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学通报
中国农学通报

石元春

旬刊

1000-6850

edit@agri.org.cn

010-59194705

100125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楼中国农学会期刊处

中国农学通报/Journal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土壤消毒研究

    闫实梁金凤刘瑜于跃跃...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设施老菜田连作障碍严重、根结线虫发病率高等问题,在夏季休闲期进行石灰氮高温消毒的基础上,利用蔬菜秸秆替代麦秸进行消毒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土壤消毒和传统石灰氮土壤消毒2种消毒方式进行比较,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后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80%以上根结线虫,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病率,消毒后土壤中三大菌群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减少,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可恢复土壤生物肥力;同时对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提高,较传统消毒方式番茄产量高9.50%,VC含量高2.77%;蔬菜秸秆中的养分经高温腐熟后还回到地里,增加了 土壤中的养分,使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达为8.22%,氮、磷、钾含量增幅分别为15.02%、12.53%和8.62%.因此,石灰氮高温消毒过程中添加蔬菜秸秆,可以有效替代麦秸,不仅能减少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还能提高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并且蔬菜秸秆在棚内就地粉碎、就地处理,有效解决了蔬菜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土壤消毒石灰氮蔬菜秸秆番茄连作障碍根结线虫

    地形部位与利用方式对紫色土性状的影响

    廖益民郑铭洁章明奎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杭州市紫色土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特征,为科学利用与改良土壤提供依据,在杭州市西部山区选择8组代表性紫色土丘陵坡地,按地形部位(坡底、坡麓、中坡、上坡、坡顶)和利用方式(林地和旱地)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比较分析了 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由坡顶经上坡、中坡至坡麓、坡底,有效土层厚度逐渐增加,土体构型由A-C或A-R型逐渐向A-B-C型演化,土壤结构由单粒状-小块状结构向块状结构转变;土壤砾石和砂粒含量、pH和全钙含量逐渐下降,而土壤粘粒、有机碳、全钾、全磷、有效养分含量和CEC逐渐增加.研究区紫色土中的有机碳以矿物结合态为主,其次为颗粒有机碳,游离态有机碳数量较少;从坡顶至坡麓、坡底,游离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逐渐增加,而颗粒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逐渐下降.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由坡顶经上坡、中坡至坡麓、坡底逐渐增加,不同坡位之间表层土壤含水量差值旱季大于雨季.林地开垦为旱地后,土壤酸度、全磷、有效磷含量及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明显增加,但颗粒有机碳占有机碳的比例及土壤含水量有所下降.与林地比较,坡顶、上坡、中坡部位的旱地土壤具有较低的砾石和砂粒含量;坡麓和坡底的旱地土壤具有较高的砾石和砂粒含量;土壤粘粒含量与持水能力均是旱地土壤低于林地土壤.研究认为,紫色土的开发利用应考虑不同坡位土壤性状的差异性.

    紫色土有机碳组分理化性状地形利用方式空间变异

    稗草EcHPPD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韩进财罗丁峰柏浩东李祖任...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克隆稗草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基因为探究其基因功能提供基础,从而更好地开发除稗剂.以稗草叶片为材料,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克隆EcHPPD基因序列,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特征.EcHPPD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1317 bp,其编码蛋白质由439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46.659 kD,等电点为5.30.稗草与同处禾本科的Dichanthelium oligosanthes(OEL23409.1:8-249)的HPPD蛋白进化程度最为相近.EcHPPD三级建模蛋白结构由两条链构成,有2个Fe2+结合位点,并能与吡唑特活性中心骨架通过氢键相互作用.EcHPPD可能与HGO、HPT1、TAT3、AT5G36160、TAT7等11个蛋白产生互作.本研究报道了EcHPPD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创制新的HPPD抑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稗草HPPD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蛋白互作

