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霍乱毒素B亚基展示HIV-1 gp41 MPER表位的研究

    未祥张芝晴邵佳黄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霍乱毒素B亚基融合HIV-1 gp41 MPER表位的免疫效果.方法 利用霍乱毒素的B亚基(CTB)作为载体展示靶向于MPER的广谱中和抗体2F5和4E10的表位.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后免疫小鼠,免疫4次后对小鼠的血清进行综合评价.ELISA法评价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检测免疫血清中IgA类抗体分析小鼠黏膜免疫应答;对小鼠血清中的不同类型的抗体量进行分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细胞因子IFN-γ和IL-4用以分析小鼠免疫激活途径;病毒中和实验检测免疫血清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抑制能力.结果 CTB作为载体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免疫系统产生针对MPER表位的抗体,刺激小鼠产生黏膜免疫应答,诱导针对MPER表位的IgA抗体.同时,融合蛋白可以刺激机体的IgG1,IgG2a和IgG2b类抗体的产生和刺激小鼠体内的Th2类免疫途径.中和实验结果显示,CTB-4E10免疫后的血清可以抑制NL4-3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结论 CTB融合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可以刺激体液免疫反应,黏膜免疫反应和Th2类免疫途径,并且CTB-4E10蛋白免疫血清能够抑制NL4-3病毒感染细胞.本研究为HIV-1 gp41 MPER作为候选疫苗的探索奠定基础.

    HIV-1gp41MPER霍乱毒素B亚基免疫应答

    化香树果序多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肖婷婷帕力达·克立木余丹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香树果序多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假手术组以及化香树果序多糖高、低两个剂量组,其中高剂量给予400mg/kg的化香树果序多糖,低剂量组给予100mg/kg的化香树果序多糖,连续给药7d,在末次给药1h后,对颈总动脉近端进行结扎处理以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Zea longa's分数的方法评价神经功能评分,同时,利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对各组大鼠脑梗死百分比进行测定,并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TUNEL染色的方法考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对大鼠脑组织中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化香树果序多糖能够大幅降低大鼠脑组织中MDA、IL-1β和TNF-α的含量,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以及IL-10的含量,并有效降低脑梗死百分比、减少脑组织缺血区域细胞的凋亡.同时化香树果序多糖能够显著提高Nrf2和HO-1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量.结论 化香树果序多糖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Nrf2/HO-1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化香树果序多糖脑缺血再灌注Nrf2/HO-1信号通路

    硫化氢抑制NF-κBp65因子的表达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干小红刘姣
    11-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细胞模型,探讨硫化氢供体(NaHS)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NF-κBp65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浓度为80μg/mL ox-LDL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建立AS细胞模型,设置对照组、治疗组(10μmol/L、15μmol/L、30μmol/L、10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观察硫化氢作用此细胞模型时的细胞增殖活力以及测定TNF-α和IL-10因子的表达,通过RT-qPCR和Western-blot法测定NF-κBp65的表达情况.结果 ox-LDL诱导24h开始,HepG2细胞内出现大量红染颗粒,游离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比对照组增加,细胞游离胆固醇含量大于总胆固醇的50%,表明AS细胞模型建立成功;CCK8法细胞增殖活力检测结果表明:NaHS在30μmol/L,作用时间为48h时细胞增殖活力最大;运用ELISA法对TNF-α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在15μmol/L、30μmol/L浓度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IL-10的表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和Western-blot法结果表明NF-κBp65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可通过降低NF-κBp65因子的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H2S供体型药物的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硫化氢HepG2细胞动脉粥样硬化NF-κBp65

    聚(2-乙基-2-噁唑啉)修饰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何薪宇吕静苏红徐缓...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姜黄素脂质体(Curcumin liposome,Cur-L),利用聚(2-乙基-2-噁唑啉)-胆固醇氯甲酸酯(poly(2-ethyl-oxazoline)-cholesteryl methyl carbonate,PEOZ-CHMC)对其进行修饰,考察其相关性质.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Cur-L,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筛选Cur-L的最优处方.利用PEOZ-CHMC修饰Cur-L得到PEOZ-Cur-L,利用葡聚糖凝胶-微柱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采用激光粒度测定仪和透射电镜考察其粒径和形态,透析法考察2种Cur-L的体外释放情况,MTT法考察2种Cur-L的细胞抑制作用.结果 Cur-L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56(w/w),大豆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5.1(w/w),PBS缓冲液的pH值为7.4,Cur-L的包封率为(75.05±0.64)%,经PEOZ修饰脂质体的包封率没有显著改变.透射电镜显示PEOZ-Cur-L具有明显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PEOZ-Cur-L的平均粒径为84.89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在pH 7.4的条件下24h内Cur-L的累积释放率大于70%,PEOZ-Cur-L的累积释放率小于25%.细胞毒性实验显示PEOZ-Cur-L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优选的Cur-L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可行,PEOZ可赋予脂质体良好的稳定性,并不妨碍其细胞抑制作用.

