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miRNA-21表达情况研究

    钟瑜韩文伦朱芸芸徐再春...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iRNA-21与肾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制作细胞纤维化模型,采用慢病毒转染miRNA-21;加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干预TGF-β1处理后的NRK-52E细胞,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检测纤维连接蛋白1(fibronectin 1,FN1),信号转导分子1(SMAD1),SMAD6,rno-miR-21-5p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处理后,NRK-52E细胞BMP-7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FN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BMP-7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NRK-52E细胞后,BMP-7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FN1、SMAD6、rno-miRNA-21-5p mRNA明显下降,SMAD1表达增加(P<0.05).结论 miRNA21与TGF-β1所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呈正相关,可能与BMP-7、SMAD1及SMAD6的改变有关.

    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miRNA-21TGF-β1BMP-7

    香菇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组织的影响

    董丽媛李峰任振堃王萌萌...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香菇多糖(lentinan polysaccharide,LP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中海马组织的影响,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将96只SPF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LPS低浓度治疗组(200 mg/kg)、LPS中浓度治疗组(400 mg/kg)、LPS高浓度治疗组(600 mg/kg)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吡拉西坦600 mg/kg)6组,每组16只.采用Aβ25-35(80 pmol/μL)双侧脑室注射建模,模型制备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药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天1次,连续60 d.治疗结束后,采用水迷宫实验(MWM)评价各组大鼠定位航行能力和记忆能力.MWM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获取各组海马体组织,行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蛋白(TNF-αconverting enzyme,TACE)、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eptide-β,Aβ)、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β-site APP cleaving enzyme 1,BACE)和蛋白磷酸酯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LPS高剂量治疗组可显著改善大鼠的定位航行能力(P<0.01)与学习记忆能力(P<0.01);HE染色结果表明,LPS高剂量治疗组可修复Aβ25-35所致的大鼠海马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LPS治疗组中Aβ和BACE1的蛋白水平下调,PP2A和TACE的蛋白水平上调.结论 LPS对Aβ25-35所致的AD海马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望成为一种治疗AD的新策略.

    香菇多糖阿尔茨海默病海马组织

    灵芝全粉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王红岩汪璐谢鲲鹏谢明杰...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灵芝全粉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分析比较2种提取物抑菌作用与抗氧化作用的差异.方法 利用粉碎机制备灵芝全粉并用水和乙醇分别提取.采用TTC法测定灵芝全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供试菌株的抑制作用;采用DPPH和FRAP法测定灵芝全粉水提物与醇提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 灵芝全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5种供试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好于水提物.灵芝全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32 mg/mL和16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4 mg/mL和32 mg/mL;对藤黄微球菌的MIC分别为32 mg/mL和8 mg/mL;对变形杆菌的MIC分别为64 mg/mL和8 m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32 mg/mL和8 mg/mL.抗氧化结果显示,灵芝全粉水提物与醇提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2 mg/mL的灵芝全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6.22%和20.67%(P<0.5),FRAP值分别为3.52 mmol/mL和3.77 mmol/mL.结论 灵芝全粉的2种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和抗氧化作用.其中灵芝全粉醇提物的抑菌效果和总抗氧化能力好于水提物,而灵芝全粉水提物对DPPH· 自由基清除率好于醇提物.

    灵芝全粉抑菌作用抗氧化作用

    HPLC测定灯盏花素-Soluplus(R)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

    解仲伯周雨华林华庆刘荣...
    55-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灯盏花素-Soluplus?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的方法,测定其体外溶出度,为灯盏花素-Soluplus?固体分散体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ChP2015)四部通则0931第二法(桨法)进行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Soluplus?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HPLC对灯盏花素的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和溶出介质不干扰药物的检测;灯盏花素在2.2~5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1.3%;流动相的流速、组成比例以及色谱柱的微小变动对溶出度测定均无影响.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捷,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准确可行,可用于灯盏花素-Soluplus?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测定,也可用于质量控制.