    ptsG基因敲除对肺炎克雷伯氏菌CCR效应的缓解及发酵产2,3-BD的影响

    毛亮阳李娜葛菁萍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解决Klebsiella pneumoniae在利用混合碳源发酵生产2,3-丁二醇(2,3-butanediol,简称2,3-BD)时会产生碳分解代谢抑制(Carbon catabolite repression,CCR)效应,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的问题.本研究以Cm抗性基因为标记,采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ptsG基因缺失菌株K.pneumoniae HD79-N.此外,在利用葡萄糖与木糖混合碳源(葡萄糖:木糖=2:1)发酵的结果显示,K.pneumoniae HD79-N菌株由于敲除ptsG基因显著减弱了 CCR效应,使其能够同步利用葡萄糖与木糖生产2,3-BD且最终产量达 9.81±0.38 g/L.同时,K pneumoniae HD79-N[0.23±0.01 g/(L·h)]菌株木糖利用率也比 K.pneumoniae HD79[0.15±0.00 g/(L·h)]菌株提高了 57.82%.本研究结果为缓解ptsG基因对K.pneumoniae菌株的CCR作用及提升2,3-BD的产量提供技术参考.

    2,3-丁二醇基因敲除ptsG基因同源重组肺炎克雷伯氏菌

    高耐盐紫球藻资源筛选及其miR398-CSD盐胁迫应答模式研究

    高帆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球藻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特色微藻,本研究旨在筛选、鉴定一批高耐盐紫球藻株,并对其miR398-CSD盐胁迫应答模式进行研究,以期为特色紫球藻的工业化高效应用及其耐盐机理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以国内外不同品系的紫球藻为试材,采用形态学、生理学、系统进化的方法分析其基本特征,从中筛选高耐盐品系;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紫球藻miR398及其靶基因CSD序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抑制类型进行验证;用stem-loop qRT-PCR和qRT-PCR技术,对紫球藻高耐盐品系不同盐度胁迫下的miR398及CSD表达模式进行分析.7株藻株均属于紫球藻属,系统进化上可划分为3簇,其细胞形态均符合典型的紫球藻特征,P1和P4属于高耐盐品系;miR398以切割抑制的方式对其靶基因CSD进行抑制,紫球藻miR398的表达随盐度的升高而下调,CSD则随盐度的升高而上调.研究结果为高耐盐紫球藻资源的开发利用及miRNAs分子定向改良藻株品质奠定基础.

    紫球藻miR398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盐胁迫响应

    甘薯疮痂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法研究

    张新新黄雍陈景益邹宏达...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甘薯疮痂病菌(Elsinoe batatas)的生物学特性,筛选疮痂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快速、大量地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为甘薯抗疮痂病育种提供依据.以疮痂病病原菌菌株CRI-CJ2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在不同培养基、p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菌落生长直径,利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在不同温度、p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比较Fries液体培养法、摇菌法和菌丝涂布法等3种方法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pH 6~7,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连续光照使菌落呈鲜红色;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 5,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48℃、10min,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显著;采用菌丝涂布法可使疮痂病菌在培养第12天分生孢子产孢量达7.09×107个/mL,分生孢子萌发率为24%,产孢量和孢子活力均高于摇菌法,采用Fries液体培养法未观察到分生孢子及产孢结构.可见,选用适宜的培养基、pH能促进菌丝体生长,菌丝涂布法具有产孢快、产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适合甘薯疮痂病菌分生孢子诱生的方法.

