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曹荣桂 陈学文

双月刊

1006-7515

wszl@vip.sina.com

029-85253261-2494

710068

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Journal 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和陕西省人民医院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卫生质量管理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修订前后践行现状比较分析

    黎丽马晨阳刘怡唐梦琳...
    53-5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纵向比较《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修订前后践行现状,以期进一步推动新标准有效落实.方法 分别于2016年3月16日和2023年9月19日对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6年所有科室均根据标准制订了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或质控标准,2023年所有科室均根据新标准修订了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或质控标准.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由76.87%降至75.29%,两次调查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静脉输液率均较高.两次调查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装置均以外周静脉导管为主(均>75%),一次性钢针使用率由7.84%降为0.穿刺部位不规范率由18.47%降至3.52%,均以外周静脉导管穿刺部位不规范率占比最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由15.08%降至3.28%.护士静脉治疗的知识和信念水平明显提升,但行为水平较低.结论 标准落实效果较好,但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率仍需进一步控制,输液装置选择需持续优化,静脉输液并发症应常态化监测,护士标准培训需强化.

    静脉治疗静脉输液护理标准护理技术护理质量

    基于ISO 9001标准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耿燕孙小玲黄雷曹蓓...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识别I期临床试验中护理质量问题与管理节点,构建基于ISO 9001标准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头脑风暴、专家咨询等确定指标体系,并于2023年11月-2024年1月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建立了包含8个一级指标、54个二级指标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应用后,Ⅰ期临床试验的仪器设备使用规范性、数据录入规范性以及方案执行依从性均得以提高.结论 基于ISO 9001标准的Ⅰ期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可用于临床试验护理质量管理.

    Ⅰ期临床试验ISO9001标准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联网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构建与实践路径

    鞠鑫徐爱彬王华铎葛长龙...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网医疗设备的安全性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联网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管理风险以及安全管理难点,苏州市卫生计生统计信息中心构建了基于联网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管理框架的地方标准,结合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实践,指出应全方位落实网络安全监管机构、行业主管部门、联网医疗设备使用机构以及联网医疗设备厂商等多方职责,以确保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联网医疗设备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质量信息化

    信息化辅助全程风险管理在急诊输液室安全用药中的应用

    刘钢余佳胡少华张佳伟...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辅助全程风险管理在急诊输液室安全用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安全用药过程中进行全程风险管理,并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质量控制.采用非同期对照类试验性研究,选取2022年7月-12月基础数据为对照组,2023年7月-12月信息化建设后数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用药错误发生率、护士用药工作能力、护士用药环境感知水平、患者用药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用药错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用药工作能力、护士用药环境感知水平、患者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信息化辅助全程风险管理用于急诊输液室安全用药质量控制中,实现了全程科学、规范的用药管理,降低了用药错误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用药工作能力,改善了护士用药良性体验,提升了患者用药满意度.

    急诊输液室安全用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慢病分级管理的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

    蒋喆龚婧如张彤彤刘彦儒...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慢病分级管理的区域整合型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基于现状水平分析,明确团队、信息、流程等攻坚点,从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分级管理体系、构建科普宣教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构建了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家庭的全程化区域药学协作慢病分级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慢病患者疾病控制达标率和药物治疗满意度.结论 建立可靠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区域中心医院、社区及家庭资源,完善药学服务流程,有助于提高慢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品管圈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慢病管理分级管理药学服务

    基于HFMEA优化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流程

    毕婷婷曾艺鹏张汉张乐乐...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流程,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法 对胃肠肿瘤患者加速康复流程进行危害与决策树分析,找到关键失效模式,并分析其根本原因,拟订针对性改善措施.结果 胃肠肿瘤患者各项临床康复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至0.00%,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至11.11%,下肢血管超声筛查率提升至100%,围手术期功能锻炼落实率提升至92.31%,VTE预防措施落实率提升至97.16%,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至3.08 d.结论 HFMEA方法在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流程优化中具有显著效果.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胃肠肿瘤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流程优化

    上海市医疗机构国谈药品遴选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符雨嫣王海银罗雅双程文迪...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构建医疗机构国谈药品遴选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药品准入提供评价工具.方法 通过现状调研和文献回顾,构建指标体系框架,邀请上海市20家医疗机构药剂科主任进行两轮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的国谈药品遴选与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两轮专家咨询的三级指标重要性评分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0.138、0.107,可获得性评分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0.167、0.133.进院需求、临床价值、经济价值、医院管理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29.99%、38.20%、15.40%、16.41%.结论 构建的上海市医疗机构国谈药品遴选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为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提供工具支持.

    德尔菲法医疗机构国谈药品遴选评价

    基于TOE理论和模糊集定性比较的公立医院后勤效能提升路径分析

    康鑫许晓宇李晓露孙朔...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效能提升的不同路径,创新后勤管理机制,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 基于TOE理论确定条件变量,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2021年-2022年41个医院后勤管理典型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结果 路径一: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流程化运行机制+立体化物业公司监管模式;路径二:流程化运行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背景;路径三:流程化运行机制+信息化平台建设+立体化物业公司监管模式+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边缘条件).结论 我国公立医院后勤管理效能提升实现路径可分为制度化建设驱动型、信息技术驱动型和综合驱动型3种模式.医院可多元性选择,以持续提升后勤服务效能.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TOE理论公立医院后勤管理

    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刘亚倩易慧宁徐少银殷璇...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探索医院人才由"技术型"(专注专业能力)成长为"管理型"(兼顾管理职能)的培养路径.方法 基于NCHL模型,应用德尔菲法,邀请临床专科管理、科研教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卫生行政管理等相关领域18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综合考量专家意见确定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采用加权平均法评估各指标权重,并结合因子分析优化模型.结果 两次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0.70,总体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P<0.001)和0.174(P=0.004<0.05),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值均>4、变异系数均<0.25,因子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3.58%,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终构建了包含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的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结论 模型可为专业技术型人才个性化制订管理胜任力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也可用于复合型管理人才胜任力评估,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评估其应用效果.

    公立医院专业技术型管理人才胜任力

    多院区住院总医师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顾乡苏艳丽刘壮王慧英...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院总医师制度是选拔并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为适应多院区发展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发展需求,探讨建立了多院区管理模式下的住院总医师准入-考核-培训-反馈培养模式,为住院总医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医院住院总医师培养提供参考.

    多院区住院总医师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