    灯盏花素固体分散体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溶出度Soluplus(R)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及对氨基酸的检测

    张婷婷鄂义峰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带(Oxidized graphene nanobelts,GON)修饰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用于L和D-氨基酸(AA)的快速检测.方法 采用2种石墨烯材料,氧化石墨烯纳米带(GON)和还原石墨烯纳米带(reduced graphene nanoribbons,GRN),修饰于丝网印刷碳电极(CSPE)制备2种电极.利用D-AA和D-氨基酸氧化酶(DAAO)反应产生H2O2,然后以制备的电极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H2O2和L-AA电信号,并对电极和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选择具有电活性的酪氨酸(Tyr)为目标分析物,并对L-Tyr和D-Tyr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对其在尿样品中的Tyr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在尿酸和其他电活性AA的存在下,该生物电化学传感器能够精确的检测出尿样中的L-Tyr和D-Tyr含量,其回收率分别为(95±5)%和(99±3)%.结论 该基于GON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作为D-AA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工具,在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氨基酸生物电化学传感器

    丹参饮片品质评价与方法

    李峧霓丁盛何昌国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市售6种丹参饮片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并比较丹参评价方法.方法 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丹参项下的鉴别、检查、定量检测方法,丹参HPLC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市售丹参饮片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6种样品丹参酮IIA定量结果均不符合规定、50%样品丹参酚酸B不符合规定、色谱指纹图谱无论是脂溶性成分与水溶性成分均显示与标准药材存在差异.结论 丹参饮片药材质量应引起关注,加强药材市场监管的力度;HPLC色谱指纹图谱法对丹参评价客观,实用.

    丹参饮片品质评价高效液相色谱

    HPLC测定吡拉西坦及其注射液有关物质的研究

    徐玉文郑静聂延君王文心...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改进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拉西坦及其注射液有关物质.方法 以Thermo Syncroni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1.0 g/L的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6.0):乙腈(95:5)为初始比例,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5 nm;流速1.0 mL/min;分别测定5种已知杂质的校正因子,采用加校正因子的自身成分对照法对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分离度良好;已知杂质A~E分别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6%、98.21%、97.22%、100.23%、97.58%(n=9),其RSD均小于2.0%;杂质A~E的校正因子分别为1.1、1.4、1.5、0.8、1.4.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吡拉西坦原料药及其注射剂中有关物质的测定,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吡拉西坦吡拉西坦注射液有关物质已知杂质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ibulin-5和颅内血流的影响

    叶琦王华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ibulin-5和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ibulin-5,采用颅内超声检测颅内血流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ibulin-5和颅内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Fibulin-5、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DNF和Fibulin-5水平分别为(5.63±1.34)、(156.63±12.79),明显高于对照组(4.26±1.54)、(115.52±1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动态阻抗(DR)、脑血管特征性阻抗(ZCV)、脑血管外周阻力(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脑梗死进行临床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抑制水平的生长,改善脑血流,预后效果更好.

    鼠神经生长因子急性脑梗死Fibulin-5颅内血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出血的影响

    王善超孙卫平王海波罗庆禄...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髋关节置换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4医院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8例,根据条件相似程度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试验组术前3、5及7 d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给药剂量为250 U/(kg· 次).对照组经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其它的处理同试验组.对比分析2组的术前情况、术前1 d和术后3、7及14 d Hb水平、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结果 术前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Hb)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7 d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H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试验组Hb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Hb水平仍然显著低于术前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经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可减轻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不良反应不明显.

    髋关节置换促红细胞生成素术中/后出血

    香菇多糖与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PTP化疗方案对口腔鳞癌患者疗效及对血清TSGF及IgG、IgA和IgM、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华坚屈道利梁滔洪海...
    75-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采用香菇多糖与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PTP(顺铂+替尼泊苷+平阳霉素)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及IgG、IgA和IgM、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为口腔鳞癌(术后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其中以PTP方案化疗者为对照组,顺铂80~120 mg/m2,第1天+替尼泊苷50~80 mg/m2,第2~4天,1次/天+平阳霉素4~6 mg/m2,第3~12天,1次/天,3周为1疗程,共6个疗程;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胸腺五肽注射液20 mg与香菇多糖2 mg分别+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于化疗前2 d开始,滴注14 d,3周为1疗程,共6个疗程.2组分别为40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TSGF水平,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NK细胞).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SGF水平为(39.1±4.9)U/mL,明显低于对照组(52.3±5.8)U/mL(P<0.05).观察组CD3+、CD4+、NK、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症状、睡眠质量、精神状态、社会情感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4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55.0%(P<0.05).结论 采用香菇多糖及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PTP化疗方案治疗口腔鳞癌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提高其生活质量.

    香菇多糖胸腺五肽注射液PTP化疗方案口腔鳞癌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