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营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爱华窦继波王文超宋晓霈...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营养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聊城市某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结果:发放问卷603份,回收问卷603份,有效问卷580份。调查对象营养素养的中位数是64。5(IQR=14。0),营养素养水平为72。6%。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调查对象营养素养水平较高(64。5 vs 63。5 vs 66。5,H=6。86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营养素养水平受到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结论:山东省聊城市在校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尚可,主要受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影响,有必要需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营养水平的提升。

    营养素养聊城市在校学生影响因素

    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介入术后血脂、炎症水平及MACE发生的影响

    吴春宇王之麒罗志强方忠维...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术后血脂、炎症反应程度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2023年5月期间实施PCI治疗的113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57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以谷氨酰胺为主的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另外56例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饮食指导模式(常规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指标、炎症反应指标、血脂等代谢指标及随访1年患者MACE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CK-MB、cTnI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CK-MB、cTnI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hs-CRP、IL-6、TNF-ɑ、IL-10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IL-10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在术后48h的血清hs-CRP、IL-6、TNF-ɑ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血清TG、TC、LDL-C、HDL-C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G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的HDL-C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在术后1周的血清HDL-C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前,研究组和常规组的LVEF、LAD、LVEDV、LVD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LVEDV、LVD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LVEF、LAD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在术后3个月的LVEF高于常规组、LVD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7。02%、常规组MACE发生率16。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以谷氨酰胺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优化血脂水平,并且对患者术后心功能康复有利,但在降低MACE发生率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围手术期肠内营养老年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手术不良心血管事件

    老年住院患者膳食炎症指数、营养参数与衰弱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刘琳范群斌梁文李玉婷...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膳食炎症指数(DII)、营养参数与衰弱发生的关系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8例患者经衰弱量表(Fried)调查达到衰弱标准(衰弱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衰弱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DII、营养参数、个体情况、疾病病情资料,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衰弱组的年龄、过去1年住院史患者占比、家庭收入<6000元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的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总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的DII指数达到T3水平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均摄入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共病数量≥2种、患者的红细胞水平越低、血红蛋白水平越低、总蛋白水平越低、白蛋白水平越低、DII指数为T3是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II水平越高、红细胞水平越低、血红蛋白水平越低、总蛋白水平越低、白蛋白水平越低会显著增大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发生的风险。

    老年住院患者膳食炎症指数营养参数衰弱危险因素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王婉莹朱东林冯悦张运捷...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统计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患病率,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老年人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吸烟史、饮酒史、身高、体重、体育活动情况等一般信息、实验室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数据,步速、握力,以及体成分检测数据等。参考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骨骼肌减少症诊断和治疗》对肌少症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患病率为25。66%,合并肌少症组患者血清25(OH)D3平均水平为(25。14±6。33)ng/mL,维生素D缺乏率合计为26。48%,血清25(OH)D3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率显著高于T2DM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老年T2DM合并肌少症患者步速(r=0。508,P<0。05)、握力(r=0。483,P<0。05)及ASMI得分呈正相关(r=0。512,P<0。05)。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女性、空腹血糖高、HbA1c高以及血清25(OH)D3水平过低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体重正常是保护因素,均有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合并肌少症发生率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是合并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是良好的预测因子。故对于老年T2DM患者,应关注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预防肌少症的发生发展。

    维生素D老年人2型糖尿病肌少症相关性分析

    信息动态

    封2,前插1,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