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封多佳

月刊

1004-5503

zgsw1988@163.com

0431-87923344;87910140

130062

长春市西安大路3456号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国家卫生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为报道我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重大成果和国内外最新进展的国内唯一的生物制品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载生物制品和生物技术产品相关领域,如预防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流行病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产、使用和质控等学术文章。在选择来稿时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先报道基金项目及各种基金赞助课题的文章,并适当照顾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本刊可承接国内外与生物制品及生物技术产品有关的设备、试剂广告业务,以刊物所具有的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传播能力做好客户的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公藤红素对人食管鳞癌KYSE18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李香马燕春张宇涵花雨艳...
    453-457,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雷公藤红素对人食管鳞癌KYSE18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KYSE180细胞,分别加入0.5、1、2μmol/L的雷公藤红素,同时设空白对照组.MTT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qRT-PCR法检测细胞中P53、FAS、DR5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Bax、Bcl-2、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μmol/L雷公藤红素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F=10.9,P<0.05),0.5、1 μmol/L雷公藤红素组克隆数明显减少(F=457.9,P<0.05);1、2 μmol/L雷公藤红素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数量明显下降(F=751.7~1 134.0,P均<0.001);0.5、1、2 μmol/L雷公藤红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F=243.0~728.0,P均<0.05);1及2 μmol/L雷公藤红素组细胞中P53、FAS、DR5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F=71.0~539.3,P均<0.01);1、2 μmol/L雷公藤红素组Cspase-3、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F分别为 142.1、35.3、347.6,P 均<0.01),2 μmol/L 雷公藤红素组 PARP 蛋白水平明显增加(F=877.6,P<0.01),0.5、1、2 μmol/L雷公藤红素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F=59.2,P均<0.01).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抑制KYSE180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9、Bax、PARP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雷公藤红素食管鳞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制剂和沉淀中相关蛋白化学修饰类型的鉴定

    殷婷婷朱秋媚刘冰莹张宇...
    458-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鉴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rhIL-1 Ra)制剂和室温加速获得的制剂沉淀中相关蛋白的化学修饰类型.方法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对rhIL-1 Ra制剂和室温加速获得的制剂沉淀进行相关蛋白检测,并按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关蛋白的百分比;再用液质联用质谱法对rhIL-1Ra制剂和室温加速获得的制剂沉淀进行相关蛋白的鉴定.结果 RP-HPLC结果显示,rhIL-1Ra制剂中有6个相关蛋白色谱峰,所占百分比依次为0.414%、0.870%、0.871%、0.304%、0.104%、1.182%,rhIL-1Ra室温加速获得的沉淀中有5个相关蛋白色谱峰,所占百分比依次为0.350%、3.603%、1.118%、0.629%、0.866%.液质联用结果显示,rhIL-1Ra制剂6个相关蛋白色谱峰化学修饰类型分别为甲硫氨酸氧化、天冬氨酸脱水环化+甲硫氨酸氧化、甲硫氨酸氧化、甲硫氨酸氧化、天冬氨酸脱水环化、天冬氨酸脱水环化;rhIL-1Ra室温加速获得的沉淀中5个相关蛋白色谱峰化学修饰类型分别为甲硫氨酸氧化、天冬氨酸脱水环化+甲硫氨酸氧化、以甲硫氨酸氧化为主、以天冬氨酸脱水环化+甲硫氨酸氧化为主、以天冬氨酸脱水环化为主.结论 rhIL-1Ra制剂和室温加速获得的制剂沉淀的相关蛋白修饰类型相同,主要存在3种:甲硫氨酸氧化修饰、天冬氨酸脱水环化、天冬氨酸脱水环化+甲硫氨酸氧化,本研究为提高rhIL-1Ra制剂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化学修饰类型氧化修饰脱水环化

    2001-2018年西藏自治区鼠疫流行趋势分析

    赵哲赵晨锡吴旭斌多吉欧珠...
    46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1-2018年西藏自治区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基于国家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收集2001-2018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鼠疫发病率及发病数等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GIS)分析发病趋势变化.结果 2001-2018年西藏自治区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藏自治区在2个时间段(2001-2009和2010-2018年)的平均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0.04/10万和0.023/10万;第1时间段平均发病率Moran's I指数为0.123(Z=2.273,P<0.05),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1时间段西藏自治区呈高-高关联模式;Getis'G分析结果显示,西藏自治区在2个时间段均为热点地区.结论 2001-2018年西藏自治区多数年份鼠疫处于静息期,个别年份偶有散发病例.应注重加强当地鼠疫监测,并严格落实个性化鼠疫防控措施,制定鼠疫应急处置预案.