    甘薯疮痂病Elsinoebatatas生物学特性产孢菌丝涂布法

    不同浓度镉处理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斜纹夜蛾酶活的影响

    徐进谭建彬邓晓瑜梁锦炀...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镉胁迫对耐盐水稻生长及昆虫解毒酶的影响,以耐盐水稻品种'海红-12'为材料,用不同浓度(1.5、3、6、15mg/kg)的氯化镉溶液分别处理4、7、12、17、22 d,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镉处理下耐盐水稻幼苗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以及以处理水稻植株为食的斜纹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耐盐水稻株高、根长受镉浓度和时间效应的双重影响,较低浓度(1.5、3 mg/kg)镉溶液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处理期间间歇性呈现,较高浓度(6、15 mg/kg)镉溶液的抑制作用则持续出现.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耐盐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持续降低.取食不同浓度镉处理水稻幼苗的斜纹夜蛾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羧酸酯酶活性升高.镉溶液抑制耐盐水稻幼苗的生长,且抑制作用随镉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取食受镉处理的耐盐水稻幼苗,植食性害虫体内解毒酶活性产生不同趋势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耐盐水稻种植栽培条件提供数据支撑,为进一步研究耐盐水稻-昆虫对重金属富集的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镉胁迫耐盐水稻生长发育斜纹夜蛾酶活性

    三重四级杆液质法检测食品中毒黄素和米酵菌酸含量

    赵智锋王晓琴叶文芳车宇慧...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建立利用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食品中毒黄素和米酵菌酸含量的方法.样品在80%甲醇水溶液体系中萃取,离心后上清液经QuEChERS EMR-Lipid净化处理,浓缩、复溶后,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经梯度洗脱,液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模式检测,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毒黄素和米酵菌酸在浓度为0.5~100μg/L的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线性关系,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5,在不同基质多水平添加浓度下,回收率为86.8%~103.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毒黄素方法检出限为0.1 μg/kg,定量限为0.2 μg/kg,米酵菌酸方法检出限为0.05 μg/kg,定量限为0.1 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准确可靠,适合食品中毒黄素和米酵菌酸含量的测定.

    毒黄素米酵菌酸三重四级杆液质法QuEChERS

    五种桑枝屑基质栽培毛木耳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

    叶雷张波杨学圳李小林...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桑枝屑基质对毛木耳代料栽培、子实体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设计4个桑枝屑基质,以原配方为对照(CK)代料生产,测定子实体氨基酸和营养组成,并基于主成分(PCA)、氨基酸比值系数法等综合评价.结果获得桑枝屑(30%)代料生产毛木耳优质配方1个.PCA前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93.05%.毛木耳富含17种氨基酸.桑枝屑基质培养子实体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增加,苯丙氨酸、组氨酸含量降低.SIT值41.55~47.19,高于FAO/WHO模式谱,低于全鸡蛋模式谱.SRC值67.65~78.54,CK最低.CK子实体蛋氨酸+半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是赖氨酸.桑枝屑基质培养子实体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是异亮氨酸.综上,桑枝屑代料栽培毛木耳子实体具有更好的风味、营养价值和蛋白利用率.

    毛木耳桑枝屑主成分分析氨基酸组成营养评价

    微生物发酵对刺五加叶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的影响

    姜坤李玉国张道志徐恒伟...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高效生产刺五加叶中黄酮类成分.分别采用乳酸杆菌及酿酒酵母发酵刺五加叶,以金丝桃苷及槲皮素为指标,采用HPLC法,观察其发酵后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刺五加叶发酵样品中黄酮成分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及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结果表明,经乳酸杆菌发酵后,刺五加叶中金丝桃苷含量显著降低,由4.00±0.15(mg/g)降低到1.71±0.09(mg/g),槲皮素含量显著增加,由0.03± 0.33(mg/g)增加到0.437±0.15(mg/g);经酿酒酵母发酵后,其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含量均显著增加,金丝桃苷含量由4.00±0.15(mg/g)增加到5.97±0.48(mg/g),槲皮素含量由由0.03±0.33(mg/g)增加到1.40± 0.65(mg/g).经柱色谱分离,从刺五加叶发酵样品中分离得到了金丝桃苷及槲皮素.研究结果可为采用酿酒酵母发酵刺五加叶定向高产金丝桃苷及槲皮素及探讨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机制提供参考.

    微生物发酵刺五加叶黄酮类成分金丝桃苷槲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