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蔬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中国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茶卉所

孙日飞

半月刊

1000-6346

s9550@126.com

010-8210955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蔬菜/Journal China Vegetabl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集科学性、权威性、新颖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着重介绍蔬菜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技术;评析蔬菜产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荟萃国内外蔬菜产业最新市场动态;交流各地蔬菜丰产经验,推介名特优新蔬菜品种。适宜蔬菜科技人员、推广人员、菜农和农资经销商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设施蔬菜智能化:挑战与策略探索

    聂莹布海乔陈蕾钟瑶...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智能化设施蔬菜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对于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设施蔬菜智能化发展进行宏观分析,梳理其发展现状,揭示了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及确保市场供应的重要性,发现尽管设施蔬菜智能化在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表现突出,但高昂的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技术与人才之间的不匹配以及数据安全与技术不确定性等问题限制其广泛应用.同时提出了增长型、扭转型、防御性、多样化等一系列策略,包括降低进入门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技术与人才培养以及强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具体措施,旨在为设施蔬菜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路径.

    设施蔬菜智能化农业现代化策略研究

    长江经济带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

    冯馨杨君吴芝花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其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农业发展及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长江经济带蔬菜区域公用品牌数量及地理分布、产品种类及分布、品牌声誉等方面进行梳理,从品牌分布不平衡、品牌影响力有限以及品牌维护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做好品牌战略规划,促进品牌协调发展;挖掘品牌优势,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强品牌维护,助力品牌健康发展;推动科技赋能,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促进长江经济带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长江经济带蔬菜产业区域公用品牌高质量发展

    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寿光模式"实践经验浅谈

    张敬敏李光聚李培之张友祥...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标准化强调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新时代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设施蔬菜产业为例,分析总结了我国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如蔬菜标准体系不健全、蔬菜标准制定原则落实不到位、蔬菜产业标准化普及度低、蔬菜生产标准化与蔬菜产品优质优价错位等.依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的经验做法,阐述了该中心在构建蔬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标准制定过程、加强标准化试点建设、以优质优价助推蔬菜产业标准化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思路,为"寿光模式"转化成乡村振兴模式提供借鉴.

    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寿光模式实践经验

    蔬菜废弃物肥料化研究进展

    蔡佳敏蔡琳琳贾思禹樊旭东...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蔬菜废弃物种类繁多,随意丢弃和不合理回收利用不仅浪费资源,更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蔬菜废弃物的肥料化是一种无害化、生态化、高效化和科学化的综合利用方式,实现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的生态循环.本文首先介绍了蔬菜废弃物的资源量分布及养分含量特点,然后通过原位还田和集中发酵两类处理方式介绍了蔬菜废弃物肥料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蔬菜废弃物腐解的相关菌群和菌剂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蔬菜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提出建议.

    蔬菜废弃物肥料化综合利用腐解菌剂

    除草剂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韩彩婷李玉双刘宏斌王靖雯...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特拉津为三嗪类除草剂,可以控制一年生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也可以抑制某些多年生杂草,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还可用于高粱、甘蔗、果树等.其在环境中具有中等持久性,可在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中残留,易对下茬作物,如油菜、普通白菜、菜薹、黄瓜、辣椒、豇豆、秋葵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就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展开综述,从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除草剂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技术,整理归纳了以往研究中证实的可以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类群,从降解过程、降解基因两个方面阐明了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分析了影响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技术降解类群降解机制综述

    小麦填闲减施磷肥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曹昆鹏孙菲张雨张秀...
    3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式,设置5个梯度的磷肥施用量,即P100(常规施用量)、P75(常规施用量的75%)、P50(常规施用量的50%)、P25(常规施用量的25%)及P0(不施磷肥),研究采用小麦填闲处理后不同施磷水平下黄瓜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不填闲相比,填闲有助于提高黄瓜植株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增加产量,增加黄瓜果实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及VC含量,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在填闲处理中,与其他施磷水平相比,P50 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1.78 k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黄瓜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在定植后的第20、35天时均最高.P25 处理的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P50 处理的VC含量、糖酸比均较高,果实硝酸盐含量较低.在第20、35天时,P50 处理的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高,均与P100 处理差异显著.第50天时,P25、P50 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较高,P0、P50 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均与P100 处理差异显著.综上,在小麦填闲条件下,将磷肥施用量减少至8.71 g·株-1 时(P50 处理)可有效促进连作黄瓜的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土壤酶活性,是设施连作黄瓜栽培较为理想的磷肥施用量.

