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式雪茄烟生育期气候影响因子分析——以湖北来凤为例

    刘璐刘静任永建成丹...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湖北省来凤雪茄烟生长和气象因子的密切相关性,本研究以湖北来凤2008-2021年气象观测资料为数据基础,结合部分国外数据的文献,运用非线性多项式拟合的时间分布和线性趋势变化诊断及倾向率,计算分析了适宜雪茄烟生长的湖北来凤不同发育期气候特征。并用气象产量的分离计算方法和Person相关系数,进一步分析了气象因子和气象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来凤雪茄烟区光温互补,降水适中,光照适宜,月季分配较好,为来凤雪茄烟提供了优良的生长条件,也为发育期各个时段适宜的气象因子提供了参考依据,证明了来凤的气象综合条件基本很好地满足了雪茄烟优质发展指标需求。

    来凤雪茄烟雪茄烟生长大田期气象因子气象产量非线性多项式拟合Pearson相关系数

    基于"24节气"的庆阳水热资源变化及农业响应分析

    刘英周忠文柳东慧张峰...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全面掌握庆阳水热资源变化规律,提高气象预报水平和指导农事生产活动能力,利用庆阳市8县区1971-2020年24节气的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及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多项式函数、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研究基于24节气的庆阳市气候变化规律及响应特征。结果表明,24节气中最高、最低、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呈准正态单峰型分布,其中大暑、小暑节气温度最高,温度升温趋势最显著;春、秋季型节气间温度变幅和温度日较差偏大,其中清明和立冬是气温波动最大的两个节气,这与庆阳早、晚霜冻活动期一致;物候型节气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气温均呈波动性上升,标志着不同农业生产期的开始,白露过后暑气渐消,霜降节气天气渐凉,标志着进入越冬期,清明-霜降为庆阳的农耕期。24节气中降水量呈单峰型波动分布,一年中立春-大暑降水量逐渐增加,最大值出现在立秋节气;谷雨-寒露节气是降水量最多时段,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7%,大致与农耕期同步;处暑-大寒节气降水量逐渐减少,最小值出现在冬至;夏季型节气降水量增加最快,秋季型节气降水量减少最快。总体而言,热量资源增加,降水波动增加,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业发展;但降水量季节分布极为不均,作物生长关键期的降水不确定性增加了干旱风险。研究结果对指导庆阳市农业生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节气物候型节气水热资源气候变化农业响应庆阳

    陇东果园春季晚霜冻特征及防御措施

    陈帆邱宁刚杨玉辉王娟...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甘肃省陇东地区果园防霜进行了研究,以镇原县为代表性研究区域,基于庆阳市镇原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2023年气温及有霜日观测记录、陇东地区历年平均气候值为最新气候年代1991-2020年中国气象局30 a气象记录整编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对甘肃省陇东地区的春季低温、霜冻日数、冻害程度、果园受灾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地区终霜冻日主要分布在4月中旬—5月上旬,平均终霜冻日期为4月25日,春季极端最低气温呈渐低走势,晚霜冻害程度增强;陇东地区春季出现的晚霜冻,一般为混合型霜冻,降温时段通常由凌晨1时开始,持续至早晨7时,其中最低温度多出现在清晨5-7时;陇东地区苹果自露绿期至幼果期主要时段在4-5月,苹果平均开花始期为4月16日,开花盛期4月20日,开花末期4月27日,陇东春季发生倒春寒、低温霜冻的时期,正值苹果等经济林果的开花坐果期,面积最大的苹果园容易致损严重。采取的防霜技术,主要有增强树体抗寒性、推迟物候期、改善果园小气候3类常用措施,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平台为陇东果园搭建了"虚拟防护网",形成"一园一温一策"的科学防霜模式,果园会根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选择不同的防霜技术,并确定重点防霜时段,目前熏烟防霜的最佳方式为孔式熏烟桶及火墙。研究对陇东地区果园霜冻灾害防御措施的经验推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陇东果园春季晚霜冻特征防御措施

    酸模乙醇粗提物对3种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陈雅妮李卓丽潘夏丽张佳怡...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酸模乙醇提取物对3种常见害虫(绿豆象、米象、小菜蛾)的杀虫活性,以期为后续研究酸模的杀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酸模粗提物为测试药液,利用驱避法和拒食法对3种害虫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酸模粗提物对绿豆象和米象的最佳驱避浓度分别为30 mg/mL和50mg/mL;对小菜蛾2龄幼虫,30~80 mg/mL的浓度具有显著的拒食效果,拒食率可达到84%以上。因此,酸模粗提物有望作为一种有效的害虫驱避剂和拒食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酸模粗提物酸模乙醇提取物驱避活性拒食活性杀虫活性绿豆象米象小菜蛾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在引诱天敌中的研究进展

