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何敬文

双月刊

1008-410X

tjdxxb@sina.com

022-23679027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育梁道4号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Committee of the C.P.C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积极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为党校教育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党独有难题的认知逻辑与破解之道

    张书林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中国共产党方能行稳致远。党以整体规模大、历史跨度大、志向抱负大等显著性特征展现"大的样子",大党基于应有的"大的担当"肩负党内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等治理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党,要实现高效能治党治国,必须从思想理念、政治整合、能力提升、精神状态、防错纠错、生态营造等方面剖析面临的独有难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治理路径。大党独有难题的终极破解之道,依赖"大党之能",借助能力涵养从领导权威、思想指南、本领本事、斗争精神、自我革命、人民支持上形成一揽子行动方略。

    独有难题居安思危执政强度革命性锻造

    党建激励与共生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王怡涵何得桂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中国之治"成色。党建激励和共生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要素与基本方略。党建激励旨在充分激发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组织采取自上而下激励、自下而上激励及横向竞争激励等方式予以实现,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强劲动能。共生治理鼓励和支持共生单元协同合作,注重营造互惠型共生环境,构建高效的共生界面作为治理媒介,促进多元治理主体间达成互动共生关系,以共同缔造行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制度、组织、技术三个维度的积极赋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动性,促进多元治理主体融合,彰显治理效能。党建激励与共生治理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协同驱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党建激励共生治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语境中文明观念的双重向度

    刘金华张艳涛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其本质规定性内含文明化趋势及历史限度。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逻辑和主导原则,资本逻辑不仅从时空维度全面布展了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还因资本本性和内在矛盾的发展潜藏着自我瓦解和现代文明重建的必然趋势。立足现实个人的生存生产生活,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旨趣,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不仅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更是在消解资本逻辑的过程中探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积极尝试。从时间和空间双重向度透视资本主义文明,有助于阐明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语境中的文明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资本逻辑时空维度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诉源治理背景下数字化纠纷解决的新模式:"网上枫桥经验"

    胡洁人王国勤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源治理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从逐步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有效化解,到最终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天下无讼"的目标。基于技术支撑的智治系统、预警监测的网格体系、敏捷有效的政府回应和数字赋能纠纷解决的"网上枫桥经验"是数字时代基层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有效解决和实现诉源治理的关键。相较于传统的多元解纷机制,"网上枫桥经验"通过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治理优势,塑造党建引领、多部门协同的"整体智治+流程优化+风险预警"新型数字化基层治理体系。对传统纠纷解决模式进行系统化重塑,突破在制度设计、程序技术、资源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瓶颈和短板,实现矛盾不上交、就地及时解决,缓解司法资源的供需矛盾,达到诉源治理和构建"无讼"社会的目标。

    诉源治理数字时代网上枫桥经验多元纠纷化解"无讼"社会

    迈向智能监察:人工智能赋能国家监察的逻辑与进路

    喻少如唐成余
    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国家治理注入新动能,为国家监察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指明方向。人工智能赋能国家监察具有以"数据全覆盖"实现"监察全覆盖"、从人力监督到智能监督等现实价值。受限于国家监察的初创性与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国家监察智能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国家监察的智能化发展围绕数据、算法、算力三大核心要素,实现监察"块数据"构建、面向国家监察的语言模型嵌入及算力资源的优化供给。针对人工智能存在的数据隐私、数据安全等技术性风险,可从人工智能政府采购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建构监察对象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机制和人工智能监察应用的纠错与救济机制等方面予以防范和化解。

    人工智能国家监察数据安全算法风险纪检监察智能化

    共同富裕视域下省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优化——基于"政策工具—闭环治理"的分析框架

    翁列恩田利娜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人民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共同富裕,彰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价值意蕴。精神文明及文化繁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能较为综合地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及其结构,判断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优化发展的方向。构建"政策工具—闭环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省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为观测点,辨析共同富裕视域下省域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优化的发展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紧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共同富裕的基础逻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优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持续致力于增强政策工具结构均衡性、优化内部次级工具的组合结构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闭环治理绩效,助推文化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

    共同富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工具闭环治理

    数字技术赋能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优化研究

    宁超沙烨波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现代智慧社区服务数字化的重要路径,需要数字技术的持续赋能。基层服务供给优化需要纳入一个结构、过程和行动的整体性时序流程中展现。数治嵌入社区公共服务需要着眼于服务需求、服务方案、服务资源、服务内容和服务绩效。因此通过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牵引价值、以党建为引领的数字整合规则、以多主体协同的数字合供联盟、以技术为保障的数字支撑机制和以人才培育为维持的数字动力路径来优化社区公共服务的高质量精准供给实现现代社区的服务形态。

    数字技术社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数字赋能

    参与式联动: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创新

    周振超黄洪凯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化解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社会长治久安。复杂多变的矛盾纠纷给基层政府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亟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丰富解纷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在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有机结合下,当涉及多主体、多领域的矛盾纠纷时,地方政府通过信息集约、联席指挥、无缝调处和绩效绑定,打造参与式联动解纷模式,回应诉求、化解矛盾。参与式联动是地方政府实现跨部门协同的策略选择,通过多元主体进场、条块网格联动、解纷责任共担,消解跨部门之间的壁垒,贯通纵横条块关系,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目标。

    基层治理基层矛盾纠纷跨部门协同参与式联动条块关系

    "热搜问政"的冷观察:运行机理及问题应对

    余绪鹏
    8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媒体时代,热搜问政成为一种新型政治实践形态。在热搜问政中,政治参与是基本前提,话题驱动是核心要素,算法推荐是技术支撑,热搜榜单是表现形式,政府回应是本质特征。热搜问政具有推动问题解决、强化权力监督、完善民主机制、培育公共精神、塑造政府形象五种功能,存在注意力分配不均衡,信息失真与谣言扩散,舆论受利益群体所操纵,个人信息安全遭遇风险,网络民粹主义泛滥等隐忧。只有建立健全注意力分配机制,加强信息监管和真实性验证,提高民众的媒体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力度,采取多层疏导策略防范网络民粹主义,才能有效应对热搜问政的现实隐忧,助力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热搜问政数字媒体政治参与注意力分配全过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