长分别比CK1处理高21。7%、2。7cm、16。9%、48。3%、65。8%。白及B1、B2菌株处理对组培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促进作用,B1、B2处理生长指标都高于对照,B1处理的鲜重增长率、叶片数、株高、根增长率、根数、根长分别比CK2处理高3。9%、41。8%、3。7cm、25。8%、33。0%、52。6%。综合来看,除了A1菌株在前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他菌株在整个共生培养期间对组培苗生长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线莲白及组培苗菌根真菌接种共生培养叶绿素含量形态指标

    5种除草剂对宁夏入侵生物刺苍耳的防控效果初探

    陆占军杨宏波杜伟李宗泽...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在宁夏地区防控刺苍耳的除草剂,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2-甲基-4-氯二甲胺盐、氯氟吡氧乙酸、苯嘧·草甘膦、硝磺草酮、苯唑草酮5种除草剂对刺苍耳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株防效。研究结果显示,在5种除草剂中,60%2-甲基-4-氯二甲胺盐AS 750 mL/hm2、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 900 mL/hm2、40%苯嘧·草甘膦OD 1500 mL/hm2对刺苍耳防效显著,21 d防效分别为96。62%、98。31%、100%;鲜重防效结果显示,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 900 mL/hm2、40%苯嘧·草甘膦OD 1500 mL/hm2防控效果最好,21 d防效分别为93。94%、100%。综合以上防效结合作物种类,在荒地、林地、沟渠等防除刺苍耳,可选择灭生性除草剂苯嘧·草甘膦,在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田防除刺苍耳,可优先选用氯氟吡氧乙酸类除草剂。本研究解过为筛选出高效防除药剂,及刺苍耳的防除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刺苍耳入侵生物宁夏除草剂防效田间试验株防效鲜重防效

    寡糖联合淡紫紫孢菌对化学杀线剂防治烤烟根结线虫病效果的影响

    赵小明张雪慧代快李江舟...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控制烟草根结线虫的危害,降低化学杀线剂的用量,将寡糖免疫诱导剂与噻唑膦、阿维菌素及淡紫紫孢菌协同使用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对烟草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壳寡糖15 L/hm2、几丁寡糖15 L/hm2分别与噻唑膦22。5 kg/hm2协同使用,对烟草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高于噻唑膦单独使用效果。相对防效由噻唑膦单独使用的45。20%分别提高到64。42%和65。38%。进一步试验发现,几丁寡糖1 kg/hm2、淡紫紫孢菌15 kg/hm2及噻唑膦16。875 kg/hm2(减少25%)协同使用,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相对防效及对烟草生长总体效应优于与噻唑膦正常用量(22。5 kg/hm2)组和噻唑膦减少50%(11。25 kg/hm2)组合效果。寡糖诱导剂单独或与淡紫紫孢菌协同使用,显著提高了噻唑膦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为烟草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烟草根结线虫病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淡紫紫孢菌噻唑膦防治效果协同防治农药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