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路振富

月刊

1674-1595

zgsykq@163.com

024-23866526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StomatologyCSTPCDCS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口腔科临床医生诊治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根管冲洗方法对Vitapex清除及根尖封闭的效果研究

    唐芝羲钟苑钟琳鲁铭炜...
    186-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3种根管冲洗方法对根管内Vitapex清除及根尖封闭的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根管冲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3-5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下颌单根前磨牙8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20颗。对照组不予Vitapex糊剂封药及根管冲洗处理,其他3组实验组行Vitapex糊剂封药并根据根管冲洗方法分别记为传统注射器冲洗(CNI)组、被动超声荡洗(PUI)组和Er∶YAG激光组。每组随机选取10颗离体牙纵剖后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并行Vitapex残留评分;另10颗离体牙根管充填后行亚甲基蓝染料渗透实验,纵剖离体牙于口腔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染料最长渗透长度。结果 SEM观察示实验组根管表面均可见不同程度的Vitapex糊剂残留和少量玷污层残留,且相较于根颈1/3和根中1/3,根尖1/3的Vitapex残留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相同部位Vitapex残留评分及最长渗透长度总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r∶YAG组、PUI组和CNI组相同部位Vitapex残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根颈1/3和根中1/3处,PUI组和Er∶YAG组Vitapex残留评分均低于CNI组;在根尖1/3处,Er∶YAG组Vitapex残留评分低于PUI组和CNI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r∶YAG组染料最大渗透长度[(0。58±0。05)mm]短于CNI组[(1。07±0。13)mm]和PUI组[(0。94±0。1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与对照组[(0。45± 0。0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 相比于CNI和PUI应用于根管冲洗,Er∶YAG激光活化冲洗可更有效去除根尖1/3的Vitapex糊剂,且具有更佳的根尖封闭效果。

    Vitapex糊剂根管冲洗Er∶YAG激光根尖封闭

    CXC趋化因子配体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的口腔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影响研究

    贾馨雨郭彦孙杨龚忠诚...
    19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 chemokine ligand 2,CXCL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感染的 口 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60例O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石蜡块标本,分别记为OSCC组和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2组CXCL2、P。gingivalis及EMT相关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人舌鳞癌细胞系TSCCA进行细胞实验,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鉴定TSCCA细胞与P。gin-givalis 共培养情况,采用qRT-PCR检测比较TSCCA组(单纯培养TSCCA细胞)、TSCCA+P。gingivalis组(TSCCA细胞与P。gingivalis共培养)和TSCCA+P。gingivalis+CXCL2组(共培养模型中加入CXCL2)中EMT相关标志物表达情况,采用CCK-8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组TSCC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结果 OSCC组CXCL2、P。gingivalis和vimentin的表达阳性占比明显高于癌旁组,而E-cadherin的表达阳性占比明显低于癌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CCA细胞与P。gingivalis共培养成功。与TSCCA组相比,TSCCA+P。gingivalis组和TSCCA+P。gingivalis+CXCL2组的TSCCA细胞形态发生间质样改变,细胞培养24、48 h后的光密度值(OD600值)、侵袭细胞数和viment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E-cadherin的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且TSCCA+P。gingivalis+CXCL2组相较于TSCCA+P。gingivalis组以上改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gingivalis感染OSCC细胞的炎性微环境下,CXCL2可能通过EMT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CXC趋化因子配体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鳞癌上皮间质转化

    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唾液菌群特征分析

    孔境崧王敏金伟秋闫福华...
    199-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牙周炎患者的唾液菌群组成及多样性变化。方法 收集2022年3-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就诊的18例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牙周炎患者(P组)及19例伴T2DM牙周炎患者(DP组)在非刺激状态下的全唾液样本,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通过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效应量(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Se)方法比较2组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差异,并分析代谢通路丰度差异,以及菌群丰度与空腹血糖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DP组Faith's PD指数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显著高于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30、-2。218,均P<0。05);而2组其他α多样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2组唾液菌群各自聚类且可明显区分。LEfSe分析结果显示,DP组中放线菌门等为显著优势菌,梭杆菌门、互养菌门等为P组的显著优势菌(均P<0。05)。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葡萄糖氧化降解、多黏菌素抗性、氨基酸和胆碱酯酶代谢等通路丰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线菌门、梭杆菌门、互养菌门等丰度与空腹血糖浓度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 相对于牙周炎患者,伴T2DM牙周炎患者唾液菌群组成及菌群代谢通路发生特征性改变,其可能与T2DM的发展相关。

