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验诊断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验诊断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孙荣武;赵吉生;王鸿利

月刊

1007-4287

zszd@chinajournal.net.cn

0431-84995294

130033

长春市仙台大街126号

中国实验诊断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实验诊断学》于1997年创刊,现为月刊,刊号为ISSN1007-4287,CN22-1257/R。为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共同主办,公开发行的全国性临床实验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并于2002年成为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实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ET-CT和超声造影构建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

    郭星柴健张建阳刘冲...
    883-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甲状腺癌(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模型,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16例TC患者,患者术前均进行PET-CT和超声造影检查,并收集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其分为发生组(32例)和未发生组(84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并基于PET-CT和超声造影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发生组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高于未发生组,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低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患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术后131碘治疗占比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Vmax 水平(OR=4.631,95%CI:2.077~10.323)、临床分期(OR=5.427,95%CI:2.653~11.098)是患者发生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I水平(OR=0.254,95%CI:0.136~0.471)、术后131碘治疗(OR=0.306,95%CI:0.110~0.849)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经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指数为0.836(95%CI:0.734~0.938),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趋近(P>0.05).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性为88.10%,AUC为0.881(95%CI:0.794~0.968)(P<0.05).结论 基于PET-CT参数SUVmax和超声造影参数PI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较好的预测T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发生风险.

    甲状腺肿瘤术后复发转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超声造影预测模型

    FAM83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肖帅
    889-892页

    新医科背景下血管外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

    蒲露涯尹誉橙韩冬梅杜建时...
    892-894页

    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闫昆白雪娇靳文艳王强...
    895-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60例帕金森病伴步态冻结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20例帕金森不伴步态冻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part Ⅲ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H-Y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PDRS part Ⅲ评分、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与UPDRS part Ⅲ评分呈正相关(r=0.585和0.50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Y分级是帕金森病患者并发步态冻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步态冻结受病程、H-Y分级的影响,而出现步态冻结时会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值得进一步研究.

    帕金森病步态冻结影响因素焦虑抑郁

    血清Lp(a)联合Gensini评分对ACS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付伟旭娄冬梅
    899-9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联合Gensini评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短期(28天)内预测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是否可作为MACE的预测指标.方法 纳入2023年6月至2024年12月期间,于长春市中心医院行PCI的115例ACS患者,按术后28天内MACE发生与否分为MACE组(n=23)与非MACE组(n=88).通过Spearman相关及逻辑回归分析评估风险因素与MACE的关系,ROC曲线分别评估Lp(a)、Gensini评分及两者联合的预测能力.结果 共随访115例患者,4人失访,111人按术后28天内MACE发生与否分为MACE组(n=23)与非 MACE组(n=88).MACE组Gensini评分、血清Lp(a)浓度均高于非 MACE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p(a)均为影响ACS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风险因素且呈正相关.Gensini评分、Lp(a)对ACS患者行PCI术后短期预后的最佳阈值为293.95、74.00,两者独立及相互联合的AUC值为0.78、0.71、0.84.结论 Lp(a)、Gensini评分是ACS患者PCI术后28天内发生MACE的风险因素,且可作为MACE预测因子,两者联合对PCI短期预后的预测准确性较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蛋白(a)Gensini评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CTRP3、糖基化ApoA-Ⅰ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关系研究

    冯银怡陈全福
    903-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糖基化糖基化载脂蛋白A-Ⅰ(gly-ApoA-Ⅰ)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关系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145例T2DM患者,患者均行PCI术,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91)及未发生组(n=54).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TRP3、gly-ApoA-Ⅰ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RP3、gly-ApoA-Ⅰ对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45例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访1年,其中54例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7.24%;发生组患者血清CTRP3水平低于未发生组、gly-ApoA-Ⅰ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合并糖尿病占比、NYHA分级Ⅱ~Ⅲ级占比、多支病变占比及LDL-C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NYHA分级Ⅱ~Ⅲ级、多支病变、CTRP3低水平及gly-ApoA-Ⅰ高水平均是导致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TRP3、gly-ApoA-Ⅰ单独及联合预测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 AUC(95%CI)分别为 0.764(0.686~0.831)、0.732(0.652~0.802)、0.878(0.814~0.927),二者联合用于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测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Z=2.230、2.732,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患者血清CTRP3水平降低,gly-ApoA-Ⅰ水平升高,且二者为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使用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更高.

    冠心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糖基化糖基化载脂蛋白A-Ⅰ经皮冠状动脉介术心血管终点事件

    新生儿肺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

    沈文文姚小龙王茜杨宁...
    909-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新生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收治的264例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87例,轻症肺炎组17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血清25(OH)D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水平对新生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25(OH)D、血钙、血清总蛋白水平均低于轻症肺炎组(P<0.05),碱性磷酸酶高于轻症组,重症组胎龄、出生体重、Apgar 5 min评分、产前激素使用和孕母维生素D补充比例低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产前使用激素、出生体重、Apgar 5 min评分、孕母补充维D及患儿血清25(OH)D、血清总蛋白水平是影响新生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能预测新生儿肺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78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52.3%和89.2%,54.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在重症肺炎患儿中水平较低,能反映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并对其病情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新生儿肺炎重症肺炎血清25(OH)D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NF-κB、TLR-2、TLR-4、TNF-α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金美玉王冠林文婷吴艳峰...
    915-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57例肺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7例纳入对照组,均采集外周静脉血与肺泡灌洗液,检测NF-κB、TLR-2、TLR-4、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及BALF中NF-κB、TLR-2、TLR-4、TNF-α 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 NF-κB(41.74±4.75)μg/L、TLR-2(5.32±1.12)ng/L、TLR-4(6.44±1.61)ng/L、TNF-α(4.36±1.03)ng/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ALF中NF-κB(8.19±2.62)μg/L、TLR-2(2.97±0.79)ng/L、TLR-4(4.24±1.18)ng/L、TNF-α(2.04±0.59)ng/L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及BALF中NF-κB、TLR-2、TLR-4、TNF-α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肺炎患者血清及BALF中NF-κB、TLR-2、TLR-4、TNF-α均呈高表达,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

    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血清NF-κBTLR-2TLR-4TNF-α

    脊髓成熟型畸胎瘤1例及文献回顾

    管筱箐王航张丰毅沈竹斌...
    918-920页

    CT联合CEA在肺磨玻璃样结节诊断的价值

    庄献鹏赵建峰
    92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诊断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确诊为肺磨玻璃样结节的120例患者,均接受CT和CEA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其分为良性组(51例)和恶性组(69例),比较两组的CT影像学特征与CEA水平.结果 恶性组患者病灶表现为边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空泡征和边缘分叶征的病例数明显多于良性组,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CEA水平为(15.05±3.78)ng/mL,明显高于良性组患者的CEA水平(8.21±2.53)ng/mL,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CEA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可达94.20%.结论 在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诊断中,CT和CEA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肺磨玻璃样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CTCEA肺磨玻璃样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