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杨惠娣

月刊

1001-9278

010-68987902 68905541

100037

北京阜成路11号

中国塑料/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积脉动注塑rPE-HD/rPET混杂体系结构性能演变

    梁济峰瞿金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常见的废弃塑料制品组分高密度聚乙烯(PE-H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实验材料,设置两者的混杂比例为9/1、8/2和7/3,利用螺杆挤出机多次重复熔融再生,并利用体积脉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增强增韧的混杂塑料回收制品,实现多次回收制品力学性能的显著提高。分析了不同注塑工艺对样品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证明了体积脉动注塑成型引入的脉动应力场能有效提高不相容组分间的相容性,诱导掺杂相原位成纤和材料结晶形态的改变,构建互联杂化串晶结构。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在PE-HD和PET的混杂比例为9/1时,体积脉动注射成型制备的混杂回收材料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达38。7 MPa和165 kJ/m2,与稳态注射相比有54。8%和3 675。7%的提升。混杂比例为7/3时,样品的屈服强度和冲击韧性为31。0 MPa和11。6 kJ/m2,与稳态注射相比仍有14。8%和216。1%的提升。

    体积脉动注塑成型物理回收高密度聚乙烯增强增韧脉动应力场

    纳米蒙脱土复合改性酯化淀粉及其性能研究

    张馨鹏徐军杜夕彦郭宝华...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淀粉具有独特的束簇凝聚态结构,分子主链上存在大量的羟基,强烈的分子间氢键限制了分子链的自由运动,使得天然淀粉很难直接进行热塑性加工,为了改善淀粉的加工性,本文采用不同比例乙酰乙酸叔丁酯(t-BAA)与淀粉在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引入乙酰乙酸基弱极性基团改性淀粉的羟基,以减弱淀粉分子之间的强氢键作用。进一步通过纳米改性蒙脱土(MMT)的加入,使得酯化淀粉的热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结果表明:得到了取代度在0~1。57的酯化淀粉,并且成功将蒙脱土的层间距从1。53 nm扩大到2。02 nm,甚至呈现出部分剥离状态,且在不添加增塑剂的情况下实现热塑性加工并降低了其亲水性。

    淀粉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热塑性加工酯化改性

    聚乙醇酸高温降解性能研究及其调控方法

    王兴国吕明福黄逸伦郭鹏...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聚乙醇酸(PGA)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环境下的降解性能,研究降解过程中PGA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的变化,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GA的降解产物。随后,分别使用聚碳化二胺类抗水解剂HyMax@210和环氧类扩链剂ADR-6488熔融共混改性PGA,研究2种助剂对PGA的熔体流动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GA在高温水溶液中的降解性能远优于传统可降解材料,130℃水中10 h降解完全,降解产物主要为乙醇酸三聚体,提高pH值可促进PGA的降解。扩链剂和抗水解剂的存在提高了PGA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延缓了PGA的降解速率。

    聚乙醇酸降解性能降解机理扩链剂抗水解剂

    亚磷酸酯P-EPQ与受阻酚在聚丙烯中的协同抗氧作用研究

    邵豪锋焦隆杰公维光孟鑫...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氢过氧化物清除实验和热重分析对比研究了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联苯基二亚磷酸酯(Hostanox P-EPQ)和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Irgafos 168)的抗氧化活性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显示:由于P-EPQ结构中含有更高的P含量以及特殊的P—C键,其表现出卓越的抗氧化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而,选用受阻酚抗氧剂Irganox 1010和Irganox 1076与P-EPQ进行复配,对其在等规聚丙烯(iPP)中的抗氧化协同作用进行探究。复配抗氧剂所稳定的iPP在多次挤出过程中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和黄度指数(YI)变化以及氧气气氛中的氧化诱导期(OIT)比较结果表明:抗氧剂1010与P-EPQ复配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当1010与P-EPQ的质量比为6/4时,稳定的iPP具有最佳综合稳定性能。此时,抗氧改性样品第五次挤出后的MVR和YI仅为纯iPP的19。8%和79。9%,而180℃下的OIT则从0。8 min显著延长至74。8 min。

    亚磷酸酯抗氧化性能聚丙烯复配体系协同效应

    单宁酸表面改性PE-UHMW纤维及其界面性能研究

    陈天欢严成蒋干兵郭帅...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单宁酸(TA)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金属离子种类及反应时间对单宁酸与金属离子(TA-[M])改性对PE-UHMW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在TA-[M]改性溶液中引入聚乙烯亚胺(PEI),研究了PEI分子量对TA-[M]-PEI改性PE-UHMW纤维性能影响,以及PEI对TA涂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A涂层成功涂覆在PE-UHMW纤维表面,在纤维表面引入了羟基官能团。TA-Fe改性12 h后纤维与环氧树脂(EP)的界面剪切强度较改性前提高了102。03%;与聚氨酯树脂(PU)界面剪切强度提升了97。78%。TA-Fe改性12 h后纤维与PU的界面粘接强度提高了44。35%;与EP的界面粘接强度提高了58。50%。氨基化合物PEI能够改善TA涂层的稳定性,超声清洗实验后PE@TA-Fe-PEI600比PE@TA-Fe界面黏结强度下降少。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单宁酸表面改性界面增强

