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周晓燕

双月刊

2095-9796

zqxb@vip.163.com

010-88567282

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Youth University for Politic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共青团中央主管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的权威性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立足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及青年最关心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教育等为主题,汇萃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服务于国内各级青年政策的制定与青年工作者、修正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员工。近年来,学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转载率连年达到40%,获得学术界评定的多个奖项,相关媒体作了报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化抚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

    蒋亚丽
    10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媒介化抚育通过学习行为、学校适应等与学习相关的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父母通过亲子电话等媒介化抚育方式实施远程养育,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的适应能力,还能减少迟到、逃学等不良行为,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此外,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亲子电话对子女的学习表现影响最为显著.据此,应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家庭的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父母的亲职教育,增强学校对家庭结构不足的弥补效应,进一步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媒介化抚育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

    未成年人数字权利保护

    王贞会
    116页

    未成年人数字权利的倡导及其实现

    王贞会周梓睿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权利领域的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在数字权利范围内以未成年人为研究主体的关注和讨论却相对较少.数字场景对权利的内涵及其运行方式均带来较大变化,基于未成年人在主体特征和权利需求上的特殊性,有必要将未成年人作为数字权利领域中的特殊主体进行定向讨论.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应当关注未成年人对数字发展成果的共享共用,正确看待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面对智能化和参与数字发展的价值意义,从权利享有、权利参与和权利保护等维度来界定未成年人数字权利的基本范畴和构建未成年人数字权利的制度体系.应当将数字权利确定为未成年人权利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面向未成年人的数字资源供给,保障未成年人的数字参与,完善和落实未成年人数字权利保护机制,从而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数字权利的实现.

    未成年人数字权利儿童权利公约网络保护

    寻求规制与尊重的平衡:数字监护视角下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困境及化解

    曾晨
    12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触网低龄化的态势,我国依托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监护结构为未成年人构建了严密的用网规制体系.伴随着数字技术在养育、教育和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传统上扮演保护角色的善意监护人也成了新的风险敞口.受到家长主义思潮的影响,现行立法尚未对监护人的数据滥用配置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面对监护人的隐私侵害,未成年人不仅缺乏事前平等协商的主体地位,也不具备在事后寻求司法救济的独立请求权基础.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七条新增的数字被遗忘权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对抗监护人信息滥用的契机.未成年人可以向数字平台、社会保护组织和个人信息保护履职部门提出被遗忘请求.当未成年人与监护人或第三人产生利益冲突时,应当基于诚信原则构建对于未成年人被遗忘权的倾斜性保护机制.

    数字监护未成年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被遗忘权数字治理诚信原则

    中央团校举办中拉青年工作研讨会

    中央团校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