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食物与营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中国食物与营养

中国农业科学院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许世卫

月刊

1006-9577

foodandn@263.net

010-82109761

100081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食物与营养/Journal 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及时报导国家新出台的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现、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普及宣传营养保健、膳食指南等方面的知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0-2019年儿童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以河北某医院为例

    朱绘霖王蕾褚泽军郑青松...
    67-7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河北地区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儿童饮食结构的科学指导与调整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10-2019年期间,河北省某医院采用ELISA方法测定儿童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的水平,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31 312例0~14岁的儿童病例.结果:儿童对鸡蛋的IgG阳性率最高(57.13%),对猪肉的IgG阳性率最低(1.95%),超过一半的儿童对两种或以上食物表现出不耐受.阳性率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其中西红柿和小麦的变化趋势相似.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间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女童的阳性率高于男童,婴幼儿组高于非婴幼儿组.结论:河北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存在不同水平的检出,该结果对该地区儿童的个性化健康饮食规划和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参考价值.

    食物不耐受儿童IgG抗体河北地区影响因素

    老年冠心病人群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分布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武冰琳汝奎姚鹏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人群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分布及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因胸部不适行CAG检查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维生素D、E、A、K1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变程度、疾病类型患者间差异.结果:观察组维生素D为(22.41±6.40)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维生素E、维生素K1和维生素A分别为(14.25±2.22)μg/mL、(1.44±0.35)ng/mL、(72.25±13.3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病变患者维生素D为(15.84±6.11)nmol/L,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病变患者(P<0.05),而维生素E、维生素K1和维生素A分别为(17.47±2.00)μg/mL、(1.80±0.24)ng/m L、(79.80±11.87)ng/mL,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病变患者(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维生素D为(20.07±5.06)nmol/L,明显低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5),而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A分别为(17.47±2.00)μg/mL、(1.80±0.24)ng/mL、(79.80±11.87)ng/mL,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5).维生素D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62,P<0.05),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A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00、0.786、0.236,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人群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维生素E、K1、A水平升高,其中维生素D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而维生素E、K1、A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老年人冠心病脂溶性维生素病情程度相关性

    糖尿病肾病蛋白质摄入水平与患者肾脏功能损害进展及预后的关联性

    沈晴明戚洪陈珍珍袁玲...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蛋白质摄入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早期DN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根据患者入组前1周监控的24小时尿尿素氮评估蛋白质摄入量,参考2020年肾病预后质量建议(KDOQI)标准,符合低蛋白饮食标准的早期DN患者53例[蛋白质摄入量0.6~0.8 g/(kg·d)(低蛋白组)]、符合高蛋白饮食标准的早期DN患者54例[蛋白质摄入量>0.8 g/(kg·d)(高蛋白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随访12个月,对比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及预后差异.结果:在入组时,低蛋白组和高蛋白组的FPG、HbA1c、SBP、DBP、TG、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低蛋白组的FPG、HbA1c、SBP、DBP、TG、TC水平与高蛋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组时,低蛋白组和高蛋白组的BUN、Scr、24小时尿蛋白、ALB、血尿酸、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低蛋白组的BUN、Scr、24小时尿蛋白、血尿酸、β2-MG水平均低于高蛋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低蛋白组有7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高蛋白组有17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低蛋白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高蛋白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低蛋白组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长于高蛋白组(χ2=3.953、P=0.047<0.05).结论:对于早期DKD患者,采取低蛋白饮食控制干预,有利于延缓肾功能损伤进展,降低临床期DKD的发生率.

    蛋白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伤预后尿素氮

    高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在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徐宁段圆方李勤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高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90例为研究人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单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强化组采用高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营养指标、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统计两组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ASMI、握力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ASMI、握力较治疗前升高,且强化组治疗后ASMI、握力较常规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营养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氮平衡较治疗前升高,且强化组治疗后营养指标较常规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M-FES评分、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M-FES评分、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强化组治疗后M-FES评分、SF-36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强化组呕吐、压力性溃疡、吸入性肺炎、胃潴留、腹泻、再喂养综合症等发生率分别为24.44%、11.11%、11.11%、13.33%、35.56%、28.89%,均低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结论:高谷氨酰胺营养支持用于COPD合并肌少症患者,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ASMI和握力,降低跌倒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肌少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