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韩济生

月刊

1006-9852

pain1712@126.com

010-82801705、82801712

100191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本刊的方针及任务是贯彻临床与基础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交流有关疼痛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的预防治疗方法,以便促进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使国际疼痛医学界通过每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及时了解中国疼痛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国际交流。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各科医务工作者和研究疼痛原理的科研、教学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第一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于生元
    72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偏头痛的治疗策略不断规范更新,然而国内在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实践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药物选择不当、治疗不足或使用过度、安全性与耐受性不佳等,以及对特定人群、特殊类型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规范仍相对匮乏.为此,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制订本指南,对《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2022版)》中的急性期治疗进行补充与更新,针对偏头痛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及特殊人群的急性期管理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旨在进一步提升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效率.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临床循证实践指南

    Piezo2电压阻滞调节机械痛敏感性

    Sánchez-Carranza OChakrabarti SKühnemund J张宇欣...
    735-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PIEZO2是由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大多数感觉神经元表达的一种三聚体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在遗传学层面上,机械敏感的PIEZO2 通道是小鼠和人类产生正常触觉所必需的.PIEZO2 通道受膜电压调节,只有在去极化的膜电压下,所有通道才能被机械力打开;而在正常负的静息膜电位下,大多数PIEZO2 通道受到电压的阻滞.然而,PIEZO2 通道这种不寻常的生物物理特性的生理功能尚不清楚.该研究通过基因敲入构建Piezo2基因特定突变的小鼠模型,揭示体内改变PIEZO2电压敏感性所产生的生理影响.本文作者检测了从DRG分离的感觉神经元中的内源性机械敏感电流,使用电生理技术表征了机械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的功能,并且对小鼠进行行为和形态学评估.研究结果发现,PIEZO2 通道中进化保守的精氨酸(R2756)位点的突变减轻了电压阻滞,降低了通道激活的机械阈值.R2756 位点突变导致伤害感受器的机械敏感电流显著增强,而其他机械感受器仅受轻微影响.行为学上,Piezo2点突变敲入小鼠展现出对伤害性机械刺激的超敏反应.该研究指出在人类慢性疼痛综合征中出现的伤害感受器的持续激活和敏化可能与PIEZO2离子通道电压阻滞的减轻有关.

    帕金森病疼痛的非药物治疗

    刘宏福李娟红
    737-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四肢肌肉强直或僵硬、动作迟缓、姿势平衡障碍为显著特征.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针对PD的治疗通常集中在控制和减轻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和肌肉强直).近年来,PD的各种非运动症状也逐渐受到重视,疼痛通常被认为是最常见和棘手的非运动症状,其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针对PD疼痛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抗PD药物、镇痛药、肌松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等,而针对性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仍然有限.本文归纳总结PD疼痛病人非药物治疗方法,旨在完善PD疼痛的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疼痛非药物治疗

    2024年《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征稿与征订

    741页

    右美托咪定通过脊髓MrgC受体参与调控小鼠骨癌痛吗啡耐受

    易珍倪云成胡霞唐轶珣...
    742-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小鼠模型明确右美托咪定是否参与吗啡耐受并探索其机制.方法:使用Lewis肺癌细胞系制备C57BL/6小鼠股骨癌痛动物模型.对BCP小鼠进行鞘内置管,连续7天注射吗啡诱导耐受产生.von Frey纤维丝评估小鼠左后足50%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热板法评估热缩足潜伏期阈值(thermal withdrawal threshold,TWL).给药第7天后取L3~L5 节段脊髓,使用免疫组化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WB)方法检测小鼠脊髓Mas相关基因C受体(Mas-related gene C receptor,MrgC)的表达.通过对吗啡耐受的BCP小鼠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探索其可能的机制.结果:自建模后第7天起,BCP小鼠左后足50%MWT显著下降,TWL明显缩短(P<0.05).建模后第14天起鞘内给予吗啡,给药的第1~4天,BCP小鼠左后足50%MWT明显上升,TWL明显增加(P<0.05),给药的第5天开始50%MWT逐渐下降,TWL明显缩短.但预先鞘内给予右美托咪定后,给药的第1~7天BCP小鼠左后足50%MWT持续增高,TWL持续延长(P<0.05),且免疫组化和WB结果显示MrgC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缓解BCP小鼠吗啡耐受的形成,这一作用可能与右美托咪定促进BCP小鼠脊髓MrgC表达和活化有关.

    骨癌痛吗啡耐受MrgC受体小鼠右美托咪定

    自发性疼痛的神经机制——前边缘皮层存在特异性编码自发性疼痛的神经元群体

    Ma LYYue LPLiu ST刘风雨...
    749页

    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伟群魏真胡娟杨代和...
    750-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88例PHN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腕踝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28天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记录两组病人使用应急镇痛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各42例纳入分析.两组治疗后7、14、28天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服用应急镇痛药物5例,对照组服用应急镇痛药物11例(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率为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结论:腕踝针治疗PHN病人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VAS评分、改善睡眠质量及调节负性情绪、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总体临床疗效不劣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腕踝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疗效不佳原因分析

    张景卫王准杜焕民徐卫国...
    757-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突出物摘除术(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疼痛科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431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入组病人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行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神经根松解减压术.术后12个月时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手术效果.根据末次随访手术效果情况,将病人分为效果良好组(307例)和效果不佳组(124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至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时优175例,良132例,可85例,差39例,优良率71.23%,临床总体有效率90.95%.与术前比较,优良组术后3天及术后1、3、6、12个月时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及GAD-7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体重指数、突出物钙化、终板炎、相邻节段突出、精神因素,均为造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人体重指数、突出物钙化、终板炎、相邻节段突出、精神因素,是影响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TESSYS技术影响因素老年人

    基于病毒载体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靶向基因治疗

    张魏怡栾永宋辛叶
    764-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但目前的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能够缓解NP.因此,本文根据NP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为理论依据,讨论了基于病毒载体缓解NP的基因治疗,并对不同靶点的基因治疗进行归纳.对未来NP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治疗思路.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毒载体基因治疗

    离子通道翻译后修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张艺佳鄂思含宋庆彪张志宇...
    769-772,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治疗NP的靶向离子通道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研究表明,离子通道的翻译后修饰系统可以有效调控疼痛行为,涉及离子电流调节的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可塑性和膜运输等功能.靶向伤害感受信号通路中的离子通道功能调控可能是潜在的镇痛研究方向.本文将对翻译后修饰的离子通道在调节N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泛素化、磷酸化和棕榈酰化等修饰调节,旨在系统阐明其在疼痛调控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治疗慢性疼痛的新型镇痛药物提供新的靶标.

    神经病理性疼痛离子通道翻译后修饰突触功能镇痛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