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Pudo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山合作社"原理: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合作经济发展

    陈林
    9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山"绿色发展理念和"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构想,是内在贯通、相辅相成的.近年来出现的"两山银行""生态银行",在核心逻辑、运行机制、法理安排上还需梳理和规范.合作社及联合社,是天然的"两山银行"载体,亦可称为"两山合作社".发展"两山合作社",就要兼容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构建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实现资源整合、资产整合和资金整合,创设专门的交易工具,善用非营业信托方式."两山合作社"与"三位一体"合作经济中的信用合作密切相关.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就要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原则;打破部门藩篱,防止"异化"和"矮化";创新信用合作机制,着重弥补金融短板;利用金融科技,实现数字化与合作化的相互促进;强化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社区消费合作;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论.在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的大背景下,应当统筹推进"两山合作社"和"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合作经济发展道路.

    "两山银行""两山合作社""三位一体"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绿色发展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文化产业政策体系构建:发展脉络与演进逻辑

    熊婉彤解学芳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0-2022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政策的文本数量、颁布时间、政策主题和政策主体进行独立和交互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其发展脉络与演进逻辑.我国数字文化产业政策发展经历了探索培育、战略实施和全面深化三个阶段,其背后蕴含着以人民至上为底色、数字技术融合为驱动、文化守正创新为引领、生态环境体系构建为保障的内在逻辑.

    数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数字技术融合文化守正创新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地方探索到国家战略的历程与展望

    陈元志葛忆翔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1.0版发展到3.0版,从地方政府的自发探索和生动实践,到两省(市)三地市的跨域合作,再到四省(市)九城市的协同共创,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产物.3.0版G60科创走廊是综合性创新走廊,兼具科学驱动型、产业驱动型和政府驱动型创新集群的特征,同时结合了科技园区模式、创新走廊模式和城市群模式的特点.与全球顶级创新集群相比,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顶尖学术资源、顶尖创新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全球影响能力、金融支持体系、开放创新文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未来4.0版G60科创走廊应以提升创新集群的科技强度为战略方向,积极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由单链协同向多链融合发展,由单核驱动模式向多中心联动方向发展,构建多链融合、多中心联动的"轮轴-辐条"结构的创新生态.

    创新集群科创走廊全球创新指数科技强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4.0版G60科创走廊

    协同创新视域下科创飞地建设的逻辑、瓶颈与突破——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分析

    郝身永赵锦玉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科创飞地成为跨区域科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一种新模式.与传统飞地将优势资源集聚于飞入地不同,科创飞地的运作逻辑是把价值链上的研发孵化环节与生产转化环节相分离,弥补飞出地的科创资源比较劣势,实现柔性借智用才的目的.在科创飞地运营过程中,飞入地与飞出地之间存在多维度的利益博弈.长期看,双方可以实现双赢;但短期内,会出现双方净收益不均衡的状况.要突破利益博弈困局,可以采取下列办法:飞出地通过财政奖补等方式保障其正常运转,引导科创飞地聚焦于科技创新;飞出地突破条框束缚,为科创飞地创造宽松发展空间;飞入地以全方位赋能,为科创飞地链接优质科创资源.

    科创飞地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科创资源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

    学院作为上海市重点智库进入新一轮建设周期

    封3页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选题指引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