    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唾液菌群16SrRNA

    BOPPPS教学模型结合新型课堂应答系统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构建及其在牙周病学本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王川王蕾蕾张爱娟曾宇...
    206-210,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牙周病患者数量众多,而牙周专科医生数量远远不足。牙周病学本科教学课程多、任务重、课时少,传统理论教学很难取得满意效果。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教研室创新性提出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和新型课堂应答系统的混合式教学体系。该体系对广受欢迎的BOPPPS教学模型进行改良,保留其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新型课堂应答系统Mentimeter,弥补了 BOPPPS互动性差、反馈不及时等缺点。文章就该体系的构建及其在牙周病学本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为新医科背景下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BOPPPS课堂应答系统牙周病学本科教学学习兴趣

    融入多元化科研思维的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课教学设计及实践

    杨津罗晶晶周红梅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科阶段是学术志趣养成的关键时期,科研思维启迪及能力培养已成为口腔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医学学科内涵的交叉整合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传统医学"三基"知识传授模式也在相应重构和不断升级换代。文章以本科生专业课口腔临床药物学中的《免疫调节药》课堂讲授为实例,尝试进行融入多元化科研思维的课程改革,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模式、实践检验等角度综合分析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为响应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医学教育新要求提供教改方向及可行性方案。

    口腔医学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医学专业课科研思维

    无牙颌种植修复印模制取方法及其精度研究进展

    许丁艺吕鸣樾易晓袁泉...
    216-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牙颌种植体支持修复可有效改善传统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上部结构的被动就位对种植修复的长期成功率极为重要,而印模的精度与被动就位状态密切相关。无牙颌种植修复印模制取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印模方法和数字化印模方法。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印模因可简化取模流程、方便沟通设计及提高患者舒适度等优势而被逐渐应用于无牙颌种植修复中,但其印模精度尚不明确。文章就无牙颌种植修复印模制取方法做一阐述,并对印模精度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及不同制取方法的精度进行论述,以提高临床医生的无牙颌种植修复印模制取技术水平。

    无牙颌种植修复印模精度

    噬消素1在口腔医学领域中作用研究进展

    王思雅杜毅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反应是宿主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而炎症消退是涉及大量免疫细胞和介质的程序化主动过程。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是一类由二十碳五烯酸或二十二碳六烯酸衍生的内源性脂质介质,包括消退素、保护素及噬消素(maresins,MaR)。MaR1已在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中被证实具有炎症消退、宿主防御、器官保护、促进组织再生及控制疼痛等作用。文章介绍了 MaR的分子结构及分类,并对MaR1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噬消素1炎症牙周炎炎症消退

    基于口内数码照片的深度学习在口腔疾病诊断中作用研究进展

    罗开慧田而慷李娟
    228-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学习是基于神经网络构建的一种特征学习方法,在图像分类、分割、定位及多 目标检测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基于医学影像图像的深度学习可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口腔疾病,减少临床医生工作量,提高诊断效率。口内数码照片由于获取方便、成本低廉及无辐射损害等特点,可作为诊断口腔疾病的重要工具。文章就基于口内数码照片的深度学习在诊断牙体疾病、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病及口腔癌等口腔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口腔疾病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口内数码照片

    口腔氧化锆陶瓷切削及研磨抛光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曹露露韩建民林红
    235-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氧化锆陶瓷材料接近天然牙颜色,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椅旁时间,在口腔修复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切削和研磨抛光是氧化锆陶瓷修复体制作加工的重要步骤,可切削性能和研磨抛光性能是其能否大规模临床应用的主要指标,然而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就口腔氧化锆陶瓷切削及研磨抛光性能的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氧化锆陶瓷样品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并为建立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的评价标准提供依据。

    氧化锆陶瓷可加工性能可切削性能研磨抛光性能

    聚醚醚酮牙周夹板的材料性能及临床效果研究进展

    刘昱晨刘恒妍李康杰李萌...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牙周炎可导致牙齿进行性松动、移位,造成患者咀嚼无力。松牙固定技术可固定松动牙,重新分配咬合力,提高咀嚼效能。传统的松牙固定技术多使用纤维带树脂夹板,但口内直接修复椅旁操作时间长,间接修复无法实现数字化制作,精度难以保证。因此,亟需探索更具临床应用前景的牙周夹板材料。聚醚醚酮是一类高性能聚合物,因机械性能及美学效果较佳等优势可用于牙周夹板修复。文章就聚醚醚酮的材料性能及聚醚醚酮牙周夹板的临床应用效果做一综述,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聚醚醚酮牙周夹板的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牙周夹板聚醚醚酮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