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陶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陶瓷
中国陶瓷

李川

月刊

1001-9642

China_ceramics@vip.163.com

0798-8439006;8439093;8439008

333000

江西景德镇市新厂西路556号

中国陶瓷/Journal China Ceram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辽金时期雁北地区黑釉瓷艺术特征研究

    管家庆宁阳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探讨雁北地区黑釉瓷的制作工艺、器型特征、装饰纹样和艺术表现,并分析黑釉瓷的审美价值与其在当代设计中的运用和启示。黑釉瓷在辽金时期发展鼎盛,雁北地区在该时期处于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交界线上,因此,这个地区产出的黑釉瓷不论从器型还是装饰上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本文旨在传承发展黑釉瓷器中精彩的艺术文化,通过其在装饰艺术中应用与发展,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的瓷器文化。

    黑釉陶瓷装饰艺术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席秀良
    76页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潘虹
    77页

    18世纪中国瓷器对德国麦森陶瓷的设计影响

    邹国豪张朝晖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麦森是欧洲最先研制出硬质瓷的瓷厂,在欧洲及世界陶瓷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式意义。18世纪初期,奥古斯都二世为建立陶瓷宫殿以及提高麦森瓷厂的制瓷能力,收藏并仿制中国瓷器,麦森的"中国风"陶瓷成为东西方文化融汇的物质载体。本文将文献资料与实物标本二者并重,结合图像学与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国瓷器对德国麦森陶瓷的设计影响,从材料与工艺角度阐述麦森瓷厂初期仿制中国瓷器的设计历史,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再现东西方审美观念的共鸣,以证中国瓷器对德国麦森瓷厂迅速崛起所起到的影响作用。

    麦森瓷厂奥古斯都二世中国瓷器收藏仿制设计影响

    19世纪以来外国陶瓷典籍汉译本的整理与研究

    宋景徽陈宁胡思琪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承载者,陶瓷典籍在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19世纪以来外国陶瓷典籍汉译的具体成果,总结其发展分期,并结合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陶瓷的关注方向和译者的翻译目的,从翻译语言、译者身份、翻译方法和译本类型等方面系统评析了外国陶瓷典籍汉译本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深入探究外国陶瓷典籍的汉译给中外陶瓷文化交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外国陶瓷典籍陶瓷典籍汉译19世纪

    明清"寿字纹"陶瓷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解析

    王誉钦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寿字纹"陶瓷艺术装饰兴起于晚明,在清代发展至极盛。明清"寿字纹"陶瓷艺术在形式上主要分为文字类、图案类以及文字图案结合类,各具特色,并具有突出的审美特色和民俗特点。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明清"寿字纹"陶瓷艺术装饰的历史文化演变、形式类别、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解析,探寻明清"寿字纹"陶瓷艺术装饰对中国艺术文化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民俗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学术意义。

    寿字纹陶瓷艺术明清时期艺术形式文化内涵

    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文化符号与传播研究

    何也余晓凡何炳钦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历史发展观为研究思路,以文化符号传播相关理论为研究视角,以明清外销瓷的装饰图案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层剖析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符号成型肌理和关键属性。通过解构明清时期的外销瓷装饰图案,提炼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结合切面,最终得出结论,以明清外销瓷装饰图案的文化符号为研究案例,我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传播原则需注重语构层面的互嵌共融、语用层面的双向解码、语义层面的意义关联等原则。

    明清时期外销瓷装饰图案符号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