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吴永宁

双月刊

1004-8456

spws462@163.com

010-52165441/5456;010-52165556;010-52165449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院2号楼501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成分对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马嘉琦李艳艳刘小燕白继超...
    369-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成分中氯化钠和胰酪胨对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的影响,同时考察市售5个国产品牌和1个进口品牌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产品质量.方法 采用不同品牌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胰酪胨配制成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应用平板涂布计数、半定量划线法探究氯化钠和胰酪胨对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5个国产品牌和1个进口品牌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定量测定.参照GB 4789.28-2013比较不同品牌培养基对不同菌株的生长率、生长指数和菌落大小的影响,对培养基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菌株在使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或胰酪胨配制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率、生长指数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牌的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非目标菌生长指数均合格,但目标菌的生长率和菌落生长大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氯化钠和胰酪胨对于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影响较大,会直接决定培养基的质量是否合格,市售的国内外不同品牌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国产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质量优于进口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甘露醇氯化钠培养基氯化钠胰酪胨质量控制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顾问及第五届编委会名单

    376,406页

    人参果汁浓缩液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石峻岭孙宇立郑志清王婷...
    37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人参果汁浓缩液对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72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阳性药物组、人参果汁浓缩液低、中、高剂量组(83、166、249 mg/kg),每组12只.第1~14天,人参果汁浓缩液3个剂量组小鼠灌胃相应的人参果汁浓缩液,空白对照组和环磷酰胺组小鼠灌胃等量的水;第1~7天,阳性药物组小鼠灌胃等量的水,第8~14天,阳性药物组小鼠灌胃20 mg/kg盐酸左旋咪唑(LH);第12~14天,环磷酰胺组、阳性药物组和人参果汁浓缩液各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计算小鼠脾脏指数、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和LYM%以及检测小鼠血清和脾脏中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小鼠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环磷酰胺组小鼠脾脏指数降低(P<0.01)、外周血WBC、LYM和LYM%降低(P<0.05)、血清和脾脏中ACP活性降低(P<0.05)或呈降低趋势、脾脏中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与环磷酰胺组比较,人参果汁浓缩液各剂量组脾脏指数升高(P<0.05,P<0.01)、人参果汁浓缩液低、高剂量组LYM%升高(P<0.05)、人参果汁浓缩液各剂量组血清和脾脏组织中ACP活性呈升高趋势或升高(P<0.05)、人参果汁浓缩液低剂量组SOD和CAT活性呈升高趋势、人参果汁浓缩液各剂量组MDA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 人参果汁浓缩液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免疫损伤作用,可能与减轻小鼠免疫器官氧化损伤作用相关.

    人参果环磷酰胺免疫抑制氧化损伤免疫调节

    植物源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曲世超徐文英薛伟锋褚莹倩...
    383-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植物源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性评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2-2022的方法,采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和测试片分别测定植物源食品中菌落总数,对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分别合成植物源食品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和测试片上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结果 在置信概率为95%时,植物源食品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和测试片上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45 863和0.049 436,测定结果区间范围分别为7.0×103~1.1×104和7.0×103~1.2×104 CFU/g.结论 植物源食品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和测试片上菌落总数测定结果差异不大,针对各自评定数据可对试验样本进行结果判定分析.建议实验室通过提升自身检测能力来降低不确定度分量的引入,为植物源食品的生产、检验和监督等方面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保障.

    植物源性食品菌落总数不确定度评定培养基

    实时荧光PCR检测弯曲菌感染病例的粪便和肛拭子样本

    邹林贾楠张萍甄博珺...
    38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3起弯曲菌暴发事件中粪便和肛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和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比较,为实验室快速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奠定基础.方法 收集3起弯曲菌感染暴发事件中病例的生物样本;使用过滤培养法进行弯曲菌培养检测,分别使用原始样本、增菌24 h和增菌48 h样本提取DNA进行弯曲菌实时荧光PCR检测;使用Kappa检验对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和培养法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原始样本、增菌24h和增菌48h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0.91%、97.22%和100%,特异度分别为75.00%、84.00%和78.95%,与培养法结果一致性分析的Kappa值分别为0.643、0.813和0.785.结论 实时荧光PCR检测与培养法结合使用是弯曲菌暴发事件处置的有效实验室检测方法.

    弯曲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培养法腹泻病例食源性致病菌

    部分蔬菜及食用菌中氰化物检测方法研究

    丁杨孙中华赵伟
    394-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利用蒸馏-流动注射联用法检测部分蔬菜及食用菌中氰化物的方法.方法 创新前处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技术处理样品有效除掉干扰杂质,再利用连续流动注射仪检测馏出液中氰化物含量.结果 对20份样品进行氰化物检验,蒸馏-流动注射联用法最低检出限为0.0125 mg/kg,最低定量浓度为0.037 5 mg/kg;回收率为97.0%~103.6%;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74%~4.56%.采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与此方法进行比对,蒸馏-流动注射联用法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结论 蒸馏-流动注射联用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缩短检验时间,适合对大批量蔬菜及食用菌中氰化物快速准确地检测.

