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体育科技
中国体育科技

田野

双月刊

1002-9826

bjb@ciss.cn

010-87182588

100061

北京市崇文区北京体育馆路11号

中国体育科技/Journal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比赛需求的足球技术能力测试方法创新设计与实证检验

    王法鹏李春满高胜杰李翔...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现行足球技术能力测试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从比赛需求角度出发,依据体育测量与评价设计原则和程序,设计一种综合足球技术能力测试(comprehensive football skill test,CFST),验证其信度和效度,并初步制定评分标准。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构建设计依据;采用测试法对U17和U20共155名男子非守门员球员进行测试,并结合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验证测试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结果:CFST前两次测试间存在一定程度学习效应,之后几次测试间不再存在学习效应;4次测试之间的重测相关性(r=0。50~0。84,ICC=0。43~0。82)和重测一致性(SEM%=1。69~9。40,RLOA=0。91~1。02×/÷1。05~1。27)良好;CFST涵盖比赛常用足球技术,各测试子项目相互独立。一级球员整体表现显著优于二级和无等级球员(P<0。01);不同训练年限球员整体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1);U17与U20球员整体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FST具有中到强相关的重测相关性和良好的重测一致性,能较准确反映受试者的技术能力水平;CFST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测试内容全面,符合比赛需求,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水平球员。

    足球技术测试信度效度

    优秀男子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起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及训练启示

    房英杰王子朴严力陈月亮...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起跑是决定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成绩的关键技术,基于AI三维动作捕捉系统探究该项目起跑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方法:以国内8名高水平男子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为测试对象,测试起跑预备姿势、起动和疾跑前6步的时间、空间、角度和速度参数。结果:1)时间参数中起动时是决定起跑实效性的核心指标(r=0。951),反应时和单步时间次之;2)空间位置参数中起动结束后的步幅、疾跑第2步和第4步的步幅与步宽以及疾跑第5步和第6步的身体重心高度与起跑实效性表现出高负相关(r>|0。5|),HCOM/H表现出起动过程略有降低,疾跑第1步迅速升高而后趋于平稳;3)空间角速参数中后稳定角、起动和疾跑初期蹬冰角、躯干角与起跑实效性表现出高正相关(r>0。5),膝角的蹬伸幅度在93°~148°变化;4)起动和疾跑前4步的速度与起跑实效性表现出高负相关(r>|0。5|),速度达到6。79 m/s时出现从滑跑向滑行技术转化过渡点。结论:起跑表现出"单侧发力、多向运动、非稳定支撑"的动作模式特征,疾跑第5~6步是从滑跑向滑行技术的过渡期。启示:陆冰结合训练中加强快速反应能力与动作速度训练,静力性力量、快速力量与爆发力训练,平衡与稳定控制能力训练,最佳动作协同模式训练以及下肢肌肉韧带刚性训练,有助于提升起跑运动表现。

    速度滑冰起跑运动学特征

    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的创建与运用

    崔家宝麦伟栅陈小蓉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结构化设计等研究方法,创建全面、动态、可溯源的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运动档案智能软硬件系统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青少年运动信息智能采集子系统、运动数据加密隐私化储存子系统和运动表现管理子系统。通过青少年竞技后备人才数字档案系统研发和实践运用,能够对青少年运动员各项训练表现进行实时化、常态化、科学量化管理,综合评估运动能力,日常运动信息采集全程数字化,运动考评过程化,日常运动记录可溯化,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轨迹智慧化管理,实现科学选拔、科学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的。

    青少年运动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数字档案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体育科技》

    29页

    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在运动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研究

    马婧刘冉李炬李馨...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对老年人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的影响,以及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在运动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北京老年脑健康促进计划(Beijing Aging Brain Rejuvenation Initiative,BABRI)数据库中3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运动频率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其中运动组每周运动次数≥1次、每次运动时长>30 min、规律运动时间达1年以上,而对照组无运动习惯。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符号数字模式测验(symbol digit modalities test,SDMT)、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词语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和波士顿命名测验(Boston naming test,BNT)分别评估老年人的总体认知能力、视空间能力、注意力、执行功能以及语言功能。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老年被试静息状态大脑活动,并通过独立成分分析获得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最后对网络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认知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运动组在MMSE、SDMT、TMT、VFT和BNT测验中的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CDT得分没有显著差异;2)运动组默认网络中背外侧额上回、左侧额上回中部、右侧前扣带回和额上回的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3)运动组执行控制网络中左侧下顶叶、左侧颞下回、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内侧的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强;4)执行控制网络中左侧下顶叶与MMSE得分、SDMT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TMT-A、TMT-B连线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规律运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总体认知功能、注意力、执行功能和语言能力,运动对认知功能的改善可能与运动增强默认网络和执行控制网络中额叶、前扣带回和下顶叶的功能连接有关,下顶叶可能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运动老年人默认网络执行控制网络认知功能

