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

贺德方

月刊

1002-9753

zgrkx@cssm.com.cn

010-68598270,68598287

100045

北京市三里河路54号270室

中国软科学/Journal China Soft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刊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先生担任名誉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院士任本刊总顾问,18位领导同志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任本刊顾问,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惠永正任社长。本刊致力于推进决策科学化,及时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重大理论动向、国内外软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是经济、科技研究及管理人员、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政府官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论坛和工作指南。创刊十余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全国性理论刊物中信息量多,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刊中内容的转载率高(2000年,我刊在121条检索途径及2588种期刊上的转载排名为全国第二),深受高校、企业界、研究机构和各级经济、科技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发展、政府介入与城市经济韧性

    夏添周建华孙久文
    1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以来,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城市间数字联系日益紧密.利用 2011-2021 年全国27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基于产业视角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会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并放大冲击时的城市经济韧性,但其发展趋势为倒"U"型,下降原因是各主体处理效率提升下政府缺位引发的市场无序;第二,政府财政会拓宽数字经济影响渠道,但需通过市场机制及政府职能转变来实现;第三,数字经济加速中心城市经济韧性外溢,并且其在全国层面上存在中心—外围格局,要素虹吸会减弱经济韧性;第四,城市群层面则会促进规模相近的邻近城市经济韧性增长,并基于城市群行政结构产生异质性.研究结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市政府、城市、城市群、区域间加强数字建设,强化城市经济韧性提供了政策参考.

    经济韧性政府介入空间溢出

    国有企业战略投资与CEO薪酬的非对称设计

    朱赛林刘春林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企业战略投资对于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战略投资会给国有企业带来高昂的代理成本,需要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战略投资的活力和效率.从CEO薪酬设计的角度发现,国有企业战略投资对CEO薪酬绩效敏感性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与绩效上升时相比,绩效下降时国有企业战略投资对CEO薪酬绩效敏感性的影响更强.这说明,国有企业对于战略投资的CEO薪酬设计呈现出重约束、轻激励的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通过减少政府的干预、拉长控制链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国有企业激励效应(针对战略投资)的薪酬设计.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国有企业战略投资的薪酬设计、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国有企业战略投资薪酬绩效敏感性

    环境税能否抑制企业"漂绿"行为?

    杨有德徐光华费锦华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影响仅在市场制度环境差、行业竞争程度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环保费改税主要通过强化执法规范性以及改变漂绿的收益与风险发挥作用.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环境税的价值效应,推进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环境税企业漂绿执法规范性漂绿收益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实践:基于微观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视角

    刘向强方祺胡珺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企业减排增效的重要机制,引发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进而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判断.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主要机制为投资者碳风险关注,但该市场机制存在明显的效应边界.进一步发现,当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实施部分竞价拍卖和非履约主体交易更为活跃,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高和企业所在城市空气污染更为严重,以及企业非财务绩效表现更好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更为全面的评估我国碳市场建设的经济后果,为该低碳环保政策的持续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碳排放权交易碳市场机制设计投资者碳风险关注权益资本成本

    通货膨胀传导机制识别与通胀分型治理

    田方钰刘海英刘达禹陈婉莹...
    15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时变Granger因果检验明确中国历次典型通胀时期下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与通胀成本负担状况,并基于反事实模拟给出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治理方略.研究结果显示:(1)2012 年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基本都是全局性通胀,而在2012 年后,通货膨胀则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2)治理全局性通胀只需盯住通胀源头和成本终端,而治理结构性通胀则应关注疏通通胀传导链条;(3)当下的通货紧缩是一轮由最终消费端发起的全局性通缩,但由于此轮通缩中只存在价格逆向传导链条,导致其仍有演化为结构性通缩的可能;(4)面对结构性通货紧缩,中央银行应采取适度盯住生产端价格指数的方式予以治理,这不仅有利于事前化解可能出现的产业链断裂风险,而且也能为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增长空间.

    通货膨胀传导机制时变Granger因果检验通胀分型治理反事实模拟

    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动态影响分析

    邹洋徐靖文姜沐汐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从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视角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短期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无论短期还是长期,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相较于拓宽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加深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的提高能同时达到增收和改善收入分配的目的,更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空间动态杜宾模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什么样的"领航员":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考察

    于淼刘铭基赵旭
    17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是战略驱动的组织变革过程,依赖高层管理者的认知与决策行为.基于高阶理论,采用机器学习的集成算法,构建高维预测模型,以2015-2022 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并比较CEO多维个人特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预测效果.研究发现:(1)从整体来看,CEO个人特征能够预测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且不同特征的预测能力具有差异;(2)从不同特征维度来看,在数字化技术驱动和数字化成果产出方面,与其他几个维度相比,CEO能力特征的预测能力最高,而在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企业价值创造各环节方面,CEO心理特征的预测能力最高;(3)从单个特征来看,CEO所有权权力、开放性、任期、过度自信和年龄等5 个特征表现出最佳的预测效果,是CEO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的关键个人特征要素.

    数字化转型CEO个人特征事件预测机器学习

    政策信号的多层级传递与市级政府行为合规:基于环境信息公开案例的实证研究

    李珒
    188-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信号是传递上级政府治理意向、激励下级政府行为合规的重要手段.分析政策信号多层级作用机制下市级政府2008-2018 年环境信息公开行为发现,政府组织中的上层与中层信号均会显著影响下层政府合规行为;在多层级传递过程中,政策信号的影响随行政级别差异的增加而减弱;中间环节传递的不一致信号会削弱上层政府信号效果;在交互作用中,上层政府的"强信号"将翻转中层政府的"不一致"信号,而"弱信号"则可能被后者抵消.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政策执行政策信号市级政府行为合规

    制度压力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研究

    王宇李琳娜王鹏飞
    19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绿色技术扩散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使用2005-2021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专利引用数据探讨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的存在性、作用机制及实际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过程存在显著的行业群体效应,同行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水平提升会强化目标企业的绿色技术扩散意愿;在不同的技术扩散水平、扩散阶段和技术能力上群体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将制度压力分为监管、规范和模仿压力,发现3 种压力均会激发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群体行为,并且3 种压力具有替代作用,模仿压力替代监管压力,监管压力又替代规范压力,表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主要源于竞争而非监管和规范.进一步将企业绩效分为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发现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水平提升会改善其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群体效应会强化企业对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抑制对经济绩效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策略参考.

    绿色技术扩散群体效应制度压力经济绩效环境绩效

    企业竞争战略与管理层策略性业绩:基于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分析

    操巍吴忧叶珊
    21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战略管理理论出发研究竞争战略对管理层盈利预测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更可能自愿披露盈利预测信息,然而预测偏差较大并更倾向于披露悲观消息.机制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在差异化战略影响盈利预测中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金融化程度较强的样本中,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盈利预测偏差的关系被显著弱化.

    竞争战略盈利预测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