    蔬菜食用菌蒸馏-流动注射联用法氰化物检测

    栀子食用人群栀子苷暴露评估

    邱雪娇李强张磊潘峰...
    398-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国居民栀子食用情况,评估我国栀子食用人群栀子苷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专项监测收集我国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数据,结合2019-2022年我国食药物质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方法和概率评估方法获得我国不同人群通过食用栀子的栀子苷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结果 我国9省栀子食用率为10.32%,每日食用量均值为0.36g,高消费人群每日栀子食用量为1.48 g.简单分布评估显示,9省栀子食用人群的栀子苷每日平均暴露量为0.29 mg/kg·BW,高消费人群(P95)栀子苷暴露量为1.28 mg/kg·BW,9省栀子食用人群中有17.20%的居民通过食用栀子的栀子苷暴露量超过其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0.386 mg/kg·BW).河南省食用人群每日平均暴露量最高,为0.54 mg/kg·BW.概率评估结果显示,我国14.70%的栀子食用人群栀子苷暴露量超过TDI,具有潜在健康风险.结论 我国栀子食用人群的栀子苷暴露风险总体较低,但部分高消费人群(P95)存在健康风险.

    栀子苷暴露风险评估

    青岛市市售蔬菜中农残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李传秀孙枫林于红卫吕晓静...
    407-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岛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水平,为青岛市蔬菜食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2022年,在青岛10个区市随机采集7大类680份蔬菜样品,检测并分析蔬菜样品中28种农药残留的特征,对被检出农药进行急性、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680份蔬菜样品中,农药检出率为9.71%(66/680);超标率为2.79%(19/680).共检出10种农药,检出率最高的为联苯菊酯4.50%(27/600);共超标6种农药,超标率最高的为毒死蜱1.18%(8/680).各类农药检出率与超标率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类蔬菜间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茄果类农残检出率最高(27.68%,31/112),检出农残种类的数量最多(8种).7类蔬菜中均有禁限用农药的分布.10个区市均有农残检出,除黄岛区、胶州市、平度市外均有超标现象.城阳区检出率为19.44%(7/36),李沧区超标率为7.02%(4/57),市北区检出农残种类的数量最多为7种.检出的各类农药的急性、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aHQ、cHQ均小于1.结论 青岛市市售蔬菜样品中仍有部分禁限用农药存在,但农药残留水平较低,居民通过膳食途径摄入蔬菜中农残的健康风险较小.要继续加强对禁限用农药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降低食用蔬菜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

    蔬菜农药残留杀虫剂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广东省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三种食药物质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

    刘志婷黄盼盼黄琼陈洪升...
    414-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3种食药物质灵芝、铁皮石斛和西洋参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健康暴露风险.方法 在广东省10个地市采集灵芝及其相关产品(137份)、铁皮石斛及其相关产品(96份)、西洋参及其相关产品(70份)共303份,包括3种物质的鲜品、干制品原料和食品产品,其中广州采集33份、其余9个地市各采集30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法进行铅、镉、总汞、总砷的含量测定和分析;根据点评估模型,计算鲜品(按折干率折算)和干制品原料中重金属的平均含量,按照药用和膳食食用两种暴露方式,分别估计3种食药物质的重金属暴露风险.结果 作为药膳食用,暴露量高于药用暴露量,其中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的镉暴露量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8.51%、8.72%和8.56%;总汞的暴露量占PTWI的3.51%、0.91%和1.08%.铅暴露的暴露限值(MOE)分别为11.56、7.14和20.94,总砷暴露的MOE值分别为68.34、102.39和152.28.在考虑膳食暴露途径后,通过3种食药物质引起的重金属暴露风险仍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广东省居民通过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的膳食暴露途径引起的铅、镉、总汞、总砷4种重金属的暴露风险较低.

    食药物质灵芝铁皮石斛西洋参重金属风险评估广东

    无锡市谷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刘萍任梁周伟杰钱红丹...
    420-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无锡市市售谷物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采集无锡市市售大米、面粉、杂粮等谷物,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对谷物中的铅、镉、总汞、总砷进行检测.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谷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推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通过膳食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评估.结果 大米、面粉、杂粮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0.6,在安全范围内.谷物总致癌风险值为1.71×10-4,大米的致癌风险值最高,为3.29×10-4.4种重金属的非致癌危险商(HQ)均小于1,由高到低依次为总砷、镉、总汞和铅,不同种类谷物的重金属非致癌危险指数(HI)均小于1,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米类、面粉类、杂粮类.结论 无锡市谷物重金属污染在安全范围内,对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显示,谷物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整体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致癌风险在EPA推荐的可接受范围内,其中大米的致癌风险最高,主要贡献为总砷;非致癌风险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中大米的非致癌风险最高,主要贡献仍为总砷.

    重金属谷物污染健康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