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市政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市政工程
中国市政工程

黄兴安

双月刊

1004-4655

zgsz@chinajournal.net.cn

021-50899653

200125

上海市东方路3447号

中国市政工程/Journal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市政工程建设方面的科学研究、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探讨,重点突出市政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最新科研成果。我们竭诚欢迎从事市政工程及其相关行业的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市政隧道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浅析

    陈振伟黄艳华黄慰忠任辉...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政隧道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文章研究了基于工业物联网的市政隧道环境监测与设备监控的设计和实施,相对于传统方案,工业物联网技术具有灵活、稳定、可靠的特点,有利于降低投资、减少线缆敷设和调试时间、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等优势.通过将传感器、通信网络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该技术为市政隧道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工业物联网市政隧道环境监测设备监控传感器网络

    浅论建筑行业智慧工地的发展方向

    陈磊陆星宇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战略的今天,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筑行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十余年,建筑行业数字化管理应用已基本发展成熟,但基本局限于单一管理专业方向,建立统一、便捷、集成的应用平台,可有效理顺管理机制、预控防范风险、提升管理水平、赋能智能建造.文章根据智慧工地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智慧工地发挥作用方向、应用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智慧工地应用发展分析与展望.

    建筑行业智慧工地发展方向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与经济效益研究

    胡长明付晨曦杨新宇黄沛增...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全面了解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碳排放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CA)深入分析建材生产、运输,建筑建造、运行和拆除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利用能耗计算BESI软件模拟修改其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使其满足各类绿色建筑节能率要求;并构建建筑成本效益模型,计算各类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寒冷地区某典型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碳排放强度为25.48 kgCO2e/(m2·a)、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达到415.59万元,可较大程度实现减排目标和经济效益.

    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基于BIM智能辅助审查系统的应用探索

    房金龙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的创新发展战略,紧抓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突破关键瓶颈,促进BIM技术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持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上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线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智能辅助审查子系统,旨在进一步提升施工图审查效率和勘察设计质量,并为提高施工图审查信息化水平和推动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设计企业如何应用BIM技术实施BIM智能辅助审查工作,已成为当下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试点项目为切入点,浅谈对BIM智能辅助审查工作实践的理解与认识.

    城市CIM平台BIM智能辅助审查监管PKPM-BIM软件

    预制拼装式明挖隧道接头受力特性研究

    贺腾飞包鹤立王文渊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上海市武宁路快速化改建项目预制拼装试验段工程,文章对预制拼装式明挖隧道接头抗弯刚度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错缝拼装条件下的接头弯矩传递进行研究,为类似预制拼装式明挖隧道工程的接头设计及计算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刚接,纵缝接头按铰接计算会引起顶板、底板与侧墙连接位置的内力计算结果减小,其余位置增大;通缝拼装与错缝拼装造成的除接头位置以外的结构内力变化较小,最大变化幅度小于8%;错缝拼装会引起纵缝接头位置的内力减少,邻接环对应接头位置的内力增加.

    预制拼装明挖隧道接头设计接头刚度接头弯矩

    类矩形盾尾装配阶段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张坤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尾是盾构壳体最薄弱的部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重力导致的盾尾变形往往会影响盾尾的装配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盾尾装配阶段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文章对类矩形盾尾进行了精细化的数值模拟,对装配阶段类矩形盾尾的变形与应力情况进行研究,并根据盾尾变形情况提出3种盾尾设计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盾尾在装配阶段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为使盾尾在受重力作用发生变形以后,仍然与设计尺寸接近,保证装配的正常进行,建议对盾尾断面尺寸进行优化.综合对比后,认为最佳优化方案是将盾尾拱顶以及上侧变弯点外扩,腰部内收.

    类矩形盾尾数值模拟力学性能装配阶段

    新型固化土垫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分析

    何烽孙兴鹏李怡玮孙阳...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港区堆场机械的大型化趋势,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来应对传统面板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文章依托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港区深厚吹填土软基处理工程,利用有限元方法搭建固化土垫层-搅拌桩复合地基2D模型,考虑循环荷载作用对固化土层厚度和固化土层弹性模量2个参数的响应进行计算,分析这种新型复合地基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果显示:在循环荷载作用过程中,桩顶沉降值随着循环加载而发生往复变化,并且每一次加载都会在上一次的基础上产生一定量的附加沉降;固化土层厚度的增加使得结构抵抗循环荷载累积沉降的能力逐渐增强;固化土层模量变化对桩顶瞬时沉降值影响较小,但对长期循环荷载作用的附加沉降影响较大.

    固化土搅拌桩桩顶沉降

    上海临港新片区停车信息化顶层研究

    刘科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临港新片区人口增长快速,旅游资源丰富,节假日游人如织,停车需求旺盛,这对传统的停车管理模式提出较大挑战.目前,智慧化的停车管理技术逐步成熟,为停车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梳理片区停车的问题,依托现有停车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形成研究思路和目标,制定了停车信息化的顶层架构和功能,打通管理者、运营者、停车人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停车系统的形成,解决停车难问题,为兼具管理和服务的停车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思路.

    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智慧停车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

    基于BIM的水池结构正向设计研究

    王波周敏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BIM技术由于其较好的专业协同、参数化、可视化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市政设计领域.该技术不仅能突破传统设计缺陷,也有利于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但由于建模效率、制图规范、模型计算等问题,其在水池结构设计方面的应用相对匮乏.文章以水池结构设计流程为核心,依托二次开发技术,探索水池结构正向设计系统,实现了设计信息交互、结构构件参数化设计、快速标记出图等功能,提升了正向设计效率和质量.同时充分利用模型信息,在开发程序中内置计算方法及规范公式,实现了基于模型的结构抗浮验算和挖填方量计算方法;并探索了BIM模型与结构计算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化了BIM技术在水池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正向设计水池结构BIMMidas

    上海地区黏性土液限和塑限数理相关性探讨

    田丽霞周黎月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搜集上海地区大量的工程案例,选取土工试验得到的黏性土液限和塑限实测数据,研究不同性质黏性土液限和塑限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数理相关性.文章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测液限和塑限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根据实测液限值计算塑限值的经验公式.通过上海某高层建筑的工程案例验证,采用拟合的数学公式得出的塑限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这证明了公式的可靠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来验证塑限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使用价值.将来,这一研究方向,值得结合大数据技术做进一步拓展与分析.

    液限塑限回归分析数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