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康健

月刊

1005-2194

journalnk@sohu.com

024-23866530

110001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五层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发行量位居同类杂志首位。本刊已被评为全国内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外生命支持下超保护性肺通气的实施

    李敏詹庆元
    17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是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旨在提供足够的通气需求,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随着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深入认识,目前更多关注驱动压、应变、跨肺压、机械能等指标变化.超保护性肺通气能达到更低的潮气量和气道压力,达到更好的肺保护.由于超保护性肺通气的应用往往受到呼吸性酸中毒的限制,因此以体外膜肺氧合和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为代表的体外生命支持是保证超保护性肺通气实施的关键.文章简要阐述体外生命支持下超保护性肺通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结其实施要点及目前存在问题,旨在提高对超保护性肺通气的认识,并提出未来的研究领域.

    体外生命支持体外膜肺氧合体外二氧化碳清除超保护性肺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应用过程中的管理

    刘凯居旻杰
    182-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的应用迅速增加,随着新的技术、设备、治疗方法和研究证据的更新,应用过程中的管理也越来越成熟和规范.静脉-静脉体外膜肺的管理主要包括氧供与氧耗管理、机械通气策略、俯卧位治疗、清醒ECMO、早期康复和标准化撤机.

    体外膜肺氧合机械通气俯卧位康复撤机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重症患者的呼吸介入治疗

    李诗歌代冰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部分重症患者的呼吸介入治疗在常规局麻或全麻下风险极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以提供有效的呼吸和(或)循环支持,预防或克服围手术期致命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文章结合目前发表的短期ECMO支持下重症患者呼吸介入治疗的病例报道,针对ECMO支持下呼吸介入治疗的应用时机、适用人群和ECMO管理细节(如工作模式、抗凝治疗、撤机和并发症等)等方面进行概述和探讨,以期能为更好开展ECMO支持下呼吸介入治疗提供指导.

    体外膜肺氧合呼吸介入治疗治疗策略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支气管动脉栓塞联合气管镜介入治疗极危重大咯血1例

    侯海佳代冰
    193-197,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致命性大咯血是呼吸科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合并严重气道阻塞和呼吸衰竭时单纯呼吸机支持往往无法维持患者氧合.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的发展,无抗凝或低剂量抗凝ECMO在大咯血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从而为后续的止血、清理气道血凝块等治疗创造时间.文章报道了 1例由于支气管扩张导致大咯血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并在无抗凝ECMO辅助下通过支气管动脉栓塞联合气管镜介入治疗极危重大咯血的救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极危重大咯血患者的认知和诊疗经验.

    体外膜肺氧合大咯血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透析血管通路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建议

    孙雪峰
    198-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我国临床应用日益增多,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产生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但目前国内外相关临床指南、共识的建议不足,影响临床规范化应用.作者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血管通路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用于挽救或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球囊与支架的选择及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等临床常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血管通路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血管通路血管内介入治疗循证医学证据建议

    超声造影在糖尿病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凌晓晶范校周高卓余颖...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早期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8月到2022年10月在北京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CKD病因、超声参数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将患者分为非DKD组和DKD组,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参数差异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KD组肾门动脉阻力指数(RI)(0.72±0.08)高于非 DKD 组(0.66±0.07)(t=-3.52,P<0.001),段动脉 RI(0.67±0.06)高于非DKD组(0.62±0.07)(t=-2.93,P=0.005),造影剂达峰时间(TTP)[(23.37±6.68)s]长于非 DKD组[(19.57±7.81)s](t=-2.14,P=0.036).而叶间动脉RI和造影参数到达肾皮质时间(AT)、曲线上升支斜率(AS)、峰值强度(PI)、曲线下降支斜率(DS)、曲线下面积(AUC)、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期间,DKD 组肾门动脉(0.70±0.08)、段动脉(0.65±0.06)、叶间动脉(0.61±0.05)的 RI 明显较非 DKD组肾门动脉(0.62±0.10)(t=-3.30,P<0.01),段动脉(0.59±0.05)(t=-3.29,P<0.01),叶间动脉(0.56±0.04)(t=-3.05,P<0.01)的 RI 升高,DKD组的 TTP[(23.67±3.75)s]也明显较非 DKD组[(18.80±7.10)s](t=-2.54,P<0.05)延长;eGFR<60 mU(min·1.73 m2)期间,与非DKD组比较,DKD组的肾门动脉RI(0.75±0.06)升高(t=-2.74,P<0.01),但段动脉RI、叶间动脉RI、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参数TTP联合叶间动脉、段动脉、肾门动脉RI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糖尿病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超声造影肾功能

