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张绍武

月刊

1004-8685

wsjyzz@126.com

010-84030401

100007

北京市100007-9号信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同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吴冬京林初希黄象维吕攀...
    1617-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与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低年龄段AMI患者为观察组(n=120例),另选择在本院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120例),对比分析2组血清Hcy、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D水平.依据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轻度组(观察1组,n=48例)、中度组(观察2组,n=46例)、重度组(观察3组,n=26例),对比3组患者基础资料和化验指标,分析低年龄段AMI患者发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及血清Hcy、D-D水平与低年龄段AMI患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观察3组患者纤维原蛋白(fibrino-gen,Fib)、脱脂转化酶(degreasing invertase,LPa)、尿酸(uric acid,UA)、Hcy、D-D、hs-CRP、血钙水平高于观察 1 组(P<0.05).以Fib、LPa、UA、Hcy、D-D、hs-CRP、血钙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Hcy、D-D为低年龄段AMI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低年龄段AMI患者发病风险与血清Hcy水平、血清D-D水平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7、0.927,P<0.05).结论 血清Hcy、D-D水平为低年龄段AMI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水平可作为评估和预测低年龄段AMI发病的重要指标.

    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低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发病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肌动蛋白结合蛋白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王欣欣闫振宇苏博
    1621-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肌动蛋白结合蛋白1(fascin actin-bundling protein 1,FSCN1)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TCGA数据库中下载HNSCC的RNASeq数据和临床特征数据,分析FSCN1在HNSC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HNSCC中与FSCN1的共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正常组织及HNSCC组织中FSCN1表达量分别为6.97(5.79,7.52)和9.10(8.54,9.56),FSCN1在HNSCC组织中高表达(P<0.01);HN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FSCN1表达量分别为9.395(8.966,9.764)和7.084(5.907,7.543),HNSCC组织中FSCN1表达量升高(P<0.01).N分期、淋巴及血管侵犯及FSCN1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相关(P<0.05).FSCN1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黏附、血管生成等,分子功能包括细胞黏附分子结合、钙黏着蛋白绑定等,细胞组分包括黏着斑、质膜等,KEGG通路包括黏着斑、肌动蛋白骨架的调控等信号通路.免疫组化证实,与癌旁组织相比,HNSCC患者癌组织中FSCN1表达水平升高(x2=19.285,P<0.001),FSCN1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中.结论 FSCN1与HNSCC临床预后显著相关且可作为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1预后富集分析

    外周血CRP、ACA、FM联合检测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董卫兵明海武任国强蔺卓华...
    1625-1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抗心磷脂抗体(ACA)及纤维蛋白单体(FM)联合检测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6月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56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术后并发DVT患者纳为DVT组,同期64例未并发DVT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纳为NDVT组,检测并比较2组术后第1天外周血CRP、ACA及FM水平,分析以上指标在预测DVT中的价值.结果 DVT组患者术后第1天外周血CRP、FM及D-D水平及ACA阳性率均高于NDVT组(P<0.05);DVT患者术后第1天CRP、FM浓度及ACA阳性率均与D-D水平成正相关(P<0.05);术后第1天外周血FM在预测DVT中的效能与D-D相似,高于CRP与ACA,而CRP、FM、ACA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物质单独应用效能,CRP、FM、ACA联合D-D诊断效能更高.结论 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第1天CRP、ACA及FM与外周血D-D水平成正相关,在诊断DVT中均具有良好的效能,多指标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C-反应蛋白抗心磷脂抗体纤维蛋白单体下肢创伤骨折深静脉血栓预测价值

    39 428例抗着丝点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周思思张盟陶洪群
    1629-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疾病中抗着丝点抗体(ACA)的阳性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39 428例不同疾病检测ACA抗体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ACA分布情况.AC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不同疾病中ACA的阳性率不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阳性率最高(33.33%),其次为雷诺现象(16.82%),干燥综合征的阳性率为7.32%,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阳性率为6.5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阳性率为5.84%,系统性硬化症的阳性率为6.11%,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为3.4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为3.60%.在649例ACA阳性(任一种方法结果为阳性)患者中,有272例2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有377例其中一种方法检测阳性;647例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的患者中,1∶1 000有191例,1∶100有104例,1∶320有85例,1∶3 200有38例,1∶10 000有8例.结论 ACA可在多种疾病中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CA阳性率高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2种方法检测ACA同时阳性的概率大于非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ACA荧光滴度以中高滴度为主,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ACA荧光滴度以低滴度为主;ACA阳性患者血清中可出现其他多种自身抗体;当患者出现ACA阳性时,需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测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多重微珠流式免疫荧光法

    D-二聚体预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近期复发的价值研究

    程菊芬余贞富
    1633-1636,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二聚体预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近期复发的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325例初发L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1年内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84例和未复发组241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AA近期复发的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预测复发的价值,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复发情况.结果 复发组高血压比例、保守治疗比例、LDL-C、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比例、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例低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LDL-C、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是影响LAA近期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治疗方式与LAA近期复发无关(P>0.05);LDL-C、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预测LAA近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652、0.685、0.787;高LDL-C组、高纤维蛋白原组、高D-二聚体组患者1年复发率高于低LDL-C组、低纤维蛋白原组、低D-二聚体组(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与ATCI短期预后关系密切,高水平D-二聚体提示近期复发风险较高,应及早进行干预.

