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康健

月刊

1005-2194

journalnk@sohu.com

024-23866530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发行量位居同类杂志首位。本刊已被评为全国内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在心律失常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李恩泽王珏何柳马长生...
    89-9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诊疗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其中人工智能在心律失常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值得重点关注.文章着重阐述人工智能在心律失常预测及识别、心脏电生理设备研发与改良、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展望人工智能在心律失常预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同时探讨其所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心律失常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心脏电生理

    心脏自主神经消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李艺何勃吴晓燕余雯曦...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长RR间期,其中部分由心血管反射因素触发而引起功能性心动过缓或传导延缓、中断,严重者可引起晕厥,后者又称之为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心脏自主神经节(GP)消融在近二十年中发展迅速,并已被证明是治疗VVS及相关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影响GP消融成功率的因素包括:具体的消融部位、GP定位、手术技术、消融终点评估以及其他干预措施的整合.文章就GP消融治疗VVS及心动过缓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心脏自主神经血管迷走性晕厥射频消融缓慢性心律失常

    绿色电生理时代的新机遇

    张培蒋晨阳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三维标测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的出现,使心脏电生理手术摆脱了对X射线的依赖从而进入了"零射线"时代,实现了真正的"绿色电生理".无需X射线的"绿色导管室"的出现,大大拓展了心脏电生理手术的场所,不仅让医务人员摆脱了铅衣的负重,同时也助力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成为"日间手术",绿色电生理时代还诞生了全球首份绿色导管室建设标准及操作技巧的中国专家共识和电刀房间隔穿刺一些新技术.

    心律失常导管消融零射线消融绿色导管室心腔内超声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策略

    卢晓峰陈松文刘少稳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血栓并发症的基石.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一般情况下双联抗血小板是治疗和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当2种疾病同时存在时,同时进行抗凝和双联抗血小板,即三联抗栓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抗栓治疗策略一直是临床实践中关注的热点.文章将结合临床试验、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策略作一阐述.

    心房颤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

    脉冲电场消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

    浦思嘉林炜东薛玉梅
    109-11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手段,肺静脉隔离是基石.目前用于进行肺静脉隔离的经典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脉冲电场消融(简称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兴的消融能量源,它具有组织特异性,应用心肌组织特异性的能量输出被证实有较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未来房颤消融的潜在替代方案.文章概述了脉冲消融治疗房颤的原理、有效性和安全性、面临的挑战,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脉冲电场消融

    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策略

    李绍龙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心室乳头肌(left ventricular papillary muscles,LVPMs)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s,VAs)是临床工作中标测和消融的难点,文章对LVPMs起源VAs的射频消融策略的综合文献及临床经验做一总结,旨在总结并分析LVPMs起源VAs的标测及消融策略.文章包括了 LVPMs的多个关键方面,如LVPMs的相关解剖特点、体表心电图、消融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

    左心室乳头肌心律失常消融策略

    本期广告目次

    119页

    凝血因子FⅪ/FⅪa抑制剂:抗凝新选择?

    曹颖公奥博童瑶胡贤进...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栓形成是多种疾病致死的重要原因,抗凝治疗是抑制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但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因出血风险致应用受限,对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尤甚,所以有必要研究开发更加有效安全的抗凝药物.研究者们深入研究凝血机制,发现凝血因子FⅪ/FⅪa抑制剂存在有效抗凝而不影响生理止血的潜能.目前已有多项涉及房颤以及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领域的临床Ⅱ期试验提示FⅪ/FⅪa抑制剂相较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存在更低的出血风险,有待临床Ⅲ期试验的进一步研究验证,有望成为抗凝新选择.笔者将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探讨FⅪ/FⅪa抑制剂的抗凝机制、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FⅪ/FⅪa抑制剂抗凝治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

    左心耳封堵在中国心房颤动治疗中应用现状

    常栋柳江海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随着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技术和研究迅速发展,以及众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LAAC预防房颤卒中及体循环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得到临床认可,已成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重要非药物干预措施.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左心耳封堵器械、技术、循证医学证据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就LAAC在中国应用和发展述评.

    左心耳封堵心房颤动脑卒中预防

    良性肾上腺源性库欣综合征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苗新宇林璐李乐乐窦京涛...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具有显性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的肾上腺皮质腺瘤(ADA)、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BMAH)和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病(PPNAD)患者临床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明确诊断为ADA患者86例、BMAH患者23例、PPNAD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三组患者BMAH组年龄最大,平均(51.7±9.5)岁,ADA次之,PPNAD组就诊年龄最小,平均(19.9±5.7)岁.ADA、PPNAD组患者女性居多,BMAH患者男女比例相当.(2)临床表现方面,PPNAD组紫纹最多(71.4%),多血质、瘀斑、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及皮肤变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合并症方面,BMAH组糖代谢异常和血脂紊乱患者最多(分别为87.0%、68.2%),三组患者均合并较高比例的骨质疏松或低骨量(>75%).BMAH组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血甘油三酯及血钠水平更高(P<0.05);三组患者均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F)水平,三组患者基线血ACTH均明显受抑制,血F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NAD组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24 h UFC水平较基线显著升高(P<0.05).结论 良性非ACTH依赖性显性库欣综合征中,BMAH就诊年龄最大,合并代谢紊乱最多,PPNAD就诊年龄最小,具有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24 h UFC显著升高的特点.

    库欣综合征非ACTH依赖皮质腺瘤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原发性色素性结节样肾上腺皮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