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动态

    4页

    现代化产业体系下新型能源体系的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史丹王飞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能源体系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实现新型工业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空间集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但能源生产消费的逆向分布特征明显,新能源生产基地、消费市场和装备制造集群的空间分布不合理,供需地域脱节,新能源消纳和外送困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进程。为此,应坚持"因地制宜、就近开发、资源统筹、市场调度、有序转移、技术牵引"的原则,结合战略腹地、输电走廊建设等战略措施,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空间布局优化,激发其区域协同、技术驱动、韧性提升和资本利用率改善等综合效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型能源体系空间布局优化经济效应实施路径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思路研究

    滕飞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具有资源型和老工业城市的双重属性,从资源开发利用、接续产业培育和城市综合转型的角度综合考虑,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快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是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任务。建议今后一个时期,从国家层面加强全局统筹,综合施策,采取新的战略性举措,推动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迸发"新活力"。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

    我国核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再研究

    张海军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在建核电机组已由二代和二代改进型过渡到三代,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将在国内外大力推广,核算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评估低碳竞争能力的关键一环,该研究在国内尚处空白。本文以某自主三代核电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全产业链环节进行详细分析,选取核燃料循环前段、核电站建设与运行、核燃料循环后段的最新物料和能源投入数据,并结合最新的物料和能源排放因子,核算出该机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值为10。04gCO2-eq/kWh;若不考虑核燃料循环后段,则该值为5。49 gCO2-eq/kWh。随着批量化建设经验反馈、利用小时数稳步提升以及全国电网排放因子降低,该数值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三代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碳竞争力

    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的治理机制研究

    魏俊杰王健慧朱旭峰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是"双碳"战略的重要要求。实现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关键在于电力系统低碳化改革,而低碳化改革的核心是完善治理机制。本文在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理论视角讨论电力系统低碳化转型的治理机制。文章首先总结了电力系统低碳化改革的实践成果,进一步指出改革仍存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难度大、市场支持力度弱、社会治理成本高、公众参与不足的问题。研究认为,要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化转型,需要在政策层面实施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政策体系创新;在市场层面加快构建时空协同、供需协同、电碳协同的电力交易市场;在社会层面支持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培育社会公众参与低碳行动的热情。

    低碳化转型电力系统改革治理机制

    基于熵权法和ANFIS的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潘军杨利鸣刘晓鸥杨皓然...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电力行业能源结构单一,严重依赖煤炭,每年碳排放量巨大。低碳时代的到来对电力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平衡生产与降碳成为关键问题。随着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和绿色金融的活跃,电力企业开始重视碳资产管理,并积极探索相关策略。有效的碳资产管理成为减少能源资源投入和碳排放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熵权法和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提出了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多维度综合评价模型,以国内发电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训练样本自动生成模糊规则,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探讨了影响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内、外部因素,旨在为企业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碳交易与碳战略的实施,提供指导和调整依据。

    碳交易碳资产电力企业熵权法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

    面向核电产业链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张倬刘佳曾未黄擎宇...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着当前工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在核电全产业链中的应用,通过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以及结合行业特点的技术应用需求分析,开展核电产业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以核电产业链技术应用赋能,牵引带动体系架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建设等多维度研究内容,推进产业创新和行业领域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本研究可为下一步全面推动核电产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总体性与体系性的指导,并为融合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核电人工智能产业链总体架构技术赋能

    数据要素赋能能源产业发展作用机理研究

    张鸥田磊辜穗姜月...
    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从生产运维、交易方式、消费利用和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推进能源产业发展。本研究剖析了数字经济时代能源产业数据要素价值新定位,探索了数据要素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提出数据要素赋能能源产业发展,是依靠数据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组合创新赋能产业经济高质量增长,依据数据要素自身业务链与产业链业务协同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数据要素迭代融合赋能产业战略决策场景优化。应对能源产业数据要素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建议深化数据要素赋能认知、加快能源产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据决策产品开发与拓展应用场景,强化能源产业数据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数据要素能源产业要素赋能作用机理政策建议

    基于指数随机图的新能源产业联合投资网络形成研究

    潘虹赵凯王明翟东升...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资本作为新能源初创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现有研究缺乏从多层面讨论影响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的动力因素,且未深入挖掘新能源产业联合投资网络的形成机理。为此,本文选取2018~2023年中国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事件为资料来源,构建联合投资网络,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从个体、二元和内生结构三个层面,探究新能源产业联合投资网络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政策支持,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吸引优质项目资源,行业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专业建议,均促进联合投资网络形成;背景相似与区域邻近促进网络形成,经验相似抑制网络形成,国有背景相似促使风险投资机构在目标、策略方面形成合力,区域邻近促进产业集群内融合,经验相似导致策略趋同和思维局限;位置嵌入对网络形成有负向影响。研究结果为风险投资机构选择新能源产业联合投资伙伴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新能源联合投资网络形成机理指数随机图

    采油生产单元零碳建设研究与实践

    窦捷郭霄曹伟李亚军...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油气田企业开展零碳建设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油气生产实际,提出了采油生产单元零碳化建设的有效路径:基于开展碳核算明确构建零碳采油生产单元碳减排量和碳抵消量的总体目标,采取用能结构优化、节能技改和负碳技术等手段实现零碳排放。实践表明,实施清洁替代等减排措施后,研究对象在2030年之前可以实现零碳采油生产单元目标。

    零碳建设碳排放碳核算清洁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