    鼠疫发病率回归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聚类分析

    一种改良原代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复氧模型的建立

    史晋朝马娜张倩陈静...
    471-474,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糖氧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方法 从SD乳鼠脑组织中分离海马组织,制备海马神经元悬液,通过抑制胶质细胞数量,将海马神经元悬液分为无抑制、部分抑制和完全抑制组,经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确定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最佳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将海马神经元进行糖氧剥夺0.5、1和1.5 h,再分别复氧0、24、36和48 h,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含量,CCK-8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以LDH含量较高,对神经元存活率影响较小的条件为原代海马神经元OGD/R模型的最佳建模条件.结果 部分抑制胶质细胞时,神经元纯度较高,生长状态均一良好,胶质细胞与海马神经元数量比约1∶1,可保留胶质细胞与神经元间的结构和功能联系.与OGD 1 h组比较,OGD 1 h/R36h时,LDH含量显著升高(t=4.31,P<0.05),神经元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P>0.05).结论 获得了胶质细胞与神经元数量约为1∶1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且生长状态良好.OGD1h/R36h条件下建立的OGD/R模型,神经元树突缩短,活力受损,存活率较高.本研究为后续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海马神经元原代糖氧剥夺/复氧模型乳酸脱氢酶细胞存活率

    多剂量装双价HPV疫苗中防腐剂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及验证

    缪晨阳汪德奎魏健
    475-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检测双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疫苗中3种候选防腐剂(尼泊金甲酯、苯甲醇和间甲酚)的含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Peptide BEH C18 300 Å(150 mm × 2.1 mm,1.7 μm)色谱柱;流动相A(0.1%三氟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0.1%三氟乙酸乙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柱温为40 ℃,检测波长为254 nm.对建立的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精密性、稳定性验证,并采用该方法检测含3种防腐剂的双价HPV疫苗中各防腐剂的浓度.结果 在选定的条件下,尼泊金甲酯、苯甲醇和间甲酚有不同的出峰时间(分别为14.6、7,2和15.3 min),不受样品中其余组分和检测试剂的影响.尼泊金甲酯在0.005%~0.0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3),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2.31%(n=5);苯甲醇在0.1%~0.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46%,RSD为2.70%(n=5);间甲酚在0.4%~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为0.74%(n=5).尼泊金甲酯和间甲酚于2~8 ℃放置3 d,苯甲醇放置2 d,检测结果的RSD均<5%,稳定性良好.使用建立的方法检测HPV双价疫苗样品中的3种防腐剂浓度,均满足±20%的误差范围内.结论 建立的RP-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准确性、精密性、稳定性良好,能有效对双价HPV疫苗中尼泊金甲酯、苯甲醇和间甲酚3种防腐剂进行检测和质控.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防腐剂尼泊金甲酯苯甲醇间甲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Vero细胞系体外病毒中和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丁如霞李晓玉赵晨燕刘强...
    481-486,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稳定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Vero细胞系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以评估样品的体外抗病毒中和活性.方法 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9靶向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一种稳定表达fluc的Vero细胞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痘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细胞活性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评估痘病毒免疫血清及RSV单抗的中和活性,并与噬斑抑制法及细胞活力检测(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构建了 Vero-fluc细胞系,其细胞量与表达的fluc相关性良好(R2=0.994 8).利用Vero-fluc细胞作为感染细胞验证的痘病毒中和活性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信噪比(signal/background ratio,S/B)=25],可满足高通量的检测需求(Z'=0.9),相比传统噬斑抑制法一致性强(R2=0.76),免疫血清的ID50值较噬斑法平均高出2倍.建立的RSV中和活性检测方法,检测的抗RSV单抗中和活性与ATP活性试剂盒检测结果一致,Vero-fluc细胞法在1∶103~1∶105的抗体滴度水平上抑制率显著高于ATP法.结论 建立的基于Vero-fluc细胞系的病毒中和活性检测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可靠,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检测通量,是一种通用型体外抗病毒中和活性评价方法.

