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秦川

月刊

1671-7856

b67761337@126.com

010-67779337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理论专著、科研成果论文、科学实验新方法、新材料、实验动物新资源开发、新的动物品系的培育和应用以及实验动物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科学论述。读者对象:农牧渔业、医学、药学、环保、生物、体育、国防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以及有关的生产者、大专院校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过表达TFB1M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陶佳何琳莉王莉戈鹏圣...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线粒体转录因子B1(transcription factor B1,mitochondrial,TFB1M)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初步探讨其调控HCC恶性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基于TCGA-LIHC(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和GEO肝癌相关数据库分析TFB1M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基于TFB1M表达水平中位值,将TCGA-LIHC样本分为TFB1M低表达组(n=170)和TFB1M高表达组(n=170),以高表达组为对照组,利用GSEA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构建过表达TFB1M质粒,转染肝癌HepG2和Huh7细胞。采用划痕愈合、Transwell小室等检测过表达TFB1M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FB1M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TFB1M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性别有关。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FB1M低表达组主要与肝癌增殖增强基因集、肝细胞癌干性增强基因集和细胞外基质组装基因集有关。细胞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载组相比,过表达TFB1M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结论 TFB1M在肝细胞癌中呈显著低表达,过表达TFB1M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肝细胞癌线粒体转录因子B1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现存问题之刍议

    王小晓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动物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倡导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是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双重体现,建立福利伦理审查制度则是实现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有效保障。我国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建设近年来虽发展迅速,但现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需不断完善。本文基于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相关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将医学研究中进行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提出个人建议,以供同行交流和借鉴。

    医学研究实验动物福利伦理

    综述:肠道微生物对血压的调控作用

    87页

    浅谈高校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管理与经验交流

    田晓彦杨文浩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BSL-3)作为国家新发再发传染病的生物安全体系基础支撑平台,为研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预防和治疗手段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硬件基础。ABSL-3实验室也为高校"产学研"结合提供了重要支撑。ABSL-3实验室正常运行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应急预案工作的精心策划和有效实施。此外,实验室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也是规避和降低意外事故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扬州大学ABSL-3建设管理实践,从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入手对实验室建设布局、日常运行及污水处理、终末消毒具体措施和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展开介绍,以期为今后操作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提供有益的参考。

    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应急准备日常管理

    腹泻动物模型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石玉存董小丽侯效英尹凯...
    9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泻是临床常见并且多发的疾病,引发腹泻的因素也比较多,目前有关腹泻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也比较多,但在临床上治疗腹泻的药物种类有限,现有的一部分药物也只适用于单一因素的腹泻。因此构建及选择合适的腹泻动物模型不仅是深入研究腹泻发病机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临床筛选和评价全面防治腹泻药物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功能性、细菌性、病毒性、症状性腹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以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以期为腹泻有关的动物实验研究和药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腹泻动物模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抑郁发展的机制研究进展

    彭梦薇吴耀松刘高源匡洛逸...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出现以抑郁为主的病理性情绪变化,临床上称之为乳腺癌相关抑郁。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乳腺癌相关抑郁病情复杂且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现有临床治法大多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服用抗抑郁药物,将乳腺癌和抑郁症作为两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存在效率低、不良反应强等诸多缺陷。而中医药凭借其多成分同时调控多通路、多靶点显著优势,在防治乳腺癌相关抑郁的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主要是从神经系统紊乱、炎症免疫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方面对乳腺癌相关抑郁机制,以及中医药的治疗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抑郁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乳腺癌相关抑郁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综述

    STAT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瑞頔徐江雁谢治深张效威...
    117-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可调控细胞转化、增殖、存活等多种基因的表达,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TAT3的异常激活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STAT3在DKD中的治疗潜力,包括STAT3的结构、活性调控机制、在DKD中的异常激活作用机制以及研究现状的整理总结,以期为DKD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糖尿病肾病STAT3作用机制

    基于调控AMPK信号通路的中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贺晨菲马驰远冉春龙程豪格...
    127-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指脑血管缺血后血液再次恢复供应,导致脑组织进一步的损伤和功能障碍。目前,现代医学在CIRI的防治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因此,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防治CIRI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及其下游蛋白是治疗CIR1的重要靶点,在细胞能量稳态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效应的特点,可以激活AMPK信号通路级联反应,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来治疗CIRI,并取得一定成果。故文章总结了 AMPK相关信号通路的结构与机制,详述其与CIRI的关系,并对中医药调控AMPK信号通路防治CIRI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总结,以期为CIRI的中医防治及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中药AMPK信号通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恶性间皮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雍盛金大成董信春苟云久...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MM)病例罕见且潜伏期长,临床上很难开展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对于MM实验研究开展以及机制阐明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和基因工程模型,但不同动物模型的适用范围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十年来MM动物模型相关的实验研究,从造模方法、造模结果、模型优缺点3个方面总结和分析4种MM相关动物模型构建的最新进展,为基于动物模型开展的MM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恶性间皮瘤动物模型小鼠大鼠基因工程

    调节性细胞死亡在血管性痴呆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机制概述

    李慧董新刚李伟峰
    14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由大脑损伤所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大量研究表明,凋亡、焦亡、自噬、铁死亡以及铜死亡等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all death,RCD)的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有关。因此,明确这些细胞死亡发生机制与VD病理机制之间的联系,阐述RCD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于VD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5种RCD的发生机制在VD中的作用展开综述,并总结了近几年中药通过干预这几种RCD防治V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挖掘治疗VD的潜在靶点及中药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血管性痴呆调节性细胞死亡串扰机制铁死亡铜死亡中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