    蒜茎叶基丙烯酸酯液体地膜的制备及抗虫性能研究

    李博马军李文卓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蒜茎叶废弃物(GL)和丙烯酸酯单体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抗虫功能的可喷涂的GL-丙烯酸酯液体地膜,GL在制备过程中被充分利用。研究了GL用量对于乳液黏度、可喷涂性、芯吸性(wicking)和成膜性的影响,并对GL-丙烯酸酯薄膜的力学性能、保水性和保温性进行评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对GL-丙烯酸酯薄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对GL-丙烯酸酯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和抗虫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GL与丙烯酸酯单体的质量比为0。5/10时,GL-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异的成膜性和可喷涂性,GL-丙烯酸酯薄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最小的土壤水分蒸发率(19。7%)和最好的土壤保温能力,可以提高28%小白菜种子发芽率,减少6%的叶片受损面积,降低20%的小菜蛾虫生存率。

    蒜茎叶废弃物丙烯酸酯单体可喷涂液体地膜抗虫

    小空腔内EVA发泡胶带的黏结性能和发泡行为研究

    刘伟余才利陈小澄张纯...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4,4-氧代双苯磺酰肼(OBSH)作为发泡剂、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交联剂、C9树脂作为增黏剂制备了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发泡胶带,研究组分对2D发泡胶带使用性能的影响和机理。结果表明,在合适的EVA/BPO/OBSH/C9(100/3/3/40)条件下,发泡胶带能够在170℃和205℃下发泡。发泡胶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膨胀率超过2倍,不发生挂流,表面平整。同时,发泡胶带的拉伸强度高于5 MPa,断裂伸长率超过240%,吸水率低于5%。

    发泡胶带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声振粗糙度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4,4-氧代双苯磺酰肼

    ABS/CNTs/Fe3O4复合材料及其双峰泡沫的电磁屏蔽性能研究

    孙鹤何欣骆彤雨吉欣...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融共混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发泡技术,分别制备了具有优异导电能力和电磁干扰屏蔽性能(EMI SE)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碳纳米管(CNTs)/四氧化三铁(Fe3O4)复合材料及其双峰泡沫。研究了2种填料复配比例及含量变化对ABS复合材料及其双峰泡沫的发泡性能、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和EMI SE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NTs和Fe3O4含量逐渐增加,ABS双峰泡沫的平均泡孔尺寸逐渐减小,泡孔密度逐渐增加。其中,平均大泡孔尺寸从283。54 μm减小至70。79 μm,平均小泡孔则从11。89 μm减小至7。19 μm;而大泡孔的泡孔密度从2。88×104个/cm3增加到2。51×106 个/cm3,小泡孔的泡孔密度则从2。18×108 个/cm3增加到1。12×109 个/cm3。同时,ABS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也从0。304 1 S/cm增加至1。360 8 S/cm,总EMI SE由28。65 dB提高到43。05 dB。发泡后,ABS双峰泡沫电导率从0。002 7 S/cm增加至0。065 4 S/cm,总EMI SE从10。89 dB提高至21。08 dB。ABS复合材料及其双峰泡沫的比电磁屏蔽效能(SSE)最高可达41。33 dB/(g·cm-3)。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复合材料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电导率电磁干扰屏蔽

    聚酯漆包线漆与其热解产物的共热解行为研究

    朱光泽夏志东周炜王晓露...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聚酯漆包线及其漆膜分别与漆膜热解所得焦炭进行共热解,利用X射线衍射、形貌分析、热重分析、Coats-Redfern积分法、红外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共热解行为。结果表明,聚酯漆包线漆膜热解所得焦炭的石墨化程度较高且其表面呈褶皱状的微纳结构。虽然焦炭存在继续热解情况,但焦炭的加入不仅可以使聚酯漆膜的质量损失率提高,还可以将其活化能降低16。9%。此外,焦炭可致使聚酯漆膜热解过程中逸出更多的含有O—H、C=O等含氧官能团物质以及CO2。研究证明,聚酯漆包线热解所得焦炭与聚酯漆包线共热解后可以进一步促进聚酯漆包线的热解,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废漆包线热解回收铜的发展。

    聚酯漆包线焦炭热解动力学红外分析

    《中国塑料》中英文摘要书写要求

    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