    萤火虫荧光素酶Vero细胞高通量检测抗病毒活性中和活性

    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体外相对效力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王文辉李伟王凯文郭靖...
    487-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体外相对效力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SARS-CoV-2单克隆抗体,以其作为包被抗体,SARS-CoV-2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用于检测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体外相对效力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专属性、精密性、耐用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批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体外相对效力,并与相应体内效力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筛选出单克隆抗体20D8用于方法的建立,纯化后效价可达105,蛋白浓度为2.69mg/mL.SARS-CoV-2灭活疫苗参考品浓度在3.2~200 WU/mL范围内,与A450/63.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8468x-1.483,R2为0.991 9;建立的方法可特异性检测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与其他疫苗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验证CV为9.91%,中间精密性验证CV为11.03%;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供试品于37 ℃解吸附22、24、26 h的体外相对效力CV为8.59%,36、37、38 ℃解吸附24 h的体外相对效力CV为6.62%.20批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体外相对效力与体内效力检测结果呈正相关性(r=0.7,P<0.05).结论 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性及耐受性,且操作方便,可用于SARS-CoV-2灭活疫苗(Vero细胞)体外相对效力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SARS-CoV-2灭活疫苗体外相对效力双抗体夹心ELISA

    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假丝酵母尿酸氧化酶中有机溶剂残留量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高睿王福鑫黄海
    493-496,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假丝酵母尿酸氧化酶SSS111中异丙醇(isopropanol,IPA)、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DCM)和甲苯(toluene,TOL)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DB-1301毛细管柱(30 m × 0.53 mm,1.0 μm).检测温度:250 ℃,进样温度:200 ℃,载气:氮气,分流比:3,柱流速:3.0mL/min,氢气流速:60 mL/min,空气流速:400 mL/min.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初始柱温:50 ℃,维持12 min,以40 ℃/min的速度升温至200 ℃,维持5 min.顶空瓶的平衡温度:120℃,平衡时间:20min.验证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性、准确性,确定检测限和定量限.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SSS111供试品中IPA、DCM和TOL的残留量.结果 IPA、DCM、TOL分别为0.001 982~7.928、0.002 118~8.472 和 0.041 960~8.392 μ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0.99;重复6次检测对照品溶液中IPA、DCM、TOL残留量的RSD均<5%;SSS111供试品中添加对照品溶液后检测IPA、DCM、TOL回收率均在80%~120%范围内;IPA、DCM、TOL的检测限分别为1.982、2.118、41.96 ng/mL,定量限分别为6.941、6.236、126.92 ng/mL.3批供试品溶液中的IPA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DCM残留量约为1 ppm,TOL均<1 ppm.结论 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法具有良好的精密性、准确性,且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可用于SSS111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注射用聚乙二醇化重组假丝酵母尿酸氧化酶顶空气相色谱法有机溶剂异丙醇二氯甲烷甲苯

    抗片形吸虫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李慈怀陈凤孙强明
    497-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会引发机体的急慢性损伤,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目前用于治疗片形吸虫病的药物单一,且有耐药性产生,因此,急需更经济、可行的方式对家畜片形吸虫进行防治,以减少或避免人畜患病.疫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病原体感染的手段,有可能在片形吸虫病的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片形吸虫的抗原免疫应答机制及其疫苗研发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片形吸虫病危害疫苗

    抗菌肽作为潜在的生物被膜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陆章平常彦斌李可可魏莲花...
    505-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生物被膜的形成显著增加了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和宿主的先天防御,成为微生物的主要毒力因子.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具有广谱抗菌特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已成为潜在的治疗药物.本文综述了生物被膜的形成、耐药性及其相关感染,特别关注了 AMPs的抗生物被膜潜力,强调了其优点、对浮游菌的作用机制、抗生物被膜机制以及与抗菌药物协同作用的抗生物被膜活性等,以期为AMPs在临床生物被膜相关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抗菌肽生物被膜耐药性抗生物被膜机制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