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兽医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殷宏

月刊

1673-4696

zgsykx@zgsykx.com

0931-8342195

730046

甘肃省兰州盐场堡徐家坪1号

中国兽医科学/Journal Chinese Veterinary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兽医科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兽医专业学术性期刊。继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为全国百余种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唯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中国兽医科学》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兽医科学的研究进展和水平,推广兽医科学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兽医科学研究动态,探讨新的兽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流行病学、药物学、中兽医学、普通病学、基础兽医学、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适于兽医科学研究人员、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师生阅读,也适合各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人员参考。热忱欢迎广大兽医科研、教学及其他学科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取双盲审稿,即将严格筛选的稿件送有关专家评审,作者不知审稿专家,审稿专家不知作者,以公平、公正地择优录用。经评审录用的文稿本刊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刊出。投稿者请登陆本刊网站参阅本刊投稿指南,投稿电子信箱:zgsykx@zgsykx.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奶山羊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的检测

    杨雪娇王一涵项勋平宇明...
    650-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某规模化养殖场奶山羊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情况,采用体细胞计数法对奶山羊乳样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对阳性乳样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分离株的致病性,利用PCR检测致病菌携带的毒力基因,采用纸片法对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羊场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为 68.9%;从 40 份乳样中分离并鉴定出 14 株细菌,其中 8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小鼠有较强致病性,分离株KM4 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 1.8×108 CFU/mL.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hla、hlb、clfA、sec、fnbpA和tsst-1 检出率均为 100%.药敏结果显示,分离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率为 100%,对林可霉素耐药率为 12.5%,对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敏感率为 37.5%,对其他药物全部敏感.

    奶山羊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

    新疆部分地区马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李静刘鏊陀海欣于月通...
    658-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调查新疆 4 个地区马源大肠杆菌的携带情况,采集 56 份马粪便样本进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采用药敏纸片法和结晶紫微孔板法对分离株进行相关特性测定,并对其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 56 份样本中分离到 41 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 73.2%(41/56);分离株对利福平(97.6%)、头孢噻吩(46.3%)、复方新诺明(29.3%)、四环素(24.4%)和氯霉素(19.5%)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分离株中,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中等的有 7 株(17.1%,7/41),弱的有 32 株(78.0%,32/41),不形成的有 2 株(4.9%,2/41);从 16 种毒力基因中,共检出fimC(87.8%,36/41)、fyuA(58.5%,24/41)、irp2(41.5%,17/41)、sepA(36.6%,15/41)和hlyF(22.0%,9/41)5种毒力基因;从11种耐药基因中,共检出parC、gyrA和gyrB(100.0%,41/41),sul2(31.7%,13/41)、floR(22.0%,9/41)、blaTEM(22.0%,9/41)、blaCTX(12.2%,5/41)和aadA(2.4%,1/41)8 种耐药基因.结果表明:新疆 4 个地区的马源大肠杆菌针对不同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此外,这些菌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并且携带有多种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为新疆马源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用药和防治提供了试验数据.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新疆

    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对肝纤维化的影响

    孙云异魏伟毛瑞锋张馨慧...
    66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ESP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华支睾吸虫ESPs(CsESPs)处理HSC-T6 细胞,利用CCK8 法检测CsESPs对HSC-T6 细胞活力的影响,并以MCC950 预处理细胞作为对照,利用RT-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α-SMA、Col1α1 和Col3α1 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50 和 100 μg/mL的CsESPs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当CsESPs的质量浓度达到 50 μg/mL时,与对照组相比,NLRP3 及其下游的Caspase-1、IL-1β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HSC-T6 细胞激活的标志基因α-SMA及纤维化相关的Col1α1 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 μg/mL的CsESPs可以使 HSC-T6 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α-SMA、Col1α1 及Col3α1 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在MCC950 预处理细胞组,这 6 个指标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被明显抑制.结果表明,CsESPs 可以使HSC-T6 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内NLRP3 炎性小体活化及胶原表达,NLRP3 炎性小体活化是华支睾吸虫感染所致肝纤维化的关键环节之一.

    华支睾吸虫排泄/分泌产物肝星状细胞NLRP3炎性小体肝纤维化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功能研究进展

    段宏勇唐超智王树茂王安冉...
    674-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 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重要猪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母猪繁殖障碍和生长肥育猪呼吸系统疾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Nsp9 是PRRSV的一种非结构蛋白,由于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功能,在PRRSV的复制和毒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sp9序列高度保守,并包含T细胞表位,对未来疫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Nsp9 在PRRSV感染过程中,特别是基因组RNA复制和转录中,成为病毒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的中心.本文就Nsp9 在病毒遗传变异、病毒毒力、与其他病毒蛋白及宿主蛋白相互作用影响病毒复制、宿主免疫调节、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综述可为PRRSV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病毒复制病毒毒力疫苗研发

