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塑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塑料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

杨惠娣

月刊

1001-9278

010-68987902 68905541

100037

北京阜成路11号

中国塑料/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中央级)科学技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塑料》以推动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为己任,准确报道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反映塑料工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创造性、新颖性、实践性、可靠性;以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为特色,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围绕塑料工业发展这一主题,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在行业中最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性能评价及相变沥青的性能分析

    谭剑王俊竹李帅刘欣烨...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微胶囊对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探明合成脲醛(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壳材和正十四烷芯材对相变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解析其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SR)等实验手段,研究相变微胶囊改性沥青(相变沥青)的功能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为乳化剂浓度7%,乳化转速2 000r/min,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1,油水体积比1∶7,合成时间90 min,合成温度80 ℃,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潜热为117 J/g;微胶囊壳材密封性较好,能够在沥青中稳定存在,满足沥青施工温度区间要求;相变沥青放热区间为-7。1~-17。9 ℃,吸热区间为2。3~13。5 ℃,当微胶囊掺量为7%时,相变沥青相变焓为5。258 J/g;相变微胶囊能够有效延缓沥青硬化过程,且在常温条件下保持稳定,具有应用潜力。

    相变材料微胶囊沥青正十四烷

    聚醚醚酮齐聚物固相增黏及聚合物性质研究

    庞馨蕾白瑜王洪学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环丁砜为溶剂合成齐聚物,采用齐聚物在双转子密炼机中进一步固相增黏的聚合方式制备了聚醚醚酮(PEEK)。研究了不同增黏时间对PEEK结晶、热学和流动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时间增加,PEEK结晶度和结晶完善程度逐渐降低,且增黏5 h制得的PEEK的结晶度较齐聚物降低约31。4%;所有聚合物900 ℃时残炭量仍大于50%,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PEEK熔体黏度随增黏时间增加逐渐增大,约为齐聚物的13~360倍。

    聚醚醚酮齐聚物固相增黏结晶性能热学性能

    羟基官能化ACR的制备及其在PBT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马建心王国梁杜中杰王武聪...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种子乳液法合成了以微交联聚丙烯酸丁酯(PBA)为橡胶核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功能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壳层的羟基官能化聚丙烯酸酯橡胶粒子(ACR-OH)。将ACR-OH与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混合后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利用在熔融共混过程中ACR粒子表面羟基与TGIC中环氧基团的反应以及TGIC与PBT端羟基反应的协同作用,得到ACR与PBT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改性PBT树脂(PBT/TGIC/ACR-OH)。考察了ACR-OH和TGIC添加量对PBT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良好的相容性,羟基官能化ACR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PBT的韧性。以100份PBT树脂为基准,当ACR-OH和TGIC的添加量分别为20份和2份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20。45 kJ/m2,是纯PBT(2。43 kJ/m2)的8。4倍;同时,在多官能度TGIC的辅助作用下,当ACR-OH和TGIC的添加量分别为8份和2份时,改性PBT表现出较好的刚韧平衡,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分别为10。87 kJ/m2 和 42。1 MPa。

    乳液聚合羟基官能化聚丙烯酸酯橡胶粒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相容性冲击强度拉伸强度

    《中国塑料》广告合作

    19页

    MOF-74协同膨胀阻燃EVA及其性能研究

    沈文涛胡心蕊张硕许苗军...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一种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与焦磷酸哌嗪(PPAP)及三嗪成炭剂(CFA)以一定的质量比均匀混合后加入到乙烯-醋酸乙烯酯树脂(EVA)中,制备阻燃EVA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AP/CFA(IFR)的质量比为3∶1,添加量为19%(质量分数,下同),材料在垂直燃烧测试时通过了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26。9%;当IFR/MOF-74的质量比为97∶3,添加量为18%时,材料就能通过UL94V-0级,LOI值为27。1%;锥形量热测试表明,MOF-74的加入有效降低了材料的热量、烟气及一氧化碳的释放,表现了良好的协同阻燃作用,同时提高了阻燃剂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使得阻燃EVA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

    乙烯-醋酸乙烯酯镍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协同阻燃

    高强电磁屏蔽环氧复合材料的3D打印工艺研究

    曲道鹏张涛华晨曦宋欣雨...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双喷头直书写3D打印工艺将高强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SiO2/EP)复合材料和高导电炭黑/环氧树脂(CB/EP)复合材料有序组装为三维交替排列的纳米二氧化硅/炭黑/环氧树脂(SiO2/CB/EP)复合材料。通过流变性能分析,添加11。6%(质量分数,下同)纳米二氧化硅和10%炭黑的环氧树脂具备优异的可打印性,并通过挤出压力和打印速度的调控实现了线宽为400 μm的线条稳定成型。结果表明,SiO2/CB/EP复合材料展现了优异的成型精度和规则有序的三维结构;所制备的SiO2/CB/EP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强度分别为35、64、120 MPa,相较于SiO2/EP未出现严重衰减;同时,其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25 dB,且主要以电磁波的吸收为屏蔽机制。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三维打印电磁屏蔽力学性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织构化疏水性研究

    宋龙钟雯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与黏稠物易发生粘连、不便于清洁等问题,通过激光标刻机对材料表面进行织构化改性,利用接触角测试仪对材料表面疏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能使材料表面的疏水性提高50%,使其具有防粘连性能和自清洁能力。探究了运用哪种织构对材料表面进行织构化改性使材料表面具有最佳的疏水性,其结果为仿生猪笼草织构改性表面的疏水性最好。在此结论上探究该织构疏水性最优的加工参数,结果表明,猪笼草仿生织构疏水性最好的加工参数组合为织构大小为400 μm、横向间距为100 µm、纵向间距为100μm;通过改变织构大小来改变织构的面积率,结果表明,织构的疏水性随着织构面积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织构面积率为18。5%附近取得最大。

    表面织构疏水性防粘连自清洁

    电容膜料聚丙烯热拉伸过程中结构演变研究

    刘刚姚成贾磊陈喜鹏...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二维小角/广角散射、动态力学分析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热拉伸引起电容膜料聚丙烯的取向结晶特性,主要关注拉伸应变对有序长周期、取向度、结晶度、熔点、链松弛转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拉伸变形造成了取向纤维晶形态,随着应变的增加,取向度和结晶度逐渐提高,即所谓的应变增强结晶现象;而晶片有序堆叠的长周期与拉伸应变无关;热拉伸过程中新生成了厚、薄两种片晶,分别归因于熔融再结晶机理和应变诱导结晶机理;两种新生成片晶的结晶度和熔点受应变影响较小;此外,拉伸取向使得无定形相与结晶相之间电子密度差异减少,不同松弛温度之间相互靠近。

    聚丙烯热拉伸应变纤维晶结晶度熔点

    成核剂ST-NAB3改性扩链聚乳酸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丁馨怡顿东星秦骏熙陈钰蕾...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转矩流变仪将扩链剂CEAX8840、成核剂ST-NAB3与PLA熔融共混制备改性PL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热台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变形仪、万能试验机以及冲击测试仪对改性PLA微观结构、结晶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CEAX8840和ST-NAB3的含量分别为6%(质量分数,下同)和1%时,PLA的晶体最小,密度最大,结晶温度提高到123。9 ℃,结晶度达到44。9%;此外,其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分别提高到了 64。7 kJ/m2 和 84。9℃。

    聚乳酸扩链剂成核剂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

    《中国塑料》关于论文学术不端的认定及处理办法

    《中国塑料》编辑部
    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