    外科手术室无射线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临床效果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加圆程晖于路蒋汝红...
    210-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外科手术室进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组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外科手术室接受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以患者年龄、性别、BMI为主要匹配特征,以1∶1配对的方式选取同时期行房颤消融的患者为导管室组做对照.最终149例手术室组及152例导管室组进入随访队列,观察患者房颤消融手术并发症以及1年房颤复发等临床终点.结果 两组间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心包积液2.01%(3/149)比1.97%(3/152)(P=0.980);食道损伤0%(0/149)比0.66%(1/152)(P=0.321).术后1年成功率无差异,生存分析显示95.59%(130/136)比91.72%(122/133)(P=0.172).多因素Cox回归示手术室不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2,P=0.054).同时手术室组术后发热及住院时间有优势,术后发热2.01%(3/149)比8.55%(13/152)(P=0.011);平均住院时间(3.3±1.2)d比(4.3±1.8)d(P=0.001),操作时间无差异(145.9±41.6)min比(154.6±45.1)min(P=0.139).结论 与传统导管室相比,在无DSA的外科手术室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有效性、安全性和手术时间相当.

    心房颤动无射线射频消融外科手术室发热

    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导管感染的疗效分析

    肖一凡朱新旺徐春炎韩莹雯...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Nemonoxacin Malate capsule)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导管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2018-03-01-2021-12-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腹膜透析外口感染、隧道感染使用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治疗并规律随访的病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记录外口感染评分、感染相关指标,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设计,回顾性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导管感染患者应用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导管感染应用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的患者23例.23例患者发生29次导管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主要致病菌(52.2%).21例患者(91.3%)外口感染评分在应用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后降至正常范围,2例患者(8.7%)治疗3周后外口感染评分仍未达标,23例患者(100%)外口感染评分均较用药前下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导管感染安全有效.

    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腹膜透析导管感染

    下腔静脉变异率联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在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容量管理中应用研究

    吕云玲卢娜张明明王妍...
    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变异率(IVCV)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精细容量管理的价值.方法 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下腔静脉变异率与PiCCO监测下开展精细容量管理干预.结果 72 h治疗后,观察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氧合指数(PaO2/FiO2)、24 h尿量、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心功能指数(CFI)、每搏量指数(SVI)、全心射血分数(G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下腔静脉变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72 h治疗后,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比77.78%,P<0.05).结论 在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精细容量管理中实施下腔静脉变异率和PiCCO监测,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与下腔静脉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健康管理质量,提升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容量管理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下腔静脉变异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疗效对比研究

    高宇李子琪齐斌母雪飞...
    228-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与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为CTO病变并成功开通的89例连续入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期1年,依据2021年DCB亚太专家共识,将治疗方案分为DCB组(n=32)与DES组(n=57);主要观察终点为1年随访患者靶血管血运重建(TVR)情况;次要终点为患者血管造影行定量冠脉造影检查(QCA),靶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MLD)、平均管腔直径(MVD)、参考管腔直径(RFD)以及晚期管腔直径扩大(LLE)等情况;安全性终点包括手术即时安全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出血分级增加率.结果 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12±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TVR发生率分别为12.50%、10.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终点中,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2.50%、12.28%,BRAC出血分级增加率分别为12.50%、14.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次要终点中,两组MLD、MVD、RF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LLE分别为0.13(0,0.57)mm、-0.03(-0.2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应用于CTO病变不劣于DES应用于CTO病变,在预扩张充分且无严重夹层血肿的CTO病变中,应用DCB方案的患者远期管腔直径增加明显大于单纯DES方案.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