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城市成年居民早餐食物种类调查

    毕小艺曹秋野王瑛瑶吴佳...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城市居民早餐食物食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及供餐企业指导、改善居民早餐状况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问卷调查早餐食物摄入和人口、社会经济学等相关信息。共纳入31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居民10 444人。应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餐是否营养充足的影响因素。结果:10 444名城市成年居民在调查期间早餐食用比例最高的食物是谷薯类(89。4%),其次是肉蛋类(53。9%)、奶豆坚果类(49。3%),最低的是蔬菜水果(42。2%)。分别有26。5%、28。8%、28。2%、16。5%的调查对象早餐的食物种类为1类、2类、3类、4类。不同城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女性、30岁~、40岁~、50~80岁、家庭人均年收入≥7万元的调查对象早餐营养充足(早餐食物种类达到四类)的可能性更高。结论:我国居民早餐膳食不够均衡,早餐质量还有待提高。需要个人-供餐企业-相关部门等共同努力,达到均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目标。

    城市居民早餐食物饮食模式横断面研究

    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早餐情况分析

    张建芬张娜何海蓉刘树芳...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早餐行为,为后期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3月在河北省保定市某高校抽取调查对象共718名,利用自身设计问卷对大学生早餐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718份,回收问卷71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对象每天吃早餐、每周3~4次、1~2次和几乎不吃的比例分别为57。3%、25。5%、10。8%、6。4%。不同性别、年级及专业调查对象,每周吃早餐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早餐营养较足及充足分别为16。9%、2。7%;调查对象在选择食物种类上,前3位分别为谷薯类(70。6%)、豆类(37。2%)、肉蛋禽鱼类(30。8%);蔬菜水果类选择比例较低(8。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调查对象早餐营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之间,医学专业调查对象早餐营养质量高于非医学专业调查对象(P<0。05)。在早餐食物种类选择上,在不同性别之间,女生选择豆类的比例高于男生(P<0。05);不同年级之间,一年级学生选择谷薯类、蔬菜水果类以及奶类比例高于二年级学生(P<0。05),二年级学生在选择肉蛋禽鱼类、豆类比例高于一年级学生(P<0。05);不同专业之间相比,医学专业学生选择肉蛋禽鱼类、蔬菜水果类、豆类及奶类食物比例高于非医学专业学生(P<0。05),非医学专业学生在选择谷薯类食物比例高于医学专业学生(P<0。05)。结论:大学生食用早餐比例较低,且早餐质量较足及充足比例较低,亟需开展营养宣教,提高其对早餐的重视程度。

    早餐行为健康宣教

    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吕美茹慕迪游杰刘爽...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城市成年居民早餐在外就餐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城市化对食物环境及居民餐饮食物消费行为的影响"项目。本文将早餐在外就餐定义为过去1周早餐时段至少有1次餐饮食物的消费行为。选取1 916名不同城市化水平地区的18~65岁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早餐在外就餐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象早餐在外就餐的影响因素。结果: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率为62。0%;早餐在外就餐的主要场所为中式小吃快餐店。男性、18~35岁、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低城市化地区、吸烟、饮酒以及肥胖的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率较高(P<0。05)。早餐在外就餐居民的不同类别食物的消费率在不同性别和城市化水平地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年龄、不吸烟、不饮酒为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的保护性因素;高教育程度、低城市化、超重为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的危险因素。结论: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率较高,与年龄、教育程度、城市化水平、吸烟、饮酒及BMI有关,应加强营养宣教,促进均衡健康的在外就餐行为。

    城市居民早餐在外就餐影响因素

    我国西南茶叶主产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比较分析

    伏成秀张文云张庆钱敏...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西南地区是我国茶产业重要地区,茶产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云南、贵州和四川3个茶叶主产省展开竞争力评价及分析制约因素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茶叶生产、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出口贸易等方面梳理3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运用资源禀赋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云贵川3省茶产业竞争力。结果:云贵川3省具有拥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产业规模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云南、贵州具有较强的出口贸易竞争力,但均存在相对出口不足的问题,贵州、四川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不足。结论:结合云贵川3省茶产业发展及竞争力定量分析,从持续加强茶产业的扶持发展、提升茶叶国际贸易竞争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给予对策建议。

    云贵川茶产业发展现状竞争力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历程与思考

    房昕瑜郭晓晖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颁布后的3次修订细节进行概述,对比分析我国与多个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法律体系的异同。为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工作提供相关参考建议。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并筛选相关文献、书籍及网络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给食品产业各利益相关方带来重要启示,与中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现状、未来食品发展趋势和国民营养与健康关系密切。结论:我国需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法律修订食品监管社会共治

