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热带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热带农业
中国热带农业

吴恩熙

双月刊

1673-0658

rdny@vip.163.com

010-59191722

1001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809 中国热带农业编辑部

中国热带农业/Journal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业的大政方针和热作产业政策;积极传递热作科技、开发、贸易信息;大力推广热带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努力促进热区间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正确引导热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宗旨,以权威性、综合性、指导性、实用性为特色,着力搭建热带农业信息交流的平台,精心编织热区内外广泛联系的纽带,努力成为联结政府与热区的桥梁。主要读者为从事热作行业的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热作科研教学人员以及与热作生产、流通、贸易有关的国内外企业和个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2,86页

    台风"摩羯"灾后海南、广东天然橡胶恢复生产的种苗供需情况调查

    安锋田一彤何长辉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台风"摩羯"使海南、广东174.5万亩胶园受灾,20.95万亩需更新重种,为保障灾后胶园顺利更新,对上述两省灾后恢复生产的橡胶种苗需求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显示,海南、广东两省每年常规更新的胶园面积在4万~6万亩之间,台风灾害使未来3年每年会增加约7万亩的胶园更新量;每年的种苗需求将增加240万株,种苗需求总量达到400万株/年左右;种苗需求的品种以'PR107''热研73397'和'热研917'为主,占总需求量的96%以上.结合全国橡胶种苗生产能力和供给情况,以及本次台风灾后恢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摩羯"台风橡胶种苗更新面积种苗需求种苗供给

    黄胸蓟马对香蕉的危害特征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尹可锁冯臣成毛佳刘立娜...
    11-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是香蕉上的重要害虫,为害幼果后在果皮上造成黑点,降低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且不合理用药防控该虫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论文介绍了黄胸蓟马的形态、鉴定方法、危害特征、生物学特性、蕉园中的发生动态,并总结了现有防控技术.基于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明确黄胸蓟马在不同寄主间的迁移规律,探究寄主颜色和挥发性物对黄胸蓟马选择性的调控机制,监测田间种群抗药性,研发传统喷雾与植保无人机结合的施药技术,开发理化诱杀技术及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产品,推进精准、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研究结果将为香蕉黄胸蓟马的有效防控及降低香蕉中农药残留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黄胸蓟马香蕉危害症状生物学特性绿色精准防控

    海南斑兰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前景分析

    鱼欢闫露张昂邓文明...
    16-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斑兰叶是林下间作的优势作物,斑兰叶产业为海南近年来培育的新兴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为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了海南斑兰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海南斑兰叶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斑兰叶林下经济发展优势发展前景

    节瓜苗期耐热性研究

    詹建坡彭家柱高银乔燕春...
    20-2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节瓜种质的耐热性差异及筛选耐热节瓜材料,以21份节瓜种质为试验材料,高温胁迫5d后测定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根系活力(RA)6个主要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对其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1份节瓜种质可分为3类,第1类为耐热性较好的的材料有:FJ1728、G-2-1-1、T-12、D-2-1-3、FJ1729,第2类为耐热性中等的材料有:FJ43、025-2-1、FJ0401、FJ1732、FJ29、E-1、C-3-1、FJ50、FJ1731-2,第3类为耐热性较弱的材料有:F-2、B-4、FJ27、FJ44、FJ14、PJ1749、T-7,并建立其耐热综合评价模型为D=0.546-0.230×REC+0.326×SPAD值+0.031×SOD活性+0.029×MDA含量.研究结果可为节瓜种质创新及耐热性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节瓜耐热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圣心芒'果实在百色的生长发育规律

    王皆胜汪志涛吴然吴斌娥...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圣心芒'果实在百色的生长发育规律,测定其生长周期果实体积的变化,并结合果实生长节点的生长情况和营养需求,做到科学用药、用肥,通过构建果实体积线性回归估算公式,利用估算公式进行果实非离体体积矫正,以Logistic生长模型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建立'圣心芒'果实生长发育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构建的体积估算公式线性回归关系极显著,能够估算出'圣心芒'的体积;'圣心芒'果实纵径、横径和果实体积的回归方程均为Logistic的单"S"曲线,其中横径、纵径和果实体积分别在第30天、第26天和第47天取得最大生长速率,整体上纵径的生长发育周期比横径短6d,果实体积到达最大生长速率比横径和纵径晚20d,对应的速生期起始点t1和终止点t2都延后,表现为生长速率函数图象收缩后移.相关结果适用于对'圣心芒'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的描述,为'圣心芒'在百色芒果产区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圣心芒'生长发育Logistic模型