    黄瓜小麦填闲磷肥生长土壤酶活性

    征稿启事

    49,141页

    丛枝菌根真菌对不同Cd积累型辣椒根系Cd固持及辣椒生长的影响

    王岩王永平毛明明吴康云...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可增强宿主植物对镉(cadmium,Cd)的耐受性.然而,AMF对不同Cd积累型作物Cd吸收的影响尚不清楚.采用沙培方法,在Cd胁迫下,以Cd高积累型辣椒品种辣研101和Cd低积累型辣椒品种辣研 201 为研究对象,设置 2 个接菌水平,即接菌(Fm)和不接菌(CK),研究接种AMF对不同Cd积累型辣椒品种生长指标、根系形态指标、木质部伤流液Cd浓度、根系Cd离子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接种AMF促进了辣椒生长.与CK相比,接种AMF使得辣椒根系干质量显著增加,辣研101、辣研201分别提高了99.71%、82.61%;辣研201的地上部干质量及辣研101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均显著增加.两个辣椒品种伤流液Cd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在30 d时降幅最大,辣研101、辣研201分别下降32.12%、45.83%;根系Cd2+平均流速也大幅下降,且辣研101降低幅度(81.8%)大于辣研201(77.2%).AMF可抑制两个辣椒品种根系对Cd的吸收,且对Cd高积累型品种辣研101的抑制效果强于Cd低积累型品种辣研201.

    丛枝菌根真菌辣椒品种固持

    灌溉施肥频率和数量对设施辣椒水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累积的影响

    庞忠俊吕昊峰唐冰冰季泓旭...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灌溉施肥导致的水肥利用效率低和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以辣椒品种新瑞为试验材料,应用基于土壤水分原位监测的智能精准滴灌施肥技术,设置4个灌溉施肥处理,即传统滴灌+传统施肥量(WhFh)、高频滴灌+传统施肥量(WlFh)、传统滴灌+优化施肥量(WhFl)、高频滴灌+优化施肥量(WlFl),探究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设施辣椒产量、生长指标、水肥利用效率、土壤矿质态氮和盐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WlFl处理灌溉量和施肥量分别比WhFh处理降低29.9%和50.0%,对辣椒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叶面积增加63.6%,根、茎、叶干质量分别增加29.5%、29.7%、24.0%,均差异显著.此外,WlFl处理N、P2O5、K2O回收利用率显著增加,比WhFh处理增加50.9、27.2、46.2百分点.与传统滴灌相比,高频滴灌处理灌溉水淋失量降低44.7%~66.4%,水分利用率提高14.5~15.9百分点.与传统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土壤表层水溶性盐含量降低21.4%~34.7%,土壤矿质态氮累积量降低55.1%~70.0%.综上所述,高频滴灌+优化施肥处理可大幅降低水肥投入和渗漏损失,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土壤矿质态氮和水溶性盐累积,对设施蔬菜绿色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灌溉施肥设施辣椒生长发育水肥利用土壤盐分

    棉隆与微生物菌剂联合应用对番茄土传病害及长势的影响

    杨波王喜刚郭荣君张丽荣...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棉隆用量与微生物菌剂联合应用对番茄土传病害的防效,采用温室小区试验法,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研究 20 g·m-2 和 40 g·m-2 棉隆用量与自制哈茨木霉菌剂和菌肥、商品淡紫拟青霉复合菌剂和菌肥配施对番茄根际土壤微生物、根结线虫以及番茄长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中细菌数量显著高于CK,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土壤中根结线虫均未发生,而CK根结线虫数量为2 170条·kg-1;各处理番茄植株发病率均显著低于CK,且处理间发病率差异不显著;各处理株高、茎粗、果实糖酸比、产量均显著高于CK,说明不同用量棉隆与微生物菌剂联合应用对番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对产量提高具有积极效应.在20 g·m-2 和40 g·m-2 棉隆用量下,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放线菌除外)、番茄株高、茎粗、折合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综上,考虑节本增效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土壤熏蒸剂棉隆20 g·m-2 联合施用哈茨木霉菌剂和菌肥技术,能够达到有效防控番茄土传病害和增产提质双重效果.

    棉隆微生物菌剂土壤微生物防效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