    鸭呼肠孤病毒疫苗药物和抗体的研究进展

    王宇飞徐思怡胡娇
    680-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鸭源呼肠孤病毒(DRV)是目前严重危害水禽养殖业发展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引起的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病及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病在中国福建、江苏、山东、山西等水禽主产区广泛流行.近年来DRV在我国水禽养殖业的感染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给我国的水禽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安全、高效地防控DRV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DRV疫苗,防治药物及预防性治疗抗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有效预防DRV疫苗的研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鸭源呼肠孤病毒疫苗药物抗体

    甘草次酸抗弓形虫效果的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段银燕徐琼樊世杰黄思扬...
    689-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是目前防控弓形虫病的主要手段,筛选新的抗弓形虫药物意义重大.本试验评估了甘草次酸抗弓形虫的效果并初步探究了其作用机制.首先在HFF细胞上测定甘草次酸的CC50,接着通过噬斑试验测定其有无抗弓形虫的效果,综合评估甘草次酸对速殖子入侵宿主细胞和在细胞内增殖的影响,最后采用JC-1 荧光探针和多功能酶标仪分别检测弓形虫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甘草次酸的CC50 为 351.2 μmol/L.抗弓形虫的IC50 为 28.02 μmol/L,在较高浓度下能抑制弓形虫速殖子在细胞内增殖,甘草次酸发挥抗弓形虫的作用依赖于降低弓形虫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以及刺激活性氧的产生.综上,甘草次酸具有抗弓形虫的效果,具有作为抗弓形虫候选药物的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弓形虫甘草次酸线粒体机制

    几种功能性物质抑制产肠毒性大肠杆菌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黄一智宋转童庆芳张艺...
    696-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浓度葛根素(PR)、丙酮酸乙酯(EP)、酪醇(TS)、氧化锌(ZnO)处理IPEC-1 细胞,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几种功能性物质对ETEC K88 感染IPEC-1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功能性物质对ETEC K88 感染IPEC-1 细胞相关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PR、EP和ZnO均可促进IPEC-1 细胞增殖,其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 5 μmol/L、1 mmol/L和 1 μmol/L;TS无促进IPEC-1 细胞增殖作用.ETEC K88 感染IPEC-1 细胞后导致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K88 组相比,添加 5 μmol/L PR、1 mmol/L EP和 1 μmol/L ZnO均能显著降低LDH活性(P<0.05).ETEC K88 感染后引起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配体 2(CXCL2)、热休克蛋白 70(HSP70)和核因子E2 相关因子(Nrf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和绒毛蛋白(Vill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R显著提高了细胞IL-8 和Vill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EP显著降低了(P<0.05)细胞TNF-α和CXCL2 基因的相对表达量;ZnO显著提高了Villin和Cyclin 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此外,PR、EP和ZnO均能降低大肠杆菌 16S rRN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PR、EP和ZnO均能抑制ETEC K88 的增殖,具有抑菌效果,EP可以降低K88 造成的炎性基因的表达,PR可以增加肠绒毛基因表达,ZnO可以增加细胞周期基因的表达.

    功能性物质猪小肠上皮细胞产肠毒性大肠杆菌

    细胞保护蛋白PTD-FNK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睾丸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欢欢谢炳坤刘念刘娟...
    702-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索细胞保护蛋白PTD-FNK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睾丸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将 3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20 mg/kg)、LPS+PTD-FNK(0.1、0.3、0.5 mg/kg)组.空白组腹腔注射 0.9%生理盐水,LPS组腹腔注射含LPS(20 mg/kg)的生理盐水,LPS+PTD-FNK组先腹腔注射含有不同浓度PTD-FNK的生理盐水预保护 1 h,再以 20 mg/kg的LPS腹腔注射诱导其睾丸炎症 6 h,随后颈椎脱位处死,分别取各组小鼠睾丸用于后续试验.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结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睾丸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睾酮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 PCR(RT-qPCR)检测小鼠睾酮合成相关基因(STAR、CYP11A1、17β-HSD、3β-HSD)、炎症因子相关基因(IL-6、IL-1β、TNF-α)及血睾屏障(BTB)相关基因(CX-43、ZO-1、Occludin)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LPS+PTD-FNK组小鼠睾丸病理损伤得到明显改善;IL-6、TNF-α、IL-1β mRNA 的表达显著降低,CYP11A1、17β-HSD、3β-HSD、CX-43、ZO-1、Occludin mRNA 的表达显著升高;小鼠睾酮分泌水平显著提高,焦亡蛋白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表达显著下降.结果表明,0.3 mg/kg的PTD-FNK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鼠睾丸炎性损伤,降低睾丸细胞焦亡,增强血睾屏障功能以及提高小鼠睾酮合成与分泌能力.

    PTD-FNK蛋白脂多糖细胞焦亡睾酮炎性损伤血睾屏障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非结构蛋白nsp2作为毒力因子的功能被揭示

    710页

    《中国兽医科学》征稿合约

    《中国兽医科学》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