    脂质体姜黄素聚(2-乙基-2-噁唑啉)稳定性

    分子氢对RANKL和RANKL/TNF-α诱导的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袁健东叶炬吴聪聪刘扬波...
    20-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子氢(Hydrogen,H2)体外对RANKL和RANKL/TNF-α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在RANKL和RANKL/TNF-α的作用下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并用分子氢进行干预,用CCK-8法测定H2对RAW264.7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检测各组经诱导后所得破骨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观察TRAP阳性破骨细胞的形态并计数,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转录因子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 CTK)和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 MMP-9)mRNA的表达.结果 含分子氢培养基不影响RAW264.7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破骨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RANKL和RANKL/TNF-α诱导的RAW264.7细胞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经分子氢干预作用下明显降低(P<0.05);含分子氢培养基能抑制RANKL和RANKL/TNF-α诱导小鼠单核细胞RAW264.7胞内CTK和MMP-9的表达(P<0.05).结论 分子氢能降低破骨前体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抑制向破骨细胞分化.

    分子氢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骨质疏松

    卵巢癌细胞中LPS介导的IL-6产生对EZH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沈伟卫陈洁赖世平邵惠芬...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实验主要探究LPS诱导卵巢癌细胞上清白介素-6(IL-6)的能力,IL-6对卵巢癌细胞中EZH2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卵巢癌细胞,根据培养基成分不同,建立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卵巢癌细胞上清液中IL-6的含量,MTT法检测各组的OD值;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ZH2蛋白表达;RT-PCR检测EZH2的mRNA表达.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细胞上清液中IL-6显著升高,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基因mRNA含量显著降低,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S可诱导卵巢癌细胞表达IL-6,抑制细胞增殖;IL-6具有抑制EZH2表达的作用.

    卵巢癌细胞脂多糖白介素-6EZH2

    封闭型维族儿童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马丽李艳林静赵今...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究封闭型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龋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喀什地区6个原始居住民乡村3~5岁封闭型维吾尔族高龋[龋失补牙数(dmft) ≥5],无龋[龋失补牙数(dmft)=0]儿童口腔中分离的变形链球菌35和37株,采用还原性辅酶Ⅰ氧化法测定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经测定后其中被分离的临床菌株27株高活性,24株低活性.使用特异引物从细菌组DNA扩增出结构基因ldh,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多态性检测技术将酶切图谱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对比.结果 不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比后产生不同种的基因型,MseⅠ酶切ldh-RFLP表现为A与B两种基因类型;MnlⅠ、DdeⅠ、NlaⅢ和AluⅠ消化扩增产物后没有发现其他的多态性表现.MseⅠ产生的B基因型菌株在高龋组中检测出要明显高于无龋组(P<0.05),在不同酶活性组中,A、B两种基因的分布也不同(P<0.05),高酶活性组中的B基因型菌株比例明显高于低酶活性组.结论 封闭型维吾尔族不同龋敏感儿童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具有基因遗传多态性,不同基因分型ldh与LDH酶活性及龋敏感性具有正相关性.

    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酶活性基因多态性封闭型维吾尔族儿童

    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丽胡焉凡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中几种常见模式为样本,采用乙肝"两对半"7种常用检测模式对140例行PreS1抗原、抗体检测.经酶联免疫法检测PreS1抗原及抗体.结果 在大三阳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87.5%,在小三阳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8.6%,在HBsAg、HBcAb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13.3%,在单纯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4.3%.HBV-DNA总阳性率与PreS1总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者总符合率较高.PreS1抗原阳性与HBsAg、HBeAg及HBcAb阳性相关(P<0.05);与HBsAb、HBeAb阳性无关.结论 经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检测,可有效补充乙肝诊断,及早发现已存在的乙肝感染.

    酶联免疫法乙肝PreS1抗原抗体诊断

    甘露醇联合心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观察

    沈如平胡佳佳
    33-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研究甘露醇联合心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德清县人民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疗的骨折手术的患者共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露醇联合心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骨折术后肿胀消肿、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消肿时间为(7.02±1.02)d,优于对照组(9.87±1.23)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6天和第9天前臂患肢周径分别为(25.76±1.06)cm和(23.15±0.76)cm,均低于对照组(27.12±1.10)cm和(24.20±0.79)c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6天和第9天小腿患肢周径分别为(35.18±0.74)cm、(32.04±0.31)cm,均低于对照组(36.76±0.78)cm、(33.17±0.37)cm,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焦虑及抑郁平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甘露醇心理干预骨折肢体肿胀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继发Ⅱ型血小板减少症给予磺达肝癸钠的临床综合效果分析

    徐网兰刘佩姚小英皮白雉...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术后继发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Ⅱ型给予磺达肝癸钠治疗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 抽选6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经PCI术治疗患者均应用基础药物治疗并给予术后抗凝,研究组33例在术后继发Ⅱ型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Ⅱ)在确诊后即停肝素并给予磺达肝癸钠,以凝血指标、30d内出血事件以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评析疗效. 结果 使用肝素前,研究组凝血指标均正常,确诊HIT-Ⅱ时各指标明显变化(P<0.05),在停用肝素24h、3d、7d时各指标相比于确诊时均明显恢复(P<0.05),停肝素14d时与使用肝素前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9.1%,与对照组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1%,于对照组1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行PCI术后继发Ⅱ型血小板减少症给予磺达肝癸钠治疗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HIT-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