    不同感觉条件干扰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消防员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廖鸣宇朱国庆陈文佳邱永晨...
    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患有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消防员和正常消防员在不同感觉条件下自身姿势控制能力的差异,剖析CNLBP消防员姿势控制的特征和问题,以期为CNLBP消防员制订训练康复计划和提升姿势控制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CNLBP组消防员(n=10)和对照组消防员(n=10)为受试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CNLBP组疼痛和功能障碍程度,并收集所有受试者睁眼、闭眼、睁眼+平衡垫、闭眼+平衡垫站立时压力中心的横向速度(Vx)、纵向速度(Vy)、路径长度和摇摆速度,通过平板支撑、3 min屈腿仰卧起坐评估消防员的核心力量,对测试结果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感觉条件对Vx(F=51。557,P<0。01,η2 p=0。741)、Vy(F=75。846,P<0。01,η2p=0。808)、路径长度(F=76。667,P<0。01,η2p=0。810)和摇摆速度(F=76。592,P<0。01,η2p=0。810)的主效均显著;CNLBP对Vx(F=13。154,P<0。01,η2p=0。422)、Vy(F=6。106,P<0。05,η2p=0。253)、路径长度(F=13。059,P<0。01,η2p=0。420)和摇摆速度(F=13。058,P<0。01,η2p=0。420)的主效应均显著;CNLBP和感觉条件对Vx(F=11。822,P<0。01,η2p=0。396)、Vy(F=4。961,P<0。05,η2p=0。216)、路径长度(F=9。206,P<0。01,η2p=0。338)和摇摆速度(F=9。203,P<0。01,η2p=0。338)的交互作用均显著。闭眼时,CNLBP组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闭眼+平衡垫时,CNLBP组VAS评分与和ODI评分与Vx、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平板支撑成绩与Vx、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3 min曲腿仰卧起坐成绩与Vy、摇摆速度和路径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1)躯体感觉和视觉双重干扰对CNLBP组消防员的影响最大,同时视觉单一干扰大于躯体感觉单一干扰;视觉与躯体感觉单一干扰对CNLBP组消防员侧方向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对前后方向的影响,对对照组消防员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对侧方向的影响;双重干扰对2组消防员前后稳定性的影响均大于对侧方向的影响。2)视觉干扰对CNLBP组消防员的侧方向稳定性影响大于对照组,双重感觉干扰对2组消防员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较大;CNLBP组在双重感觉干扰下姿势稳定性显著下降,这可能与CNLBP消防员腰部疼痛程度、核心肌肉力量有关。

    消防员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姿势控制能力躯体感觉视觉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运动干预的血流剪切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时文霞谢军何玉凤李旭龙...
    5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初始环节,血流剪切力是影响血管内皮的重要血管力学因素,在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流剪切力能够激活下游信号转导、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形态、代谢和炎症表型,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运动作为一种非临床干预疗法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血流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产生积极作用。研究通过综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产生、血管内皮功能运动适应和血流剪切力之间的量效关系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总结了不同方式、时间和强度的运动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中的独特血流剪切力作用特点。

    血流剪切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运动

    不同方式急性运动对超重个体食物抑制功能的影响——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孙波任杰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强度间歇运动(high-intensity interval exercise,HIIE)和持续中等强度有氧运动(continuous moderate-intensity aerobic exercise,CMIAE)对超重个体食物抑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被试内设计,以超重个体(n=28)为研究对象,选取与食物相关的刺激材料,通过行为测量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急性HIIE和CMIAE对超重个体食物Go/NoGo反应时和正确率以及脑神经活动N2、P3波幅的影响。结果:1)2种运动干预后被试完成食物Go/NoGo任务中Go试次的反应时显著更短(P<0。001),而Go试次正确率和NoGo试次正确率无显著差异;2)在食物Go/NoGo任务中,图片类型对N2波幅的主效应显著,食物类图片刺激诱发的N2波幅显著高于中性图片;3)在Cz电极上,仅在安静对照条件下,食物NoGo试次中高热量食物图片的P3波幅显著高于Go试次(P<0。05),而2种运动条件下这一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1)超重个体对食物类刺激存在早期的注意偏向;2)急性HIIE和CMIAE可降低超重个体对高热量食物注意资源的分配;3)急性HIIE对于提升超重个体的食物抑制能力可能是一种更为省时有效的运动方案。

    急性运动超重抑制功能事件相关电位

    我国汽车运动产业发展的历程回顾与未来展望

    何姿颖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产业演化理论,围绕供给、需求与环境3个维度的主要动力,将我国汽车运动产业发展的演进历程分为3个阶段:以环境为主导的探索萌芽期(1985-1996年)、以供给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期(1997-2013年)和以需求为主导的提质扩容期(2014年至今)。目前,我国汽车运动产业发展取得了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供给内容不断丰富以及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升级的显著成就。同时,我国汽车运动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供给层面,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大,产品供给逐渐现代化;2)环境层面,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活,市场秩序相关政策逐步规范化;3)需求层面,汽车运动群体参与人数扩大,大众消费潜力日益多元化。基于此,从3个维度分别对我国汽车运动产业发展提出建议: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提升产品供给水平;2)扩大汽车运动群众参与,深挖大众消费潜力;3)制定市场秩序规范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汽车运动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消费升级

    纵向干预: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层级协同、实现机制与内在逻辑

    许春蕾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协同治理是体育治理领域制度性的集体行动框架,是政府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效率的内在需求和现实选择。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过程追踪和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纵向干预视角,以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基本问题、实现机制及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层级体系下的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是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间横向协同与政府纵向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通过政府的放权和赋权形成平等合作、共同决策的网络型协同治理发展机制;后者通过政府的增权重塑资源分配和激励结构,构建了多元化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保障体系和体育治理格局。以上机制和路径反映出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不仅是参与主体间的横向互动联系,还离不开自上而下政府纵向的干预和支持,是一个立体、多元的中心式互动网络结构。这是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重要逻辑。

    协同治理纵向干预层级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