    D-二聚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复发

    血清Renalase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邱杰山暨利军王燕翔徐志勇...
    1637-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Renalase(SRNLS)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明确其预测CKD患者肾功能的价值及影响SRNLS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CKD 1期~5期非透析患者277例及健康对照者20例,检测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ELISA法检测SRNLS浓度.对CKD患者SRNLS分别与各临床参数做相关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CKD患者SRNLS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KD患者血Scr、BUN、24 h Upro及SRNLS均升高,而Alb、Hb及eGFR均降低.CKD1期患者SRNLS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从CKD2期开始,患者SRNLS即开始升高,随着eGFR下降,SRNLS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SRNLS与Scr(r=0.343,P<0.001)及24 h Upro(r=0.657,P=0.000)成正相关,与eGFR(r=-0.311,P=0.000)及 Hb(r=-0.326,P=0.000)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Scr、BUN、Alb、eGFR、Hb及24 h Upro均是影响CKD患者SRNLS浓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患者SRNLS浓度随肾功能恶化呈逐步升高趋势,是预测CKD患者肾功能的有效血清学标记物,而糖尿病、Scr、BUN、Alb、eGFR、Hb及24 h Upro是影响CKD患者SRNLS浓度的危险因素.

    血清Renalase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相关性危险因素

    一起学校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任飞林付云刘光涛孙秀秀...
    1641-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学校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探讨疫情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同类胃肠道暴发疫情提供参考经验.方法 拟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特征,采集病例的肛拭子、呕吐物及环境涂抹标本做病原学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21例,多数有呕吐症状,部分伴有腹痛、腹泻和恶心等症状.教师1例,学生20例,学生中807班、808班和809班罹患率分别为29.17%(14/48)、10.00%(5/50)、2.17%(1/46),班级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79,P<0.001);男学生罹患率高于女学生(x2=4.326,P=0.038).发病初期采集12份病例、外环境3份,经PCR检测共7份标本诺如病毒Ⅰ型阳性,其中病例6份(肛拭子4份、呕吐物2份)、环境样本1份(卫生间水龙头);疫情结束1周后采集病例12份、外环境6份,均未检出诺如病毒.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清扫或直接接触到呕吐物和与病例日常接触是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人传人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排除食源性和水源性可能,清扫或直接接触呕吐物和与病例日常接触为主要危险因素.

    诺如病毒胃肠炎聚集性疫情调查

    呛蟹、腐乳中的11种生物胺监测结果分析

    潘碧枢张海君胡蒙燕何霞...
    1645-1647,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台州市售的不同品牌或同品牌不同系列呛蟹和腐乳中组胺、色胺、胍基丁胺、章鱼胺、尸胺、苯乙胺、亚精胺、腐胺、酪胺、精胺、5-羟色胺的监测含量,了解此二类食品因生物胺带来的健康危害.方法 应用液质联用法测定样本生物胺含量,再按样品类别统计分析各生物胺含量值的分布、组间差异,用Excel分析各生物胺检出率.结果 除色胺、苯乙胺、精胺、亚精胺外,呛蟹中其余7种生物胺均100%检出;除色胺、胍基丁胺、章鱼胺、5-羟色胺外,腐乳中其余7种生物胺均100%检出;呛蟹中检出高含量的是尸胺、腐胺、章鱼胺、胍基丁胺;腐乳中检出高含量的是腐胺、组胺、酪胺、色胺.结论 少数呛蟹、腐乳产品中存在生物胺类化合物总含量比较高的现象,并且食用腐乳时有组胺轻微中毒的风险.同时摄入亚硝酸盐、酒精还能增加生物胺对人体的健康伤害.改善膳食行为,例如减少呛蟹、腐乳摄入量,是很有必要的.

    呛蟹腐乳生物胺

    2006年—2021年长兴县新发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

    闫福施长苗李胜王庆南...
    1648-1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6年—2021年长兴县新发尘肺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尘肺病的防治计划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年—2021年确诊的新病例,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长兴县2006年—2021年共报告新确诊职业性尘肺病病例396例,以壹期为主(288/396).主要病种是矽肺(196/396)和煤工尘肺(158/396).新确诊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3(47,63)岁,接尘工龄中位数为17.41(9.00,25.31)年.电焊工尘肺患者的工龄最短,煤工尘肺患者的工龄最长.不同类型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8.79,P<0.001).随着年代的推移,新确诊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年龄有逐渐变小的趋势,接尘工龄有缩短的趋势(H=264.54,P<0.001).尘肺病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用人单位以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的,私营的、小型企业为主.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生与行业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的用人单位,方可有效遏制尘肺病的发生.

    尘肺病流行病学职业病危害风险煤工尘肺

    体检人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性别差异及年龄变化趋势

    周苗良王清张林
    1653-1655,1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大数据分析并可视化体检人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活性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的分布特征,以期对该检验指标的价值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体检人群Lp-PLA2活性结果共53 317例,其中男性28 819例,女性24 498例,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Lp-PLA2活性是否存在差异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 男性Lp-PLA2活性高于女性(P<0.001);年龄变化的趋势显示,女性组Lp-PLA2活性在绝经前稳步上升,绝经后开始缓慢下降,而男性组整体变化较为平稳.结论 Lp-PLA2活性具有性别差异,但该指标对某疾病的诊断可能是非特异的,诊断价值一般,特别在男性疾病中并不理想.

    体检大数据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性别差异年龄分布趋势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