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秦川

月刊

1671-7856

b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实验动物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科学论述。读者对象:农牧渔业、医学、药学、环保、生物、体育、国防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以及有关的生产者、大专院校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分析

    胡毅龙赵怡楠张双丽邱广楠...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各类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重庆维普(VIP)、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Yiigle)、PubMed等数据库检索2002~2022年急性肝损伤动物实验文献,归纳总结文献中涉及到的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阳性对照药、造模方法、造模药及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和检测指标,应用Excel、SPSS Modeler18。0、Cytoscape3。8。2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数据库共纳入896篇文献,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应用最多的是雄性KM小鼠;造模方法以化学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四大类为主,分别对应的主要造模方式为:①实验前24 h腹腔注射10。0 mL/kg 0。1%CC14植物油;②实验前16 h灌胃12。0 mL/kg 50。0%~56。0%乙醇;③实验前24 h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④实验前8 h尾静脉注射Con A 20 mg/kg。模型的评价以肝病理指标为金标准,结合生化指标血清ALT、AST,肝组织匀浆SOD、MDA含量及活性为直接指标。结论 临床上急性肝损伤发病原因各异,在制备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时应根据特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特点选择对应的造模方法。

    数据挖掘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建立

    100页

    实验用鹌鹑遗传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何洋章秀林张秋宇张晓璐...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封闭群实验用鹌鹑微卫星DNA遗传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鹌鹑微卫星位点,利用种间转移法,在鹌鹑近缘物种—鸡和鸭筛选适合鹌鹑的微卫星DNA位点。提取鹌鹑肝组织DNA作为模板,并通过PCR扩增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相应的位点进行筛选。最后根据所选微卫星位点扩增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筛选出适用于鹌鹑遗传质量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并建立检测方法。结果 初步确定适用于封闭群实验用鹌鹑遗传检测的23个微卫星位点组合。结论 初步建立了实验用鹌鹑的遗传质量检测方法。

    实验用鹌鹑遗传检测方法微卫星封闭群

    基于智慧教学环境下实验动物学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杨子豪孟寒张兆南张平...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传统的实验动物学授课环境中,存在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兴趣不足、学习投入度不高等现象。为进一步提升实验动物学的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基于多媒体教室与智慧教室的不同教学环境,以《医学实验动物学》的理论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课程授课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探索。方法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投入度变化和智慧教室使用偏好情况,采用NVivo质性分析软件编码分析师生课堂行为。结果 相对于传统教学,智慧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兴趣更高,课堂师生互动频次更多。同时,学生学习投入度显著高于传统教学,学生课内、后习题有更高的正确率,对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的把握程度更好。结论 智慧教学环境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感受和体验,提高学生对实验动物学的兴趣,增加课堂学习投入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实验动物学智慧教室学习投入

    非编码RNA在甲基苯丙胺诱导成瘾及神经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树威程浩王浩伟苗霖...
    11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具有高度成瘾性和神经毒性,可导致滥用者的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METH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的毒性,更在于吸毒者身心的高度依赖性,常造成精神障碍并引发暴力行为,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不编码蛋白质,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ncRNA在甲基苯丙胺诱导的成瘾及神经毒性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目前ncRNA调控METH诱导成瘾及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cRNA作为METH滥用者的法医学鉴定指标和潜在的药物干预靶点提供参考。

    甲基苯丙胺非编码RNA成瘾神经毒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稿约

    121页

    经皮给药系统皮肤模型的研究进展

    刘沿胡小垒许可洪赵海荣...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的皮肤模型是指构建能够模拟人体皮肤结构和功能,并用于研究和评估药物在经皮给药过程中的吸收、渗透及药效等方面的实验模型。该模型可代替传统人体皮肤实验,减少药物开发过程中对人体皮肤的使用,为经皮制剂的研发提供一种便捷、可控且经济高效的方法。针对经皮给药系统的皮肤模型,本文从药物经皮吸收途径出发,对目前常用的动物皮肤模型、人工皮肤模型、重组人体皮肤模型进行介绍,并对其优缺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为经皮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经皮给药系统皮肤模型应用特点

    小檗碱在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

    李泓宇兰瑞王漫漫王玮玮...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檗碱是一种天然的异喹啉生物碱,最初可作为广谱抗菌药应用于临床治疗肠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肺炎等疾病。近年来随着对小檗碱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证据证明,小檗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本综述中,我们介绍了小檗碱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干预,还详细论述了小檗碱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机制的神经保护作用,旨在对本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缺血性脑卒中小檗碱危险因素神经保护脑损伤机制

    中医药干预白血病干细胞免疫逃逸研究进展

    章美玲崔亚茹陈抒鹏罗钧允...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血病是目前临床上高发的急危重症,病死率极高,其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发生免疫逃逸是白血病诱导缓解后复发及进展的主要因素。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临床诊疗具有鲜明的辨证论治优势,基于"以平为期"的诊治目的,中医药辨治白血病强调恢复人体机能的"阴阳和谐",有助于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符合干预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本文从文献研究及中医理论探讨中医药干预LSC免疫逃逸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中医药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干预机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