    红豆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降糖活性研究

    胡宁韩佳欣秦梅子包怡萍...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红豆蛋白的酶解工艺并研究红豆多肽的降糖活性及构效关系。方法:采用碱沉酸提法提取红豆粗蛋白,以肽得率、水解度、α-葡萄糖苷酶抑制、Fe2+螯合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筛选最佳蛋白酶;酶解得到红豆多肽,醇沉多糖后通过DA201-C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脱盐纯化后,测定多肽的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来探讨其构效关系。结果:经4种蛋白酶(中性、碱性、风味、复合蛋白酶)水解后,碱性蛋白酶的肽得率为82。95%,水解度为52。67%,实验浓度范围内最佳α-葡萄糖苷酶抑制为72。14%,比其他3种酶均高;85%乙醇醇沉后的肽糖比、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73。49%)和α-淀粉酶抑制率(31。31%)均最高,脱盐纯化后肽含量高达97。61%,在2 mg/mL时测定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效果,分别为52。49%和14。63%,表明除去多糖后红豆多肽仍具有独立降血糖活性;经测定,红豆多肽以小分子为主,3 kDa以下占比91。40%,其中小于1 000 Da占比达到75。28%。纯化后疏水性氨基酸占比约37。28%,其中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结论:碱性蛋白酶是制备红豆多肽的最佳蛋白酶,分离纯化后的红豆多肽具有降糖活性,其活性可能与4种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且分子量较小有关。

    红豆多肽蛋白酶解分离纯化降糖构效关系

    干制前处理对切分杏褐变内源酶及色泽的影响

    沈跃陈恺曹娅承春平...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4种方式对切分杏干制前进行处理,研究对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色差的影响,确定切分杏干制前处理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切分、去核的赛买提杏为材料,探究热水、蒸汽漂烫、微波处理、浸硫处理的杏果内源酶活性、失活率和色差的变化,研究4种最佳前处理条件下对杏果色差(干制前后)的影响,并进行色差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热水、蒸汽漂烫下酶活性随热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100℃、90 s为该处理的最佳条件;微波处理下内源酶失活率随功率的增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佳条件为50%(350 W),5 min,失活率分别为92。83%、91。05%;浸硫处理下酶失活率分别为98。73%、16。35%。结论:热水漂烫和浸硫处理结合热风干燥在温度为60℃时色泽保持较好,而蒸汽漂烫和微波处理选择40℃为宜。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热水漂烫对杏干色泽损伤较大,硫处理可有效保持杏干色泽。

    切分杏漂烫处理微波处理浸硫处理褐变内源酶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法测定食品中胡萝卜素

    俞淑庞贝妮林毅侃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两泵一阀的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检测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方法,避免了胡萝卜素在复杂前处理过程中的损失。方法:在线固相萃取柱PLRP-S(2。1 mm×12。5 mm)液相分离色谱柱PAH(2。1 mm×100 mm,1。8 μm);固相萃取泵流动相,水+甲醇,液相分离流动相,甲醇+二氯甲烷;检测波长450 nm。结果:该方法在0。10~2。00 μg/mL保持良好的线性,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能够满足检测需求。α-胡萝卜素回收率为92。0%~105。4%,β-胡萝卜素回收率91。1%~107。2%。结论:该方法利用两泵一阀的在线固相萃取技术,能高效、快速检测食品中胡萝卜素,检测效率高,前处理提取效率好,方法能够满足检测需要。

    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胡萝卜素食品

    食用燕窝对促进认知影响的定性研究

    周淑益张娜林咏惟申贵元...
    53-5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燕窝对认知的影响。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自2012年9月1日—2022年9月1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参照SYRCLE动物实验风险评估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均为动物模型实验。无论燕窝的来源、给药途径、治疗时间、治疗目的(营养、治疗或预防)是否一致,综述结果都表明,燕窝可以改善实验动物的认知功能,用于诱导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为子代的认知营养增强剂,对动物暴露于脑毒性物质后续产生的认知损伤具有预防保护作用,且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并且,燕窝的促进认知作用可能与燕窝或其有效成分可以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燕窝具有促进认知的潜在功效,但因缺乏人群实验,尙无法确定燕窝对人群认知的影响。

    燕窝唾液酸认知促进抗氧化

    补气健脾类原料及组方研究进展

    张婷婷王凤忠谢梦洲胡生海...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脾气虚与现代慢性疾病的相关性,并对常用补气健脾的中药材、食材、药对及经典药膳方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脾气虚、补气健脾、代谢障碍、药膳等为检索词在古籍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脾胃气虚证的药理作用研究逐渐深入,补气健脾药物成分研究也达到一定程度,但是对于药食同源食物类的研究较少。结论:应加大对药食同源补气健脾产品的研究。

    脾气虚补气健脾代谢障碍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