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刘福恒

月刊

1004-4124

010-88363163 68345891 88383907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子区38号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事管理刊物。旨在进行国内外人力资源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交流,积极推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的发展,为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机协作研究向何处去

    罗文豪
    2-3页

    数智化背景下员工AI意识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桂橙林赵旭宏张鹏程刘智强...
    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AI意识是指员工对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和算法等新兴信息技术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影响的看法.然而,随着人与AI协同交互的加深,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AI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或功能为人类员工创新绩效带来的辅助和提升,忽视了员工作为使用AI的重要主体,其自身意识对创新绩效发挥影响的过程.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研究主要探讨员工AI意识如何以及何时影响其创新绩效.首先,在对现有关于AI意识的内涵测量以及影响后果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AI意识划分为挑战和威胁两个维度,并对AI挑战意识和AI威胁意识进行内涵界定.其次,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提出AI挑战-威胁意识通过趋近-回避型人机工作重塑对创新绩效的双重影响效应相关命题.第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AI的灵活性和拟人性等外在特征,以及个体核心自我评价和AI自我效能等内在特征在AI意识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创新绩效的驱动因素,为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管理者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处理员工与AI协同方面提供理论与实践启示.

    AI意识趋近型人机工作重塑回避型人机工作重塑创新绩效

    个人-工作匹配视角下的人机协作身份威胁与工作重塑

    王艳霞周珊
    2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企业越来越多地在运营管理中引入机器人完成工作,企业在获得技术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处理人机协作带来的挑战.本研究以个人-工作匹配理论为基础,从员工角度构建了人机协作情境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模型.具体来说,本研究探讨了人机协作模式下员工体验到的身份威胁通过个人-工作匹配影响其工作重塑的作用机制,并且通过引入员工对人机协作情境的情感反刍,揭示了上述效应的边界条件.本研究招募了来自不同行业的176名员工,收集了三期数据,经过分析,大部分模型假设得到支持.结果显示,人机协作身份威胁削弱了员工感知到的个人-工作匹配,进而降低了认知重塑,这一效应在员工保持对人机协作情境低水平的情感反刍时表现显著.本研究从微观视角探索了员工对人机协作场景的反应路径,理论上丰富了人机协作的影响机制研究,实践上帮助企业更好地处理人机协作挑战,进而采取更科学的管理策略.

    人机协作身份威胁个人-工作匹配工作重塑情感反刍

    数字化时代技术冲击意识对职场焦虑影响研究:悖论思维的调节作用

    文革黄聪
    3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对职场环境和员工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与认知匹配理论,探讨技术冲击意识对职场焦虑的影响机制.通过对1235份企业员工的两阶段问卷数据进行分层回归与Bootstrap分析,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冲击意识对员工职场焦虑具有正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此外,悖论思维在技术冲击意识与工作不安全感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对技术冲击意识与职场焦虑之间的关系也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技术冲击意识对职场焦虑的影响机制,强调了悖论思维在缓解技术冲击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焦虑中的重要作用,为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行的实践启示.

    数字技术技术冲击意识职场焦虑悖论思维

    个体绩效薪酬对工作绩效的正负效应:理论基础、关键要素与边界条件

    黄丽何睿
    5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界对于个体绩效薪酬能否有效提升工作绩效颇具争议,这既不利于理论界全面审视绩效薪酬的功能,也降低实践界对绩效薪酬的应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绩效薪酬对工作绩效的正负效应进行整合性分析.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将动机拥挤理论与有机整合理论作为整合两种对立观点(正效应VS负效应)的理论基础;接着分析在何种关键要素下绩效薪酬对工作绩效产生正效应或负效应,包括工作任务特点与绩效薪酬设计两类重要关键要素;然后从个体特征与组织管理特征归纳整理增强或削弱绩效薪酬对工作绩效正效应的边界条件.最后,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研究展望.

    个体绩效薪酬工作绩效正负效应关键要素边界条件

    "差序格局"视域下提高企业家精神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NCA与fsQCA的混合分析

    潘燕萍巫洁雯黄文萍
    6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家精神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尝试从"差序格局"的角度,探究"个体-家庭-社会"三个不同圈层的社会关系对创业者的高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通过202份问卷数据和案例深度剖析,使用NCA和fsQCA混合方法,从创业能力、角色认同与创业榜样三个层次的要素去探究提高企业家精神的有效组态.研究发现,三个层次的条件都不是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条件.结合案例分析,本文总结了创业能力驱动、家庭角色驱动和社会榜样驱动三条有助于提升企业家精神的有效路径.本文发现每个圈层主导的组态都会对企业家精神形成产生均等的效应,创业者在创业能力上的"行不行"、在角色认同上的"想不想"、在社会观念上的"好不好"会等效驱动提升企业家精神.本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家精神提升机制的研究,并为提升企业家精神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企业家精神差序格局必要条件分析(N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延迟退休的时代:退休对健康的影响因职而异吗?

    廖予熙罗仁福杜语
    8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退休年龄政策的制定中,老年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过去几十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隔,各职业间的流动性不足,退休对于不同职业和职位群体的健康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旨在探究退休对健康的影响是否因职而异,从而为延迟退休时代的到来提供有益的经验证据.利用2011、2013、2014、2015和2018年的CHARLS数据,本文采取两阶段模糊断点设计来检验退休对健康因职而异的差异化影响,并以是否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作为个体退休状态的工具变量.研究表明,退休对健康的影响方向以负面为主,影响的指标以主观健康指标为主.从不同职工群体上来说,退休对于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负面影响最大,尤其是其中的管理层.非正规部门职工也有一定负面表现,不过程度较小.对于企业职工来说,退休并没有造成消极影响.潜在机制可能是退休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不同群体泛社交行为的概率.综上,延迟退休政策应考虑针对不同职业、职位的职工进行因"职"而异的推进.

    延迟退休因职而异主观健康泛社交行为

    道德建言研究述评与展望

    景保峰
    10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建言是一种表达反对工作场所不道德问题的行为.经过梳理相关文献,本研究阐述了道德建言的定义和测量量表,辨析了道德建言与其他类型建言的异同,述评了道德建言的影响因素、影响后果和调节作用.人力资源管理、领导风格、组织因素、团队因素、个人因素影响道德建言,道德建言对团队绩效、团队行为、领导行为、同事行为具有影响.进一步归纳总结了道德建言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社会认知理论的应用最为广泛.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本土化道德建言测量量表、完善道德建言的影响因素、拓展道德建言的影响后果、丰富道德建言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拓展道德建言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能够为国内学者把握道德建言研究的最新进展、脉络和未来方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道德建言人力资源管理领导风格社会认知理论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4年投稿指南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