    王增澔宋群韦柳利高佑凯...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HIPVs)如何引诱天敌进行害虫防御,本文综述了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研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它们如何通过吸引天敌来防御害虫的机制。研究表明,植物在受到虫害时释放特定的挥发物,这些物质可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减少害虫数量。挥发物的释放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植物种类、害虫类型、环境条件等。同时,这些挥发物的作用途径与昆虫的化学感受基因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挥发物引诱天敌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挥发物成分鉴定、行为选择以及天敌昆虫化学感受基因的鉴定与功能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展望了利用植物挥发物和相关基因引诱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发展前景,为将来的绿色植保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撑。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天敌化学感受基因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进展

    钟锦潘文泽蒋胜兰杨光源...
    110-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这对于了解节肢动物群落的生态功能至关重要。烟田作为一种特殊的农田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研究首先报告了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现状,包括中国不同烟区优势害虫和天敌的组成情况、动态、多样性及其测度方法;其次,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概述,如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化学药剂使用、有机农业和生物防治等这些因素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讨论了 DNA条形码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节肢动物种类快速准确鉴定中的应用,并展望了使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实时动态测量等技术在节肢动物多样性调查中的未来应用。通过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的综合分析和总结,为烟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烟田烟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学物种多样性农业管理生物防治有机农业

    雏鸭母源抗体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保护效果研究

    王东萍于可响韩青海刘振林...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旨在采用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主动感染不同母源抗体组的商品雏鸭,对雏鸭泄殖腔排毒、体重、肝脏、脾脏组织病变和病理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以期探究母源抗体对雏鸭早期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保护效果从而为该病的防控奠定基础。试验用58只商品雏鸭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检测1日龄雏鸭NDRV母源抗体,根据母源抗体进行分组并于3日龄攻毒,攻毒后3、5、7d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排毒情况,并在雏鸭2、8、10日龄进行称重。在攻毒后7 d处死鸭只并剖检,观察肝脏和脾脏病变,计算脾脏指数并制备部分肝脏和脾脏病理切片。结果表明,攻毒鸭泄殖腔均检测到排毒,高母源抗体组无法阻止排毒;攻毒鸭体重增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攻毒鸭脾脏坏死,肝脏均有散在出血点伴有坏死灶;攻毒鸭脾脏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攻毒后不同母源抗体组雏鸭脾脏指数、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脾脏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病理受损。该试验说明高母源抗体无法给雏鸭提供对该NDRV分离株的有效保护,通过免疫种鸭来保护雏鸭免受感染的方法有待商榷。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商品雏鸭母源抗体脾脏指数排毒保护效果病理指标

    抗生素替代物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宇王重庆梁静泊潘兴亮...
    126-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抗生素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带来的诸多问题,出现如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对畜禽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2020年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实施,饲用促生长抗生素添加剂被全面禁止,标志着畜禽行业"禁抗"时代的到来,无抗养殖成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大趋势。抗生素替代物能够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及调节宿主免疫系统,并具有安全、高效、低残留、低污染的优势,在饲料添加应用上具有很大前景。因此,文章就抗生素替代物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有机酸、抗菌肽等较为广泛的绿色添加剂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推动中国畜禽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畜禽抗生素替代物绿色养殖健康养殖作用机制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中草药有机酸抗菌肽畜禽健康

    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育苗基质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沈毅李程石光高思华...
    13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了解国内外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育苗基质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年间,该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巴西、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是英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国家。该领域主要发文机构有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与农业经济分析委员会农业食品工程与转型研究中心、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农业部等,其中中国科学院占据重要地位,表明中国所做研究对该领域的发展有显著贡献,且中国在其此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较强。在合作关系方面,该领域国内外作者合作模式多呈小群体模式,缺乏与其他科研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合作。根据关键词和突现词分析可知,该领域研究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条路径,第一阶段为研究可替代基质原料的固体废弃物种类及利用科学方法探究固体废弃物加入基质中的配比、生长介质的成分指标对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第二阶段研究热点为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的评估及管理、固废处理过程中氨氮的排放及温室气体的产生、去除固体废弃物中所含抗生素和重金属;研究路径为:"可替代基质原料的固体废弃物种类→固体废弃物在基质中的配比→幼苗在掺入固废的生长介质中的生长情况→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的管理与评估→固废处理过程中氨氮的变化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固体废弃物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去除",此路径可作为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

    固体废弃物育苗基质研究进展CiteSpace文献分析前沿动态

    鱼类血细胞及其免疫防御功能研究进展

    张美燕朱伟娟刘志刚曹建萌...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鱼类血细胞是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参与吞噬、分泌,还参与机体损伤修复、免疫防御等生理过程,其对自身生理状态变化和外界环境因子刺激均十分敏感,因此在指示和维持鱼体生理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鱼类血液和血细胞及其免疫防御功能的研究进展,包括鱼类血液组成、血细胞发生、分化及相关免疫防御机制等。本综述旨在提高对鱼类血液免疫防御系统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挖掘鱼类血液免疫防御相关分子标记、筛选鱼类抗病抗逆分子表型等提供参考。

    鱼类鱼类血液血细胞免疫细胞细胞分化免疫防御生理稳态分子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