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仇加勉

双月刊

1672-2140

gadx@chinajournal.net.cn

010-83903269/3267/3037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公安学、法学、犯罪学、语言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也刊登政治经济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高教研究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公安干警及公安、政法系统院校师生和政治理论工作者,研究人员、公安、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织-任务-技术"联合情境对警察数据领导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魏琳孟佳
    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变革给公安工作带来巨大冲击,民警如何把握组织、任务和技术情境的联合作用对其数据领导力的影响,成为公安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借助SPSS 24.0和Amos 24.0统计软件,通过层次回归方法对1025名民警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分布式领导对警察数据领导力、警察自我效能感与警察个体内在动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警察自我效能感、警察个体内在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警察数据领导力,且对分布式领导与警察数据领导力关系发挥显著正向链式中介作用;任务复杂性和技术涉入度正向调节分布式领导与警察自我效能感、警察个体内在动机的正相关关系,且对警察自我效能感、警察个体内在动机中介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

    分布式领导警察数据领导力技术涉入度警察个体内在动机警察自我效能感

    欧美算法警务研究

    张全涛
    12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美算法警务实践的本质是依靠数据库和算法技术对违法犯罪事件进行前瞻性的预测,核心是犯罪定量分析技术在警务实践中的应用,警务实践的运行主要以犯罪模式理论、犯罪重复性理论为逻辑支撑,呈现出以犯罪类型为核心、以时空分析为核心和以个人风险评分为中心的三种警务算法运行样态,推动了欧美国家从传统的警务模式迈向数字化的警务模式,实现了"警务无增长改善"的执法效能变革.但是,在欧美算法警务实践运行中,也出现了基于算法警务前段数据输入质量偏差引发的执法活动不公、基于"技术鸿沟"和"代码保护"产生的"算法黑箱""技术利维坦"以及由算法技术引导警务执法实践带来的"警察权力扩张"与"公民隐私权利保障"的结构性失衡.

    算法警务数据偏差算法黑箱技术利维坦警察权力扩张公民隐私权利保障

    试论我国古代家庭安全管理思想——以《袁氏世范》为例

    王瑞山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家庭面对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入室盗窃、强盗、诱拐儿童等犯罪和火灾、溺水等治安灾害事故.《袁氏世范》以宋代社会为背景讨论了家庭安全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宋代家庭应对安全问题的主要力量既包括家庭内部的子弟、婢仆等,还包括家庭外部的庄客(佃客)、邻里等.家庭安全管理在理念上坚持预防为主、保全为先,在措施上采取邻里联防、综合施策.《袁氏世范》中的家庭安全管理思想经过了时代的检验,对当前的家庭和社区安全管理具有极强的借鉴价值.

    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安全管理家训历史犯罪学

    民间纠纷调解"泛警务化"及其规制

    台运启马铭骏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民间纠纷调解职能依赖公安机关的警务实践以致呈现"泛警务化"样态.这一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初具雏形,于新世纪后成熟并延续至今.究其原因,此种取向是原有调解机关衰落后的权威承接;110服务性广告的催化效用;公民对协议达成的实用追求;公安机关的应急特质契合解纷需要;民警理不直气不壮的截流困难等因素所交互叠加的结果.此种实践模式不仅难以真正地解决矛盾,反而给双方的关系修复设置了障碍,同时也对公安机关的权威认同与专业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由此,本文提出"泛警务化"现象的规制进路,需要调整以公安机关为解纷轴心的角色设置,通过明确公安机关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协助性定位,构筑政府牵头的纠纷统管平台,借力技术"智治"推进警源治理,依托组织骨架汲取社会策应等具体策略实现解纷体系的健全运行.

    民间纠纷调解公安机关泛警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