    化州市不同结香方法沉香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周帅林曾军王雅丽陈惠琴...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整树结香、自然结香和虫漏结香3种方式获得沉香化学成分的差异,评价不同结香方式的效果,对采自化州市平定镇的整树结香、自然结香、虫漏结香3种不同沉香样品采用乙醚超声浸提法制备乙醚浸出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完成对浸出物的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定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香样品乙醚浸出物含量在4.51%~14.23%之间,倍半萜类和色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之和均超过70%,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数量介于19~26个,相对含量均超过50%,色酮类化合物数量介于2~7个,相对含量在2.09%~27.93%之间.与自然结香、虫漏结香等天然形成沉香相比,整树结香人工诱导技术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沉香.

    整树结香虫漏结香自然结香乙醚浸出物GC-MS

    2024年增城荔枝晚熟品种成花率低原因分析

    张湛辉冯延聪陆杰英张航...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2023-2024年冬春季天气异常,对晚熟荔枝品种成花影响很大.通过调查广州市增城区13个具代表性的荔枝园,发现2024年晚熟荔枝品种成花率极低,如'桂味'和'糯米糍'成花率约10%,'仙进奉'约25%,2024年产季可定性为21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导致的"特小年".分析造成晚熟品种成花率低主要原因,一是暖冬天气导致难以完成花芽生理分化,主要表现为气温过高、低温来得晚且持续时间短、回温快且高(>25℃)、两个寒潮之间的间隔时间长、冷暖交替变化快等变化扰乱了树体花芽生理分化的正常节奏;二是寒潮和"倒春寒"叠加导致花芽形态分化受阻,特别是立春节气后的两个"倒春寒"严重抑制花芽的形态分化进程;三是立春节气后多次的暖湿东南风使已明显的花芽在萌动过程变成叶芽.调查分析结果对解释2024年我国晚熟荔枝"特小年"的成因和制定应对异常天气对荔枝成花影响的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荔枝异常天气花芽分化调查分析

    '糯米糍'荔枝物候期及气象因子与产量的关系

    张劲梅姜泳如尹淑娴莫伟强...
    55-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0-2023年广东东莞气象站气象数据及'糯米糍'荔枝物候期观测数据、产量数据等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该荔枝物候期及气象因子与产量的关系,找出影响产量的关键物候期和气象因子对产量的贡献大小.结果显示,荔枝的开花末期、坐果盛期和采摘盛期出现时间越早,产量越高,其中"大年"这些阶段较之"小年"分别提前16d、17d和7d.此外,年周期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与产量也呈强负相关,"大年"的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分别比"小年"少29.2d、低4.2%.在不同物候期,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各异:在秋梢前,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在秋梢期,气温日较差、平均最高气温和日平均气温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花序前,相对湿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在开花期,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在采摘期,气温日较差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荔枝物候气象因子产量

    近四十年梅州市植烟土壤酸化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曹伏龙郭俊杰郑武平郭治兴...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亚热带植烟土壤pH值时空变异情况,以梅州市烟区为例,基于20世纪80年代(1980s)、21世纪初(2010s)和2022年(2022a)土壤调查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植烟土壤pH值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梅州市植烟土壤3个时期变异系数分别为14.94%、13.56%和6.23%,以中等变异强度为主;1980s至2010s期间酸化较明显,2010s至2022a期间强度酸化区域有所缓和,pH值下降最大的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紫色土,整体酸化趋势以弱度酸化为主;空间分布方面,土壤酸化区域主要集中于五华和平远等县内较少利用的规划烟田,以及当地高强度烟稻轮作区域;酸化成因方面,主要是以提升土壤肥力为主的施肥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富集,诱发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时空演变植烟土壤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