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季刊

2095-1760

rdjyxk@ruc.edu.cn

010-82509699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Journal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Journal
查看更多>>《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期刊。它主要发表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季刊;它囊括了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调查实验报告,政策报告,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及有学术品位的教育经典和新教育图书评论等;它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政策性,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及关注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各界人士。《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唯一标准,实行稿件三审制和匿名审稿制,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并支付稿酬。 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季刊,16开本,180页,四封彩色印刷,逢季月22日出刊。国内统一刊号: CN11-5978/G4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1760每期定价:15.00元; 全年定价:60.0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位纠纷案件中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

    魏文松
    14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对于比例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的研究局限于传统的行政法议题,而对于教育行政诉讼,尤其是学位纠纷案件的关注尚不够.学位纠纷处理引入比例原则具有一定的正当基础,既能够为学位纠纷的解决提供理论进路,也有助于彰显比例原则的实践价值.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类型化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学位类别与审理程序上,还是在适用情形与法院判决上,学位纠纷案件中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都体现了一定的特殊性.法律规范缺位、解释空间过于狭隘、程序与标准没有统一以及缺乏案例指导制度是比例原则司法适用的主要困境.对此,可以从完善立法、拓展解释空间、确立统一的适用标准以及建立指导性案例等方面着手,从而更好地推动比例原则的司法适用.

    学位纠纷比例原则裁判说理司法解释空间指导性案例

    隐形的主体:专家在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作用及其参与方式

    孙进郭荣梅
    15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教育治理是国际社会行为体共同管理全球教育事务的活动.专家以其专业化的知识和能力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通过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批判影响全球教育治理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就参与方式而言,他们主要是以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智库为平台、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中发挥其作用.不过,专家通常是在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智库等其他治理主体的幕后活动,因此尚未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和学界的专门研究,成为"隐形的"全球教育治理主体.

    全球教育治理专家知识分子国际组织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促学效应及其公平性探讨

    田浩然崔盛
    16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发布后,以北京市为开端的中考体育改革稳步推进,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试图改变应试倾向,助力减轻教育负担,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实证分析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促学效应及其公平性,探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的改革重点,特别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发现,较之个体锻炼,学校体育的促学效应更强;个体锻炼具有"富促学、贫无效"的马太效应,而加强学校体育可以有效遏制这一分化;体育锻炼的影响还与班级规模、学校区位等办学条件高度相关.研究认为,应坚持学校体育公益性,保障锻炼促学的公平意义,以学校作为体育教育的主阵地,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形式,避免"考在校内、练在校外"的分隔,全面树立以体育人理念,促进体教二者融通互育.

    学校体育个体锻炼促学效应教育公平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

    人物介绍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