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自制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并用于临床.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于 2022 年 1 月至 6 月收治的 60 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早产儿使用阿童木暖箱辐射保暖、约束带或人为约束的方式进行脐静脉置管或中心静脉置管.试验组早产儿使用自行设计的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于阿童木暖箱中辐射保暖进行置管.记录两组早产儿置管时间、肢体脱出次数、置管参与人数、置管 20 min至置管结束时的体温,并计算发生低体温(<36.5℃)的频率,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由保暖睡袋和软垫两部分组成.保暖睡袋包括头部、手臂部、胸腹部和下肢部 4 个部分,其中胸腹部设计有长方形覆盖布料,掀开便于对早产儿行脐静脉穿刺.长方形软垫上有 3 组约束带,可分别固定保暖睡袋手臂部、胸腹部、下肢部.置管操作时,用魔术贴将保暖睡袋固定在软垫表面,根据穿刺部位选择暴露皮肤的范围.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性别、体质量、孕周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48.3%比 46.7%,体质量(kg):1.86±0.06 比 1.82±0.06,孕周(周):31.33±0.31 比 32.25±0.34,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置管时间明显缩短(min:21.30±0.43比30.02±0.64,P<0.01),肢体脱出次数明显减少(0次:70.0%比33.3%,1次:26.7%比 50.0%,P<0.01),置管参与人数明显减少(人:1.77±0.06 比 2.37±0.06,P<0.01).试验组早产儿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2%(6/98)比 26.50%(31/117),χ2=15.536,P<0.01].结论 早产儿保暖固定装置使用方便,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减少早产儿低体温发生.